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典的自我挑战——闲聊老人家“褐鹂 ”

2022-07-07     李凌佳琦的HIFI小镇

原标题:对经典的自我挑战——闲聊老人家“褐鹂 ”

我看到某在总代理那边上班的死基佬给我发来老人家褐鹂的资料时,我就寻思着有个懂声音的人去做相关资料是真的省心(毕竟他丫当年也算是圈内知名媒体老师),里面对于产品线定位、声音风格描述、和自家其它产品的区别、音色的优劣势、甚至是细节到频段上的针对性调整都写的很清楚,总之如果你是一个熟悉老人家调音的用户,说他们官方文案就算最好的购买指南也不夸张。

我是一个喜欢和官方文案唱反调的人,极其反感“评测指南”这种东西,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可能就是市场部or产品经理和核心研发存在矛盾、也可能是官方故意为之,高端HIFI本来就是一个小众暴利行业,“精准收割”才是品牌方最需要学习的地方,而不是蒙起耳朵自说自话。但这篇文章我得承认,我几乎是顺着官方资料去写的,这种情况在我的评测生涯里并不多见。可以说在目前耳塞混乱的洪流里,我认为老人家这个品牌是位数不多的“人间清醒”,他们很清楚自己在表达和传递什么,知道自己的产品吸引的是哪类特定客户,也在很多年前就实现了“清晰的自我认知与审美标准”。

褐鹂也算是趁着目前小型平板单元技术的成熟的东风,使用了1动圈+1平板+1动铁的结构,而且应该在易驱性方面下了功夫,10欧姆的阻抗+110dB的灵敏度不管是在纸面参数上还是实际的搭配中都属于比较省心好推的那茬,只要不追求极限素质的话,一根像样的小尾巴就可以推的七七八八。

官方介绍里是给三个单元做了分工的,圈、板、铁分别对应低、中、高,我认为这应该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个人猜测,平板和动圈均属于是全频单元,其中平板提供中频音色、以及支撑起一个全频段的高密度,低频补足氛围感、然后动铁单元勾勒一下高频的结像清晰度并起到增加中频染色的作用。老人家对于动铁、圈铁的调教实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平板的加入给整个声音素质起到了一个更好铺底作用,尤其是褐鹂整体的密度和动态表现已经不逊于许多更高价位的多单元产品。

褐鹂依然是一个老人家的“典型人声塞”,在审视完它的各项素质细节以后,最终吸引到我的还是对于流行韵味的演绎,其音色十分接近当年黑黄鹂上的那种妖、醇、甚至是“骚”的味道,对于人声细节的刻画十分迷人,很自然地提取出了喉音、气息吞吐方面的极致细节,而且没有刻意的锐化痕迹和浓厚颗粒感带来的虚假解析,甚至能够感受到歌手的胸腔共鸣细节和颤音时悬雍垂的震动形体。我们很多时候会笼统地去用一个耳塞适合男声、女声来形容一个耳塞的人声取向,但褐鹂的人声适应性做到了当年黑黄鹂的高度,它并不是单纯地希望把男声or女声还原到一个方向,而是把二者都带进自己的一套审美体系里,对于人声尾音气息的那种拔亮感非常迷人、但又不会影响人声基音的音色。

而和黑黄鹂的不同在于,褐鹂是会非常注意结像的规整度和形体感的,就好比,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好像都没有在意过黑黄鹂的高频吧?其实如果把黑黄鹂的高频单拎出来听弦乐、钢琴,其实素质和音色都是非常在线的——但正是因为老版黑黄鹂的人声太凸出、口型太大、染色太抓耳了,它优秀的高频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这不仅是人耳掩蔽效应的一种应证、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常态。相比于人声来说,褐鹂的低频到是做的相对激进一些,是目前在带平板单元的耳塞里极低频给的最多、下潜深度给的最“满”的,偏向于肉感强打击感的调教,对于鼓皮蓬松度和残响的呈现十分充沛,有得有失的地方在于低频缺少了速度感和一些纹理细节,而且极低频出来的时候会有些许的闷,但相信单纯追求低频“听个爽”的低频控们会对褐鹂的表现十分中毒。

褐鹂的中高频和黑黄鹂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它具备一个现代的、主流HIFI耳塞应有的线条感、结像层次感、声场纵深表现,以至于即便是官方声场高频是刻意调暗了的,但依然具备很好的古典音色和细节表现。它的“暗”是暗在一个整体的氛围、以及极高频部分的量感,我非常喜欢它管弦乐的控制力和充沛的泛音,说白了是一个很有空气感的、听感非常自然舒展的高频,但可能不适合电子乐或者ACG燃曲,它缺乏高频速度感和极高频的张力、对于追求强瞬态、高亮度的用户来说会显得不够刺激。此外,也许是因为高频的原因,褐鹂的声场纵向高度不够高,听Live现场时的临场感稍弱、横向也不够宽,是属于边际相对清晰一些的声场,能够清晰感知到声场的舞台规模,规整有余、但听感上不够开阔。

在搭配方面,不得不说褐鹂跟乐彼的东西真的是配一脸,不仅我的主力机P6pro可以完美发挥它的几乎所有特质,平时对低阻高敏塞子控制力没那么友好的LP6TI也相当匹配,虽然没有P6Pro上全分立R2R那么透彻的润泽度,但它稍稍补足了一些褐鹂的高频氛围与延展度,对于器乐的呈现反而是更佳悠扬、细节更充分的。自家的DSP-L2对泛流行乐的韵味呈现自然不在话下,随后我试了一圈,我发现褐鹂是个对前端容错率很高的塞子,而如果你既追求褐鹂这样符合时代的高素质、又想让声音往黑黄鹂那边靠一点,凯音臻黑N8、旷世M15、Earmen蜂鸟等设备可以给你想要的答案,包括SP2000T、金砖这种极其细腻温润的型号,反倒是AK家其它一些诸如SE180、SR25等结像偏细小精致的机型不见得适合褐鹂这种带了平板的东西,一来功率储备不够、极限动态略显打不开,二来也不那么容易呈现它的这种蓬松感。

黑黄鹂这东西,不管你喜不喜欢,但不得不承认它真的是一个现象级的产品,这些年来一直具备很强的生命力,而褐鹂作为同价位的、同样主打人声的型号,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自己。所谓经典,就是一直被挑战、但一直历久弥新的东西,有时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品牌方自身来说也不见得是好事。而褐鹂的出现,我认为是基于黑黄鹂原本的客户群体做的一次小范围外拓,抓耳人声的特质依旧是保留了、但尽可能地去追赶了目前这个内卷行业下同价位最好的素质水准,至于能不能撼动黑黄鹂,我的结论是——放眼当下的话,老人家的“新时代人声塞”典范,应该已经易主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b6d85b6a9c58dd21c4079ae6417e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