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好莱坞电影的人总会在心底里也会给特工片留出一定的位置。从经典久远的《007》系列,到脑洞非凡的《黑衣人》系列,再到让阿汤哥封神的《碟中谍》系列等等。每每上映这些电影,院线市场都总会掀起不少的波澜。而最近上映的《变身特工》动画,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惊喜。
这部电影讲述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CIA超级特工斯特灵,如何因一场意外被新人技术员贝克特的黑科技变成鸽子的故事。在故事中,一个是超级炫酷迷人的间谍,一个是负责发明各种炫酷道具的科学怪咖正太,他们在困难的关头,一起携起手来,拯救世界。可以说是一部很标准的好莱坞特工电影的模式。
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做出“破坏”,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下,这一定会招来妈妈的训斥。可电影的主人公贝克特自小开始就痴迷各种实验研究,甚至还会时常将妈妈的手机拆卸来捣蛋。但即便如此,贝克特的妈妈并不会予以孩子任何的抱怨,甚至还会不遗余力的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外界的眼光和偏见而陷入怀疑。可能也是这个原因,研究实力非凡的贝克特4一直以来都奉承用温柔方式解决问题的人生观:在陷入被敌人围困的境地,贝克特会毅然决然的放弃手榴弹,转而用能够放出无数闪光片和猫咪头像的装置来取代。
可是世间总是悲剧居多,贝克特的妈妈在一次任务执勤过程中意外死亡了,而随后的数年时间贝克特虽说有一份不错的为特工研发武器的工作,但也因为纯真的善念而一直遭到鄙夷,没有任何人会与他接触。直到斯特灵的登场。斯特灵与贝克特截然相反,一直奉承能够用一个炸弹结束的事情,绝不多浪费一句话。
在斯特灵眼中贝克特便如同过家家的小毛孩,天真又白痴。但即便如此,命运的枷锁已经将两人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后来的冒险历险可谓满载欢声笑语,也跌宕惊险,而斯特灵也在贝克特的感染下逐渐认识到与人友善的重要性。
当然,就正如许许多多的迪士尼动画那般,变化都是双向的。在斯特灵获得成长的过程中,贝克特也成功摆脱了一路以来的孤寂人生,成为了特工机构的顶梁柱之一。
电影是儿童化倾向非常重的一部动画电影:虽说是特工主题,全程不见血,没有制造压抑紧张的气氛,剧情也很简单,而且电影的核心主题也非常儿童:保护孩子内心的希望、创造力和梦想以及博爱与和平。
不要被别人的古怪定义
《变身特工》是一部含义很丰富的电影,除了常见的拯救世界的主题之外,还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不如一笑泯恩仇。这样的思想在我国的武侠片中很常见,但在欧美特工片中是不常见的。如果美国人都能像《变身特工》所表达的这样,不再在全世界树立假想敌,搞对抗,而是用善意非暴力去解决问题,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二是谁古怪,谁正常?我们作为一个局外人,开上帝视角,看《变身特工》,会觉得沃尔特是古怪的人吗?也许会,但善良不应该被认为是古怪,虽然在特工部门搞非杀伤性武器的研究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因为周围环境的特殊,而自己没有变得和它一样,就是古怪吗?是就是吧!就像贝克特的妈妈说的,这个世界需要古怪,也需要古怪的人来改变世界。多数人被世界改变,少数人则改变世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是因为大环境的问题,导致我们身不由己,而这个大环境的问题,恰恰是由于多数人造成的问题。
而改变世界,解决问题,往往是由于少数古怪人的坚持。他们坚持的往往只是一些最简单的道理,也是很多人曾经的信念,只是多数人已经不再相信了。而这些古怪的人,在个人得失的面前,也始终固执的坚持是非对错,然后想要改变那些:“从来如此,就对了吗?”的问题。直到大众被唤醒,然后世界得以改变。
就像那些为真理而献身,被烧死在十字架上的科学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