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李易峰在微博晒出一张自拍,并配文称:谢谢这个少年。而后,欢瑞经纪转发:谢谢这个少年,愿你越来越好。
而此时,正值李易峰合约期满,这一顿操作,直接实锤了之前“李易峰不再与欢瑞续约”的传闻。
不过,这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李易峰选择与欢瑞解约,迟早的事。
虽然人人都说李易峰是“欢瑞一哥”,但相比前两年,欢瑞对李易峰的重视确实下降了不少,公司给的资源明显不如以前。
相反,同公司的秦俊杰和任嘉伦的资源倒是越来越好,而后关于“欢瑞一哥”的争议也愈演愈烈。所以,李易峰想走也正常。
不过这也不全是欢瑞的锅,李易峰自身也是原因之一。近几年,李易峰一直在寻求转型,对剧本的选择上也更加慎重。
现在的他,更青睐大银幕,可这和欢瑞的计划却不太合拍——久而久之,两边的关系自然也就淡了。
李易峰出走?财务情况异常?欢瑞危机四伏?
虽然李易峰不再续约,但好在双方也算好聚好散,李易峰继续寻求转型,欢瑞旗下也还有任嘉伦等艺人。
不过,少了李易峰这张王牌,对欢瑞还是多少有些影响的。
虽然早在之前,欢瑞就开始培养新人,成果也确实不错,不过除了杨紫以外,无论是任嘉伦还是秦俊杰,在影响力上,与李易峰相比都还有些差距。
而除了“艺人出走”外,欢瑞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古装剧市场政策收紧,去年欢瑞的《天乩之白蛇传说》就遭到了下线整改。
由此可见,以古装剧为王牌的欢瑞,怕是得开始转型了。
再比如财务异常。
去年,崔永元抛出了“阴阳合同”这个炸弹,直接炸了大半个影视圈。
特别是影视圈的大佬们,一个个的都不敢轻易作声,毕竟稍有不慎股市就是一顿猛跌。
而当时的欢瑞却反其道而行,直接公开表示:公司一直以来秉承规范运作、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理念开展各种生产和管理活动,没有出现所谓“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违法违规的情形。
这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还真像那么回事,不过,这都不重要,比起阴阳合同、偷税漏税这些事。
大家更关注的是欢瑞不正常的财务情况。
2017年,欢瑞电影及衍生品业务营业收入为-202.1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6.69%,而营业成本631.5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4.67%。
可奇怪的是,在营收为负的情况下,毛利率却高达412.43%,这绝对是活久见系列。
而欢瑞对此的回复是:是因为《怦然星动》分成减少所致,还列出计算公式。
除此之外,欢瑞世纪还面临质押爆仓、股价下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等一系列问题。
而出现这些问题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从上市之初,欢瑞的问题便可预见了。
“借壳上市”,欢瑞这条路无法复制。
欢瑞世纪前身是浙江三禾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011年9月,更名为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同年,欢瑞出品《宫锁心玉》一炮而红,直接捧红了杨幂、冯绍峰、何晟铭、佟丽娅等一众明星。
2013年,欢瑞宣布启动“大制片计划”,与杨幂、明道、唐嫣、刘恺威等明星以艺人工作室的形式签约。
接着,欢瑞产出了一系列爆款电视剧,袁姗姗何晟铭的《宫锁珠帘》、杨幂李易峰的《古剑奇谭》、李易峰赵丽颖的《青云志》等。
2014年,欢瑞世纪向A股发起冲击,欲借壳泰亚股份,但以失败告终。一年后欢瑞世纪再次发力,把借壳对象换成了“星美联合”。
这一次,欢瑞成功上市,正式登陆A股,那个时候,欢瑞可谓出尽了风头,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那份风光,欢瑞再没机会触碰到。
上市以来,欢瑞世纪市值蒸发接近80亿元,较上市的市值蒸发近六成。
欢瑞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向下坡路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艺人出走”的问题。虽然欢瑞世纪与各大明星工作室都有合作关系,但再好的合作关系,也没有发展自家艺人来得妥当。
可偏偏自家艺人一个接着一个“出走。
先是杨幂及经纪人曾嘉等,在欢瑞世纪借壳上市前夕出走,接着杨洋宣布与欢瑞解约,如今李易峰也走了。
看看这几位,哪个不是“大流量”的主儿,可欢瑞愣是一个都没留住,不过也不难理解,毕竟人都想往高处走,只要有流量的保障,单干肯定比在公司赚得多。
除此之外,就是前面提到的“古装剧市场政策收紧”问题。
熟悉欢瑞的应该知道,欢瑞一直以古装玄幻为发展重点,再加上大IP,想不火都难。
早年的《宫锁珠帘》、《古剑奇谭》、《盗墓笔记》、《青云志》……都是这个套路,可好景不长,市场的风向变了,古装剧、玄幻剧迎来了史上最大冰期。
经过崔永元的一番猛操作,相关部门对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特别是明星”天价片酬“问题,而古装和玄幻剧恰恰是天价片酬的重灾区,受到的“关注”自然就多得多。
比如欢瑞的大制作电视剧《天下长安》,一开始,欢瑞就对这部剧期望很高,哪成想这部剧一再延期。
究其原因,除了网上的“篡改历史”一说,还有天价片酬和高价IP的原因。
据悉,欢瑞花费了1亿元才买来《天下长安》的部分版权,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高了。至于高片酬,主要是针对“张涵予”,有人推测,欢瑞向朗睿影视采购的6000万,极有可能是张涵予的片酬。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限古令”,去年号称“史上最严限古令”出台后,各大古装剧都将面临整改,特别是那些篇幅过大的作品。
如此种种,原来的那种套路显然是行不通了。
不过,这些问题虽然对欢瑞有影响,但还不至于让欢瑞彻底凉凉,毕竟是一家曾经最高市值破百亿的上市公司。
但转型还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还固守着老一套的运作方式,要不然,怕是要一直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