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体检时,都经常会突然发现自己患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疾病,比如常见的就有各种结节、息肉或是囊肿等。
由于平日里对这些症状完全没有啥认识,所以大多数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息肉、结节或是囊肿等字眼时,心里总是会“咯噔”一下,感到惊诧和害怕。
那么结节、息肉和囊肿到底是什么呢?一般来说,若是在体检时发现自己患有结节、息肉、囊肿等症状,该怎么办呢?这些症状会发生癌变吗?其发生癌变的几率有多大呢?
1.结节
随着人们对体检的重视,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结节这种症状都并不陌生。就目前临床数据显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结节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和肺结节。
虽然就目前来看,结节的患病率比较高,它一般都是通过CT扫描,或是在B超时发现的出现在人体某些部位的细小钙化病变,但是,由于大多数的结节都是良性的。
据医生介绍,临床上90%以上的结节都属于良性,只有不到5%的患者,才会出现“坏”结节的症状。而良性结节,一般是不会发生癌变的。
所以,在查出患有结节后,患者也无需过多的害怕和恐慌。这部分患者只需要,定期到医院做好随访和复查,随时关注体内结节的动态变化,便可有效预防结节发生癌变。
2.息肉
和结节一样,息肉也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息肉一般指的是,人体黏膜表面赘生出的一块组织,而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就有:鼻腔息肉、胃息肉、肠息肉,以及胆囊息肉等多种病症。
虽然就临床数据显示,大多数的息肉都属于良性。但是也还是存在息肉最终癌变的现象。
所以一般出现长息肉的情况时,就要尽早去医院做手术将其切掉,通过切下来的肉块来判断息肉到底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3.囊肿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卵巢囊肿、肾囊肿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囊肿,那么到底什么是囊肿呢?其实,囊肿就是在一个完整的囊壁中,充满了许多液体物质的“水泡”,虽然大多数的囊肿都无需经过特殊的处理,但其实囊肿也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
举个例子,就拿卵巢囊肿来说,生理性的卵巢囊肿多半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这种囊肿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或消失,所以一般来说,这种囊肿是无需进行特殊处理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女性体内的囊肿大小已经超过了5厘米,并还伴随有疼痛或是其他多种症状时,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去医院就诊检查,通过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做相应的手术,或者穿刺引流,来将囊肿内的液体物质排泄出来,以免囊肿在体内破裂,从而引发缺血性坏死,或是继发性感染等多种症状,危害患者的健康。
【本图文由“金兰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叶小葵,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