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实很简单,“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4-10-13     樱花细雨话文字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一站式传统文化学习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了凡先生请孔先生到他们家做客。 “余引之归,告母。”他把这个情况,把他认识孔先生的因缘,禀告母亲了解。 “母曰 :‘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善待之”就是很热情地、很尽力地招呼、照顾孔先生。我们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妇女,对人都非常慷慨,对自己的孩子严格。对孩子严格,他生活有规矩,不会贪欲很重,容易知足。对人很慷慨,你所做的这些善事统统是给孩子积德。现在的人对人很吝啬,没有福,对自己的孩子很慷慨,从小他就很会花钱,这都倒过来了。

所以看古人怎么当父母都是学问。“试其数”,家里的一些情况让他算一算,结果都算得很准。“纤悉”是指他们家庭里面一些微细的事情,“验”就是很准确。

“余遂启读书之念”,他受孔先生启发,生起了要去读书考功名的想法。“谋之表兄沈称,言 :‘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他找他的表哥,跟他一起商量。表哥就说了,教书先生郁海谷刚好在沈友夫家教学,开私塾。我送你到那里学习非常方便,在那里寄宿也没问题。

以前私塾设在大户人家的祠堂,这些大户人家心量都很大,除了教自己的子孙,邻里乡党的孩子愿意学的一起来。所以了凡先生就礼拜郁海谷先生为老师,开始继续他的学业了。我们读到这一段,可以感觉得到,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重视伦理、重视亲人之间互相帮助,很有情义。他一去找他的表哥,表哥马上尽力帮助他,这是很重要的民族精神,要传下去,要有情义,要有人情味。现在的社会,连兄弟之间都不帮忙了,退得太厉害了。

我们再看下一段 :“孔为余起数 :‘县考童生,当十四名 ;府考七十一名 ;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童生”,“童”不是指年龄,还没有考上秀才的都称“童生”。孔先生推算他考试的整个名次,算他到县里考是十四名。“府考”是比县更大的单位,府考是七十一名。“提学”就是省,“提学考”第九名。孔先生算完,隔年他真的去考,三次考试的名次完全一样,算得太准了。

“复为卜终身休咎”,再请孔先生帮他算终身,“休”是指吉祥,“咎”是指凶险,帮他算一生的吉凶祸福。“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算的是整辈子的吉凶祸福,连死的是哪一天哪一个时辰都算得出来,所以他很认真地记,一句都不敢落掉。

这本《皇极经世书》不得了,但算得准还不厉害,能改命才厉害。所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孔先生算他哪一年考试第几名,哪一年可以补上廪生。秀才还分好几个等级,领的公家俸禄都不一样。廪生之后再提升到贡生,当了贡生之后还能当选四川一个大尹,大尹是指县长。而且当了三年半以后,就可以告老还乡了。他的寿命到五十三岁那一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丑时是凌辰一点到三点。

孔先生算他的寿命,连哪一个时辰都算出来了,“当终于正寝”,就是无疾而终。现在寿终正寝的人很少,在医院断气的多。首先第一点就是生活不规律,身体这个机器都弄坏了,可能四十岁以后一大堆慢性病就都来了。所以,首先要身体健康,再来,要多积德行善,就能善终。违背良心的事情做太多了,可能三十岁就得吃安眠药了,那就很难寿终正寝。

现在能多做事就是福气,多付出就是福气,多吃亏就是福气。告诉大家,年轻的时候就很会计较、很会算的人,到最后上了年纪可能会得病。别算了,人算不如天算, 人生很简单,“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多包容、有度量、多吃点亏是福气。

这个时代我们都太精明了,从小就跟人家比赛、竞争分数,都太会算了。所以这几年对我来讲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就是学笨一点,学憨厚一点,学什么都别计较,这很重要。学看什么都顺眼,学被人家骂还高兴。

《了凡四训》告诉我们:“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你没有过错被人家毁谤、侮辱,子孙就会发达了,是不是?你没有过错还被人家骂,人欠你天就还你,尤其被骂了之后还对人家笑一笑。所以什么叫理得心安?这些道理都搞清楚了,你这一生没有坏事了,哪一天你看到你的朋友,“哎,我今天真好,今天有人骂我,送福气给我了。”被骂都是好事了,那你这一生还有什么坏事呢?确实你真明理了,事事都是好事,人人都是好人,你真有这样的心境,《了凡四训》是真的学进去了。

了凡先生又告诉我们,“谤毁之来如磨炼玉成之地”,人家的侮辱、毁谤来了,就好像在磨炼你,要成就你的道德学问。“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他来测试一下我的道德学问到哪里,他来成就我的。以后人家再骂你,你就笑一笑,“来,放马过来。”接受人家的考验。这都是《了凡四训》里面教的。

改造人生命运,推荐使用《了凡四训成长日记》(请点击查看详情)

- END -

点击" 在看"

日行一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ef57f709b3550c38638ff18af69c524.html

















喜结金顶!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