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属小品种要底部反转(附股)

2019-08-30   研报说

根据亚洲金属网统计,海绵钛价格自2018 年至今以上由5.5万元上涨至8万元,涨幅高达45%;钛板加工材出厂价则由98元/公斤上涨至115元/公斤,涨幅达到17%。其主要原因是钛行业底部反转,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钛产业链包括上游的钛矿采选、中游的海绵钛生产、下游的钛材加工几个环节。

兴业证券认为当前钛全行业都是机会:中上游触底反转,下游加工需求迎来新周期。

钛矿采选经历产能出清,行业触底反转

钛矿生产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了行业出清现象,包括海外金红石、钛矿生产在内的大企业投入对新项目力度不足,未来资源供应偏紧;再加上国内环保趋严对国内钛精矿生产的抑制,行业供需格局已经大幅好转。海外高品位进口金红石价格已经自2016年中以来持续上涨,涨幅高达70%。而且,金红石价格上涨幅度高于下游钛白粉、海绵钛价格涨幅。下一步金红石价格有望继续上行。

市场自然出清叠加环保助力,海绵钛价格上涨

一是海绵钛产能出现自然出清。2014年海绵钛产能利用率不足50%,但随后随着原有过剩产能的出清,产能利用率已经逐步提升至80%。全国的生产企业数量已经由高峰期的20 余家下降到不足10家,有效产能由15万吨/年下降到不足10 万 吨/年。另一方面,近期的环保压力大,导致海绵钛生产的原料高钛渣和四氯化钛价格大幅上涨,也继续推高海绵钛价格。这一现象利好全流程的海绵钛企业。

钛材加工受益于终端需求的爆发以及行业自身的产能出清

从行业终端需求角度来看,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钛材的需求量快速增长,未来20年内全球航空钛材需求量有望达到114万吨,而当前一年的市场规模为4万吨左右。另外,未来中国商飞、军机等用量将呈爆发式增长,无疑更为利好国内钛加工企业。从钛材加工行业自身而言,近两年在经历了环保趋严之后,部分产能退出,行业集中度提升,更有利于头部企业提升市占率和盈利能力。

机会

钛行业中上游经历底部阶段已经触底回升,而下游钛材加工则面临着终端需求景气向上,特别是中国航空需求快速增加。选股的思路为拥有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进入中国商飞或军机产业链的优质企业,重点推荐宝钛股份、西部超导和西部材料。

宝钛股份

是行业头部企业,拥有海绵钛到钛材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宝钛股 份(证券代码:600456.SH)成立于 1999 年,在 2002 年于上交所上市。公司 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 科研基地,主导产品钛材年产量位居世界同类企业前列。公司拥有国际先进、 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主要产品为各种规格的钛及钛合金板、带、箔、管、 棒、线、锻件、铸件等加工材和各种金属复合材产品。公司的产品中钛材主 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冶金等方面。公司在国内市场处 于领先地位,是美国波音、法国空客、法国斯奈克玛、美国古德里奇、加拿 大庞巴迪、英国罗尔斯-罗伊斯等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西部材料

背靠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公司金属深加工能力突出。西部材料成立于2000年,于 2007 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主要从事稀 有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市场开拓,已发展 成为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稀有金属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拥有钛及钛合金 加工材、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稀贵金属材料、金属纤维及制品、稀有金属装 备、钨钼材料及制品、钛材高端日用消费品七大业务板块,产品主要应用于 军工、核电、环保、海洋工程、石化、电力等行业和众多国家大型项目。2018 年,西部材料钛制品生产 5761.8 吨,相比 2017 年增加 20.29%,钛制品销售 量为 5622.5 吨,产销率为 97.58%。

西部超导

是科创板上市企业之一,国内高端钛合金新秀。公司是目前国内唯 一实现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铌钛(NbTi) 锭棒及线材全流程生产企业,是我国航空用钛合金棒丝材的主要研发生产基 地。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板块:1)高端钛合金材料;2)超导产品;3)高 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钛合金业务是公司的最主要收入来源。2014-2018 年,高 端钛合金产品收入由 4.96 亿增长至 9.1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也由 70.25% 增长至 83.92%。我国中低端钛合金产能过剩,高端钛材供不应求,而公司所 生产的高端钛合金产品是我国航空、航天结构件的核心材料,未来将受益于 航空钛材市场发展。航空钛材市场主要增长点在于我国军民机增长空间广阔, 飞机的机身与发动机钛用量不断提升。

微信公众号:ybs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