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期间,先后走进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登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并就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景泰县文物系统广大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开展文物保护法律宣传及文物安全排查整治,不断强化文物历史遗迹保护,全力实施文物保护项目,凝心聚力,奋发进取,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景泰县文物点多面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且大多地处偏远野外,文物管护工作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厚感情和重要论述,对景泰县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也成为大家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工作的强大动力和行动指南。
景泰县文旅局副局长 文物局局长 姬伟民: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独特的自身规律,保护是基础,必须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第一位。我们要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保护好,完整的交给后人。并且要加强研究,深入揭示文物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时代价值,让文物活起来、走出去,推动景泰文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岩画被称作是刻绘在岩石上的人类史前社会纪实片,对于研究史前先民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崇拜、艺术起源、文字的产生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近年来,经过景泰文博工作者不断探查,目前已发现9处岩画。
景泰县博物馆馆长 寇宗东:景泰地处甘宁蒙三省交界处,黄河从景泰东面南北通过,在景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从2006年第三次文物普查到现在,总共发现有9处岩画,分布在景泰芦阳镇的黄崖沟、红水的姜窝子沟以及正路的彭家峡等处,分布广,内容丰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探查岩画时遇到困难和艰险几乎是家常便饭。景泰县文博工作者为了寻找到更多的岩画,经常穿梭在大山深处,翻山过岭,踏慌搜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寻找岩画、发掘先古文明的决心和信心。
景泰县博物馆馆长 寇宗东:习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强调,要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发扬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作为文博工作者,更是要把我们当地的历史文化挖掘出来,研究好、展示好、传承好,让后代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博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景泰县针对多年来因风雨侵蚀造成局部坍塌、墙体脱落等情况,积极开展抢险加固工程。在明长城景泰段城北墩1段,敦煌市第二建筑公司正紧张有序开展墙基夯筑处理工作,文物局工作人员全程督促,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施工方 姜华庆:工程造价135万,工程加工内容为长城墙体加固总共1100米长,分为9个自然段,加固内容主要有夯筑加固、裂隙注浆、植被清理,还有墙基排水、墙顶排水、冲沟整治处理、后期等其他方面处理。
景泰县文物局副局长 高淑梅:这段长城是2018年3月的时候,一场大雨出现部分坍塌,我们紧急上报甘肃省文物局,省文物局上报国家文物局以后,紧急批复了抢险加工项目,2018年年底开始实施,截止年底已完场80%以上。
景泰县境内明长城修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纵横景泰县长69.285公里。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景泰县积极做好长城隐患排查和保护工作,对摸底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长城墙体及其附属建筑,积极申报,实施文物保护项目,并建立县乡村三级巡查机制,确保文物的安全与完整。
景泰县芦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闫立国:近年来,芦阳镇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一方面加强宣传力度,每年定期召开镇村领导干部文保员参加的工作培训会,利用重大节点元宵节、庙会,还有学校开学之际大力宣传文物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文物法律法规,使文物保护做到了家喻户晓,另一方面加强文物点的“四有”保护工作,强化日常的监管督查。
景泰县芦阳镇文物保护员 化雪岭: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员,根据文物保护有关规定,我们每周进行巡查一次,能够把长城保护的完整无缺,我感到非常自豪。
永泰龟城位于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古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鼓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生活在永泰城里年近70岁的李崇仁,备受鼓舞干劲十足。作为一名文保员,他除了日常的巡城外,还一直热衷于研究永泰古城历史,给游客讲解永泰小学的砖雕文化,现在的他成为游客热捧的“学者”。
寺滩乡永泰村文保员 李崇仁:永泰小学主要以砖雕为主,老校长把他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全部教育理念,雕刻在砖雕上,所以我讲起来,所有游客都特别高兴地拍起手来,所以我感觉到也有自豪感,我讲的越好,宣传力度越大。(融媒体记者 丁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