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儿说老师用胶带封她嘴该咋办?”评论区画风突变让人笑喷。
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焦虑提问:“5岁女儿说老师用胶带封她嘴,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乍一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老师nue待幼儿”画面,可是评论区画风却突变,网友的回答让人笑喷。
有一个网友回答说:
跟幼儿沟通,不要用诱导性话术,不要用假设性话术,不要用代入性思维,否则一路问下去,圆明园都是他烧的,巴黎圣母院也是他烧的。
确实,我们不否认可能会有一些无良老师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但现实中大多数老师都还是好的,不信的话,咱们看看网友们分享自己孩子讲述的老师“nue待”自己的经历吧!
网友1:“老师说我是狗”
网友2:“老师不让我吃饭”
网友3:“老师打我”
网友4:“恐龙是我灭绝的”
网友5:“老师说我是拉圾”
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我家孩子四岁时,有一次玩积木总是倒,气得哭着找奶奶说“妈妈揍我”,害得奶奶气乎乎跟我说不能跟孩子动手,最后我觉得孩子说谎不好,于是真把他揍了一顿。
事实上,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幼龄孩子身处于幻想和现实之间,很难分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比如他们经常会自己玩过家家,跟幻想出来的伙伴一起玩耍,自己虚构故事情节,告诉你不曾发生过的离谱事情,甚至有时候会吹牛、撒谎,但这些都不是孩子的本意,孩子只是在尝试完整地表述事情经过,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经常会用幻想来弥补思维认知的空缺。
当然,如果我们像问题中的家长一样,遇到孩子说被某某nue待,一定不能先入为主认为确实存在,因为孩子真的有可能说的不是事实;
当然也不能完全认为孩子说的就是假的,一定要确认求证事实,可以通过询问老师、调取监控等方法来确认,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么对于现代网络社会传播速度来说,是对幼儿园名誉上的极大伤害,投诉到教育局去一定会给孩子一个公道。
对于孩子“说谎”这件事,家长应该如何对待呢?
“我家住的大别墅,还有很大的泳池。”听到这样的话,作为家长你会怎么想?
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说就是玩笑话,不需要在意;
有些家长会很认真,觉得孩子撒谎是品行有问题,心里开始担忧,严厉地批评制止。
2-3岁的孩子常常会说出完全不符合现实的话,不要认为孩子在撒谎,孩子只是没有分清现实和幻想,不知道如何用仅有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此时父母只需要教给孩子认清现实和幻想即可。
而3岁以上的孩子,撒谎和吹牛变得有一定目的性,大多有三种原因:
1、虚荣攀比
“我的一条裙子几万块”“我家的玩具有几百上千个,比你多多了”......
孩子在跟小朋友玩耍时,面对对方的挑衅,有些孩子会下意识地意识地吹牛,甚至会编造“成绩”以换取表扬和褒奖,以维持自己的尊严和信心,但实际上,这是孩子虚荣攀比的结果。
2、单纯炫耀
有些孩子喜欢去吹嘘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优点,哪方面比较厉害。
这就是孩子的一种单纯的炫耀心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吹牛,只是对父母爱的表达而已。
3、凸显价值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总喜欢通过吹牛来获得别人的肯定,内心也更加地自信,这样的孩子往往内心比较脆弱,容易自我否定。
通过夸大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和观点,不仅能获得对方的认可,更能在内心获得满足,也能获得短暂的动力。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年龄尚小,压根就不会想到吹牛和撒谎联系在一起,也更加不会试图用吹牛的方式,做出伤害人的举动,所以家长真的不必太过担忧。
但如果孩子习惯性吹牛,表面上看上去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自信,开朗,但他们却习惯隐藏内心的想法,不让别人发现自己。
时间长了,家长如果不正确引导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内向,害怕别人戳穿自己在吹牛时刻小心翼翼,缺乏安全感。
那家长对于爱吹牛的孩子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爱吹牛撒谎确实不是好现象,但换个角度看,这样的孩子想象力对比常人会更丰富,敢于开口说大话,也说明孩子更勇敢,更敢于尝试。
家长如果一味打压批评,只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和自卑,不敢再乱想乱动,畏手畏脚。
要想让孩子改掉这样的毛病,家长一定要在保护好孩子想象力的同时,引导孩子回归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1、敢想才敢做
不管孩子吹牛的内容有多荒谬,但至少证明孩子敢于想象,敢于说出来,光是这份勇敢的劲,就值得父母为孩子点赞。
在此基础上,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说出去的话拼尽全力,毕竟谁都不喜欢食言而肥的人。
2、和孩子一起努力
有时孩子吹出去的牛,光靠自己可能并没办法实现。
比如,孩子说我的爸爸打球非常厉害,但实际上这位爸爸却从不运动,这样的牛,就只能够父母帮着孩子一起实现。
当孩子吹出去的牛自己无法办到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尝试,将自己说出去的话将它变成现实,只有说到做到,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3、客观评价自己
孩子爱吹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无法正视自己,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为了自己不被人嘲笑,为了自己的自尊,就习惯性地开始吹牛。
其实,每个人都有优劣势,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客观看待自我的方法,发现自己身上的亮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自我行为,勇敢接受自己的缺点,朝着精进的方向努力。
当然,如果孩子依然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长可以试着告诉他,世界上总有比自己优秀的,也总有比自己差的。
当你觉得鞋子不漂亮的时候,因此而烦恼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连脚都没有。
学会正视自己,不拿自己的短板去和别人的长板对比,保持平常心,勇敢地爱自己,也是一个人变强大的开始。
4、做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爱模仿的对象,有些孩子吹牛,还是因为父母爱吹牛或者不小心说了一些善意的谎言,就让孩子记在心里了,有样学样,慢慢地也养成了爱吹牛的毛病。
父母要想让孩子改掉吹牛的毛病,首先自己要作出表率,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吹牛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也无法为自己的坏习惯找到说辞,父母的教育更能名正言顺。
诚实,是一种宝贵的品德,父母都喜欢真诚的孩子,可爱吹牛或偶尔说说善意的谎言,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难避免,尤其是心智尚不健全的孩子,他们更习惯用吹牛来获得自信。
家长千万不要一味地打压,而是要肯定孩子的想法,帮他一起实现自己说出去的话,教会孩子客观地认识地认识自己。帮助孩子诚实地面对自己和生活。#秋日生活打卡季#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