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精彩,也魔改,将正剧拍成了“古偶”

2022-04-14     红颜秀影

原标题:既精彩,也魔改,将正剧拍成了“古偶”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便是后人对明朝永乐年间的评价。

而作为封建社会由汉族人民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明朝也涌现了不少的离奇人事,

也使得中央集权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跨越了极大的台阶,

尤其是在朱元璋、朱棣两朝中国历史的飞跃,是留有深刻印迹的

就连主席熟读明史之后都在评价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

武宗英宗还稍好些外,其余的都不好,净做坏事。”

而4月初的《山河月明》就是在讲朱元璋和他儿子朱棣的那些事,

该剧由冯绍峰、陈宝国、张丰毅、颖儿等人联合出演,高希希导演执导,

光看这套配置,红颜秀就做好准备摩拳擦掌搞一番大动静。

先说说红颜秀本人对朱元璋和朱棣以及明朝的理解吧:

明朝作为长期被蒙古人统治下的一股反叛力量,将汉族人民被奴役压迫的怒火表达得淋漓尽致。

朱元璋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红颜秀不是搞历史的,不敢随意妄断,但他绝对是一个优秀的造反派

甚至可以说,他们老朱家个个都是搞事情的优质造反派。

那朱棣自不用说,霸道、强势,比起老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是为中国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的。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小伙伴也都应该知道,

朱棣篡的是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紧接着朱棣的儿子就也想效仿他老爹篡侄子朱瞻基地位,不过没有成功,

朱瞻基的两个儿子朱祁钰、朱祁镇又在互相“夺位”,

好不容易顺顺当当,朱见深,朱见深的恋爱脑又到了惊为天人的地步,

后面的几位皇帝除了朱祐樘有那么一点“中兴”的回光返照,其余人都是有名的混子,

总之,老朱家的人多多少少是有点儿焦躁症在身上的。

明朝初期的朱元璋时代,一方面要稳定刚刚建朝的局势,

另一方面还要迎头痛击刚刚被驱赶出中原的后元余孽,

所以,朱元璋这个人是带着些杀戮气息的。

但朱元璋这个人也有最柔软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在于两个人,

一个是他的发妻马皇后,另一个是他的大儿子朱标,

这两个人身上具有老朱身上最稀缺的一种品质,就是善良。

据说马皇后在朱元璋称帝后大肆杀戮时,凭借三言两语救下了不少臣将的性命,

朱标的性格温厚,也是老朱相中这个太子的一大原因之一,

这三个人物的个性潜质在剧中体现得相当出彩,

仅从前两集就能够足够看得出这一家三口相处融洽和谐。

老朱虽然是个粗人出身,但却不是目不识丁,

他知道读书有用,却不迂腐,所以识人善任,

马皇后质朴贤惠,朱标温润谦和,在人性上补足了朱元璋的很多不足

所以在前两集才会出现,朱元璋不顾形象粗俗地在喝着马皇后亲手做的粥,

然后仔细询问马皇后对徐达功高,树大招风的事情的意见,

以及与大儿子朱标豪毫无芥蒂地谈论他兄弟之间的性格婚配问题。

这是寻常家庭才会出现的妻贤子孝的场景,

朱元璋很幸运,他拥有过这份很美好的家庭氛围,

在这一点上,编剧和主创还原马皇后和朱标在世时朱元璋的性格,

那时的他,是不是一个仁君,我们不知道,但一定是一个慈父。

朱元璋“护犊子”的设定,被陈宝国老师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是抓包朱棣逃学时,想用戒尺责罚,先抽自己腿一下试试疼不疼,

二是听说大儿子罚小儿子跪三个时辰时弱弱试探的求情,

三是听说朝中大臣不满自己将儿子外派戍边时忍不住吐槽时,字里行间的心疼:

“老子把自己儿子放出去替他们戍边,他们还不乐意!”

陈宝国的每个小动作、小表情,

都把那份“开国皇帝”和“慈爱老父”的反差,勾勒得栩栩如生,

这可能就是老戏骨的功力,不需要卖力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

只需要简单的几个小细节就把一个角色立得死死的相信他就是朱元璋。

同样厉害的还有张丰毅和张光北和王劲松,

张光北和王劲松分别饰演北元名将王保保和大明名臣刘伯温,

两位老戏骨虽然至今为止台词不多,但微表情和动作语言上拿捏精准,

分分钟将两位历史名人跃然纸上,贡献了超强的演技。

张丰毅饰演的徐达,则将武将的“莽”和徐达人物本身的“智”体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上朱元璋和徐达、常遇春等人,

并没有像刘邦和他白手起家的好兄弟一样,出现兔死狗烹的情况,

也有人说朱元璋在作秀,但至少正史中表现出徐达常遇春死后朱元璋是真的悲痛。

张丰毅饰演的徐达,正符合历史上徐达那种谨小慎微,

外人面前不敢逾矩的性格,他在剧中也是做得得体光明,

只不过古装剧中难免为了凸显主角朱棣的性格冲突,就将徐达的性格也放在了较为突出的地方,比如说拒婚这样的桥段。

当然了,这部剧在整体气势和演技刻画上目前来看酣畅淋漓,

但就是因为高配所以也突出了一些自身不足

首先年轻演员专业受限,成毅之前在琉璃中的演技优势在老演员的对比下消失殆尽,

何晟铭正邪皆可的演技也在老演员面前相形见绌,

更不要说目前出来的徐家长女、蒙古公主两个重要女性角色,一对比惨不忍睹。

其次是由于剧集拍摄较早,剧本也是四五年前的改编路子,

为了迎合观众和过审,古偶口味严重和剪辑捉襟见肘也成了不可避免的翻车,

一味增加“朱棣”这个角色的矛盾冲突

强行将朱棣年龄改小,性格改得任性妄为、特立独行、还拒婚,

甚至还安排一个蒙古公主成为初恋,

为了营造出朱棣徐皇后“先婚后爱”的细节,还让徐达在饭桌上和朱元璋拍桌子明晃晃嫌弃朱棣,

这妥妥的偶像剧人设,这一看就是几年前的时髦套路。

事实上朱棣和徐皇后青梅竹马、郎情妾意,

徐皇后早早就被送进宫当儿媳妇培养了,人家两个人少年恩爱好着呢,

剪辑这个情况从53集一直减到45集的确可惜,

不过就目前来看除了第一集有一些隐晦细节,其他集数并没有牵动根本。

历史剧作的改编本身秉持的原则也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适度的改编增加人物的生活化和趣味性,给历史剧增加一丝幽默诙谐也并无伤大雅,

还是期待优秀的演员和剧本能够最大程度地带给观众更多的视觉享受,让我们的国剧发展前途可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b9b4913d86aa522190d19b65fa0d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