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昨天,妈妈群里有小伙伴提到这样的话题:
都这个年代了,没想到还会有黑户。我们老家这边有个小孩,出生的时候父母没有意识到出生证明的重要性,所以就没有给孩子办。
更无语的是,这孩子没出生多久,父母就闹离婚。而且这俩人都觉得孩子是累赘,谁都不愿要。
最后孩子丢给了爷爷奶奶。老两口对孩子是挺好的,但年纪大了,也没想起来要给孩子上户这回事,更不知道带孩子打疫苗。
直到孩子该上幼儿园了,让提供这些材料,老两口才意识到孩子原来还是黑户。赶紧去户籍处给孩子上户口,到了那里才知道还需要提供出生证明。
俩人拿不出来,只能拖着年迈的身体去医院,结果被告知孩子出生超过三个月,不办出生证明,再次办理需要亲子鉴定。
后来折腾了一大圈,总算是给孩子上了户口
……
呃……这就有点心大了。为了避免有些新手爸妈不引起重视,今天咱们就简单叨叨一下。
孩子出生以后,有些人会觉得除了给孩子想个好名字,基本上就没啥事了。其实不然。
父母要赶紧着手给小家伙办理以下这几种证件,否则将来孩子在看病、出行、入学等方面都会遇到麻烦。
1.出生证明
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也就是出生证,被称为人生第一证,是每个孩子出生以后拥有的第一个证件。
该证件不仅记录了孩子的姓名,性别,出生的具体时间,出生时的状态,出生医院,而且还有血亲关系。
可以说,是证明孩子身世来源的重要法律文件,同时也是法律认定亲子关系的重要依据。
什么作用?
最为关键的是后续给孩子办理各种证件也都需要该证件,比如上户口,如果没有出生证明,是没法上户口的。
此外,孩子接种疫苗、办理社保卡、生育报销、办理入学、乘坐飞机火车、办理签证、出国等都会用到出生证。
所以,家人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要忘记,也不要超过期限再去办理,否则会十分麻烦,也会对办理其他证件造成影响。
什么时候办理?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一个月之内(有些地方要求一周之内),
由母亲携带本人和孩子父亲双方的身份证及复印件(有些地方还需要双方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出院结算单),到孩子出生的医院办理即可。
倘若领证的不是母亲本人,则需要携带母亲签字的委托书。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出生证是不允许折叠、过塑、随意涂改,私自裁切副页,否则是无法上户的。
2.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也就是疫苗本。
孩子出生后2天之内,会在医院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出生后1个月要在社区医院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当然,日后还要接种其他疫苗。
而到社区医院接种疫苗是需要提供预防接种证的。每次带孩子打预防针,工作人员都会在疫苗本上进行接种记录,以及下次接种时间。
此外,孩子上幼儿园和上小学,也都需要提供预防接种证。
所以,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赶紧去办理该证件。办理时,拿着孩子的户口本、出生证、出生医院出具的接种记录,到附近的社区医院即可。
3.户口本
如果孩子没有户口,那么就是黑户,是没有办法上学的。虽然有些私立幼儿园、小学要求不是很严格,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因为没有户口,孩子就不能办理身份证。除了上学存在困难,出行、住宿、打工、甚至连结婚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和阻碍。
可以说,孩子以后的生活寸步难行,不管做什么都不方便。
所以,孩子出生后,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能耽误给孩子上户口。
什么时候上户口?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一个月内就要上户了。
办理时,一般需要提供孩子的出生证明、父母一方的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
倘若非婚生育的子女是随父亲上户,还需要提供亲子鉴定证明。
4. 社保卡
孩子出生3个月之内,就要尽快办理社保卡了。只要参保缴费到账,孩子享受的医保待遇是从出生之日算起的。
而且有些地方,如果父母参保,那么在孩子出生3个月之内办理参保登记,是不需要缴纳出生当年的居民医保费。
办理时,拿着孩子的户口本、出生证明、父母的身份证即可。
5. 身份证
铁路部门规定,7月20日以后,所有的孩子都要携带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才能坐车。
虽然带娃出行时,携带孩子的户口本、出生证明也可以,但毕竟比较而言,身份证更便于携带。
而且也不容易弄脏,即使不慎丢失,也更容易补办。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办理过身份证,那么即使出行忘记携带有效证件,父母也不用太着急。可以在车站制证口办理临时身份证明。
什么时候办理?
办理的时间,则根据个人需要。不过,只要孩子能坐能拍照,其实就可以去办身份证了。
办理时,拿着父母的身份证、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户口本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办理身份证当天,让孩子穿深色的衣服。此外,儿童的身份证有效期是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