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保常见的六个误区,和农民密切相关,看完全清楚了

2019-08-28   小四万麻麻

在农村,低保户更加常见一些,毕竟农村的发展本身就相对慢点,有些家庭的收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就会申请低保。低保家庭能够享受诸多福利与补贴,但是很多朋友对低保还是存在很多思想上的误区,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常见的六个误区,不清楚的朋友可要记牢了哈!

低保常见的六个误区

1、生病了就可以办低保

低保家庭大多是重病、重残家庭,并不是所有家庭只要家庭成员生病,就会引起家庭贫困。低保不是医疗保险也不是医疗救助,虽然家庭成员生病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心理与经济上的影响,但家庭其他成员有具有劳动能力,为家庭提供生活来源支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仍高于低保标准,这种家庭也不能享受低保救助。

2、残疾了就可以办低保

有些人认为自己残疾了,失去了劳动能力就可以享受低保。低保对象资格的认定,是依据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状况来核定申请对象是否符合低保条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即使有些人因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过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低保标准,或家庭财产情况不符合有关规定也不可享受低保。

关于低保常见的六个误区,和农民密切相关,看完全清楚了

3、年纪大就能办低保

有些人认为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就可申请救助,能办理低保。然而低保是生活救助,并不是养老金。只有法定赡养人确实无力赡养父母或赡养能力弱,不能保障父母的最基本生活,且父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区域低保标准才能申请低保。

4、没有固定工作就可以办低保

有人认为自己家庭中没有固定从业人员、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就可申请低保。申请低保时,家庭收入核算的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

5、低保能够享受一辈子

有些人被纳入低保保障后,就觉得自己能够享受低保一辈子。低保是解决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一项救助政策,不是长期的社会福利,低保实施动态管理,坚持“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原则。

当家庭收入与财产状况低于所在区域低保标准时,纳入低保救助;低保家庭应定期如实申报家庭人口、经济状况变化情况,当家庭经济生活状况不再符合低保条件时,应及时退出低保保障。

6、拥有的车辆、房产及存款查不出来

有些人认为个人名下的房产、车辆和银行存款情况只要自己不说,申请低保的时候就查不出来。目前低保审核机制采取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第三方评估核查和街道入户调查三管齐下的方式确保公开、公平和公正。

其中,申请社会救助家庭必须书面委托授权民政部门通过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对它家庭成员有关情况进行核查,当前,申请社会救助家庭成员名下的车辆、船舶、工资、金融资产(银行存款、股票、基金等)、工商注册等情况均可实现核查,隐瞒家庭状况不仅通不过低保审核,还会被纳入社会救助不诚信名单,根据情节严重程度1-3年内不再受理其低保申请。

不清楚低保情况的人,往往容易犯上面的六个误区,其实并不是出现上面的几种情况就能够办低保,享受低保的待遇,现在办理低保也会严格调查家里情况的,否则一旦发现还可能纳入社会救助不诚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