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足迹 大美边疆】林业警长巡山记
烈日、流云、青松、虫鸣……这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公安局林业警长刘寒冰夏日巡山的“伴侣”。
8月14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前夕,记者跟随刘寒冰和由马鞍山林场工作人员组成的红石榴巡防队,深入马鞍山林场,沉浸式体验林区巡逻防护工作。
8月14日,民警联合红石榴巡防队队员巡山途中登上山顶眺望。
高低错落的油松、落叶松间,低矮灌木、野草丛生,一条时隐时现的林间小路蜿蜒向上,消失于林海。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林场林区考察,就是沿着这样的崎岖小道察看林木长势。
“总书记告诉大家,要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刘寒冰边走边介绍,喀喇沁旗有4个国有林场,全旗有林面积27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8%。
8月14日,巡山途中,民警查看一处多年前的砍伐痕迹。
山路崎岖难行,但刘寒冰早已习惯,因为这样的路,他已经走了30多年。1991年,刘寒冰成为森林公安的一员,足迹遍布喀喇沁旗各大林区,“林区办案比较艰苦,去现场,车开不到,只能步行,有时候得翻几十里的山路才能到。”
“现在这里的生态环境类案件很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刘寒冰边走边向记者讲述林区生态的变迁。前些年,猎杀野生动物、盗伐树木等案件时有发生。正是在一次次办案中,刘寒冰掌握了窍门,比如通过伐根判断作案工具、通过树木烧毁形态判定着火原因进而找到侦破方向。
8月14日,民警查看树木防虫措施。
30多年的坚守,有职业使命使然,更有心底对这树、这林、这山的热爱。
“油松不落叶、枝比较硬,落叶松冬天要落叶、枝比较软……”指着眼前的树木,刘寒冰如数家珍。2020年,他策划编纂了《喀喇沁古树名录》,收录了全旗175株古树名木,“其中最老的古树是龙泉寺两株700年的杜松。”
傍晚,抵达此次巡山之旅的终点时,刘寒冰和巡防队员们站在山顶眺望。远方,夕阳余晖勾勒出重重山影,十万亩林海广阔深沉,这是他们眼中最美的风景。
(执笔:记者谢俊思、付静、石杨、唐建权、张佳良 摄影:记者陈路坤)
来源:中国警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