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悠扬朔气清

2023-11-22     竹莺说事

原标题:小雪悠扬朔气清

郇如启

在呼啸的北风中,小雪羞答答从天而降。为山峦、树林披上皎洁的银装。“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雪花营造出诗的意境,童话般的温馨,沁人心脾的洁韵。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降水形式由原来的雨滴变为雪花,由润木滋叶变为覆地附枝,由淅淅沥沥变为飘飘洒洒。在“一片飞来一片寒”的气韵里,小雪将冬天推向更冷的境界。

《孝经纬》载:“(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开启了大地封冻,江河凝滞,鸟雀失声的序曲。雪花纷纷扬扬,几乎一夜之间冰雕玉砌的仙境便呈现于尘世。

迎冬小雪至

一场小雪泯灭了叶片残存的希望,枯叶离枝落地,埋没在雪里。翩翩飞舞的小雪是冬季的礼物,在寂寥的冬天营造出晶莹如玉的环境,加快了隆寒到来的节奏。

“众仙翼神母,羽盖随云起”,传说中的雪神为雪花插上了浪漫的翅膀,雪花落到地上 ,覆盖了尘间的污秽和不洁。

面对飞雪,文人有着同样浪漫的想象:你看早起的唐代诗人宋之问,望着满地白雪发出“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的赞叹,而高骈却一会儿拥炉看雪,一会儿凝神思索,吟出“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的诗句。

和其他节气一样,小雪也有物候特征:一候虹藏不见,“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小雪时节由于不再降雨,没有阳光折射的媒介,天空再难见到横跨天际的彩虹,只有朔风挟带着雪花;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阴阳之气相背而行,从而使得阴阳不交,天地不通;三候闭塞而成冬,在天地闭塞中万物变得萧瑟衰竭,失去了生机。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小雪时节当朔风扯下秋季的妆饰,寒冬的干冷便增加了几分枯燥,空气也像干裂了一般。处在“淡烟衰草孤村”的氛围中,北方人总期盼着雪花飘洒。倘若在初冬能降一场小雪,那不只滋润了大地,更滋润了世间。

小雪节气的到来,给洞穴中的蛰虫以安全感。一场小雪封严了蛰虫的洞口,隔绝了凛冽的寒风,蛰虫可以在温暖的洞穴里静待春天来临。“几家欢乐几家愁”,当小雪覆盖大地后,有些留鸟苦于寻不到食物,在饥肠辘辘中艰难度日,此时它们是否后悔没有储存越冬的粮食呢?

雪地里,动物的脚印一串又一串,这是许多动物忌讳的事,它们担心猎手会随时跟来。对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来说,雪地留下的踪迹,倒提供了食物来源。自然界中万物生存的法则主要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冰天雪地,动物努力寻求着平衡点,寄寓着生存和繁衍的希望。

在水边常常可以欣赏到雪中垂钓图。当无忧无虑的小雪落进水里化为乌有,鱼儿却因为品尝不到雪花的滋味而甩着尾巴,戏耍着伸进水里的鱼钩。“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并不在意鱼儿是否上钩,只是在飞雪中寻找乐趣而已。

清醉亦陶然

飞舞的雪花除去了空中的尘埃,使空气清新、洁爽,雪将冬季装饰得美轮美奂。雪净化了世间万物,也净化了人们的目光,平添了万里素裹的江山图画。

覆盖着雪的山峦,连绵起伏,似在跃动,是天上的云朵掉落尘间了吗?“人烟隐约青山郭,云物离披小雪天”,走在洁白的山路上,谁也不忍心踩踏洁白,却又禁不住想亲近洁白。于是有人伫立山巅,心灵得到升华,抛弃了烦恼、愁丝,抛弃了一切纠葛。

“情凝遥岭外,雪坠草堂前”,一场雪让路旁的树枝长满毛茸茸的雪花,像梨花缀枝,恍惚迈入了春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吟咏着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一股温暖瞬间涌动周身。雪仿佛把人带到了另一个世界,眼前盛开着的白色花朵,素雅中绽放着圣洁,冷漠中簇拥着妩媚。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小雪时节正是冬梅含苞待放之时,片片雪花落在苞蕾上,为寂寥的冬季平添了几分雅韵。“小雪湖上寻梅时,短帽乱插皆繁枝”,冒着纷飞的小雪,折一枝梅花潇洒地抛向空中,眼前的世界便沉浸在“小雪梅香已破缄”的氛围里,沉浸在“一尘不染香到骨”的醉梦间,沉浸在“罗浮春信许先探”的春意中。

踏雪寻梅是历代文人的雅兴,文人眼里的寒梅与冬雪是孪生姊妹,有雪无梅则失其韵,有梅无雪则失其魂,梅和雪是相互伴生,相互映衬的。“梅花香自苦寒来”,雪成就了寒梅的美名,而梅花的氤氲暗香则赋予了雪一定的灵韵。

小雪时节的雪如果降得很厚,便为人们堆雪人、打雪仗提供了契机。大人、孩子不再因寒冷而缩手缩脚,大家勇敢地走向雪地,先掬起一捧新雪亲吻,而后相互配合,用积雪堆成雪人,雪人五官俱全,惟妙惟肖。打雪仗是雪地里的娱乐活动,刚才还团结协作的人,顷刻之间便分成两派,相互投掷雪团。

空旷的雪地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大人瞬间找回了童年的乐趣,引得“路人看者窃相语”。

新雪生魅力

冬日的第一场雪,给人的新鲜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人们把它誉为新雪。倘若说春风吹来了春天的百花争艳,那么朔风则带来了冬天的万里雪飘。一场冬雪之后,田野被雪封了,阡陌被雪封了,人也被雪封在家里。

室外漫天飞雪,室内温暖如春。此时慢生活演绎出闲暇情调,农民不再惦记地里的苗势,依偎着粮囤,坐在炉前斟满新酒,轻抿一口便唇齿生香,一年的轻松和浪漫顷刻浮现在脸上。“新雪对新酒,忆同倾一杯”,此时唐朝诗人白居易正坐在农家暖炕上,举杯畅饮。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小雪时节外出打工者陆续返家。面对家乡的冰天雪地,他们沉浸在温情里,续写着缕缕乡愁。三五好友相聚时,善饮者自有一番“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的豪放,不善饮者也有“笙歌与谈笑,随事自将来”的洒脱。他们或唱或念,在小雪时节散发着温馨和温存。

在农耕时代,只有到了小雪时节才算真正进入冬季,田野里的农活已经完全结束。“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了却了稼禾牵挂的农民自发娱乐着,借以打发寂寥漫长的冬日闲暇时光。

小雪时节唱小戏是许多地方的习俗。小戏班子一般由七八个人自愿组成,演出时不用搭戏台,在村口或场院敲锣打鼓一番,观众聚多了就开演,演出内容大多为宣扬孝道、诚信、守法之类。演出时即使天空飘起雪花,演员仍继续上演,观众也是冒雪观看,喝彩声不断。

地方小戏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在人们心中播下善良、敦厚、助人为乐的种子。

小雪时节还有说书、耍杂技等班子就近演出,虽然道具、演出场地简陋,但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观众有时也会来上几句。

在乡下,小雪时节打梭子是一大乐趣。梭子是用木棍削制成的,两头尖尖的。打梭子时用一根长棍猛击梭子的一头,谁的梭子弹射得远谁获胜。

小雪给了人们融洽的氛围,也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可见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其魅力。

舒卷应时令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加上地势高低不同,气候差异比较大。小雪时节江南还是暖融融的,而塞北早已白茫茫一片。多样化的气候,为文旅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旅客体验着温暖和寒冷的交替,修行着云卷云舒的平和心态。

黄河流域在小雪后会进入冰封期,正应了“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的民间俗语,土地逐渐冻结,麦苗在寒风中抖瑟,农民期盼着下一场雪。

“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有经验的农民深谙这条农谚,小雪时节落雪预示着来年雨水均匀,没有大的旱涝灾害。下雪可以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净化了空气和土壤。积雪对土壤来说起到了保暖效果,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可增强土壤肥力。类似的农谚还有“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等,都说明了小雪时节降雪的重要性。

到了小雪时节,我国东北、西北地区降雪是比较频繁的,降温幅度也比较大。此时东北地区的土壤冻结深度已达10厘米左右,因此,东北的田野里很少有越冬作物。

小雪时节的习俗各地不尽相同,但大多反映在食品制作方面。农耕时代由于缺乏良好的食物储存条件,于是“小雪后,人家腌菜”。如今,虽然食材极为丰富,鲜菜保存也非常容易,但是到了小雪时节,北方的农村依然会腌制咸菜。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时节气温急剧下降,天气也变得干燥,除了腌菜外,也是做香肠、腊肉的好时候。进入冬季,很多地方都有吃腊肉的习俗,南方城市更是对腊味情有独钟。广州人做的腊味萝卜糕、腊味煮香芋、腊肠炒蜜豆等食品,馨香四溢,勾人味蕾。

“十月获稻,此为春酒,以介眉寿”,古时酿酒多在初冬,也就是小雪前后。此时秋收刚刚结束,粮食相对充足,酿酒成为家家户户要做的活计。新酿的酒除了自家饮用外,还要留下一部分用于祭祀和招待客人。

我国南方地区一直延续着小雪酿酒的习俗,据说小雪时节的泉水特别清澈,达到了酿酒的最佳水质。这也是浙江一带小雪之后酿酒的原因,此时酿的酒称为“过年酒”或“小雪酒”。如果用白面做酒曲,加上白米、泉水酿出的酒则称为“三白酒”,等到来年桃花盛开时,有情调的人会在酒坛里撒上桃花瓣,就成了“桃花酒”。那时,徜徉于明媚的春天,饮一杯桃花酒,会不会有桃花运相随呢?

在纷纷扬扬的小雪天,将疲惫的身心驶入避风港,在拥炉睡醒后,且不管“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的飘逸,只享受“独试新炉自煮茶”的慢生活,修养宽宏、平和的心态,该是小雪时节的另一种境界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c031b264259c3b7f5b545f4946292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