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轮2:水月雨个浓眉大眼的也开始HUFI了?

2023-10-08     李凌佳琦的HIFI小镇

原标题:解析日轮2:水月雨个浓眉大眼的也开始HUFI了?

其实真不是我想鸽,而是我一直在等着我某个基友和水月雨的日轮2联名版,但我没想到这个项目后来叫停了,所以作为最早一个在线下展会吹日轮2的人,我赶紧把正经日轮2的文章给安排上,不然后面那么多新品哪写的过来啊......

首先,日轮一代我听过但没写、而且我也不喜欢日轮1,本文也不打算和日轮1做什么对比,因为日轮2和1这俩货,除了都有静电单元以外,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关联性可言,从产品定位、ID设计、声学架构都是一个完全刷新了的存在。但日轮2作为目前水月雨的正统旗舰、价格天花板,我相信很多人对于它是一个“HUFI耳塞”这件事是存疑的,毕竟它的声音表现已经名声在外了、很多人就是冲着它不那么“水月味儿”、或者“不哈曼曲线”去的,这篇文章我也会从我的视角对其进行一个解读。

外观层面,硕大的腔体、925银的材料,24K金镀银的“太阳神鸟”纹路给日轮2带来了一个非常奢华的ID,拿在手里就颇有质感的那种。拿着日轮2的整个腔体,就好像拿着一个粗加工过的银饰一般,很有那种金属的原生触感,而且银这种材料摸起来显然是比什么钛、铝、铜之类的东西多了一点....富贵之感?总之虽然它的外表没有做什么抛光镜面处理,但我反而觉得它的实物和“糙”一点都不搭边,是那种越盘越喜欢的类型。当然,腔体大的弊端自然还是有的,日轮2对小耳廓的用户来说有些劝退,以正常男性的佩戴角度而言,日轮2因为有着比较合理的导管深度,只需要选对匹配的耳塞套还是可以实现很好的贴合度的。

影响佩戴的第二个因素,是原线。

这根代号PURE6的线在形状上有点像是面条线,有一定的宽度和硬度,导致在收纳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比较大的第三方收纳盒才能正常容纳整个塞子,而且在佩戴的时候确实在耳挂的部分会觉得这根线“存在感太强”。但在线的声音品质、或者说搭配契合度上,这根线再次给一些包括我在内的升级线玩家出了个很大的难题,甚至连大几千元档的万隆银鳕鱼、EA Orlog配给日轮2都是妥妥的降级线、风格也会被大幅度弱化。这根线并不来自HIFI业内,而是知名芯片商那边采购的高纯铜靶材、有着更接近导体理论值的性能,而且水月雨重新设计了平行排布的屏蔽结构,可以说是一种用科Hi的思路做出的玄学产品,实际声音表现能够很好地兼顾声音素质和日轮2独特的中低频风格化表现。

日轮2的低频部分是水品对置双动圈模组,是两颗10mm动圈完全对称紧密放置,并利用磁路排布的一些手法来提升了换能效率(近期的黑剑也是类似的技术处理),而且整个日轮2的灵敏度都是非常之高的、驱动门槛不算高。而对于动铁和静电部分的调教,水月雨依然是保持了自家最拿手的相位一致性调教。因为我过去实测的许多静电混合单元耳塞的相位曲线,别说完全平直了、连近似平直都做不到,而日轮2的整个相位一致性则非常之高,感受不到衔接缺陷或者某种单元音色脱节的问题。当然了,在水月雨这种高度追求声学指标的公司里,他们从来都不认为声扬的静电单元是一个什么优秀的产物,所以我猜测,他们为了做一个能够发挥该单元特性的耳塞,才做出了如此风格化的音色处理。

首先,如果你曾经在展会上听过日轮2的工程样机、并且把它定义为是HUFI低频人声塞的话,我个人觉得量产版的低频在量感、肉感上稍微收了一点,结像形体更小、更清晰、细节也更好了一点,但也会失去一些低频的爽感、所谓的落地感or Punch感。但即便如此,日轮2的低频质量还是相当之高的,有非常深度的下潜与适度的打击感,因为水月雨从来都是擅长在【有限的量感里表达最好的低频质感】,而不是像小4、或者一些所谓监听塞那样存在极低频的缺失or牺牲中频厚度来削薄下盘。

最让我意外的地方,是日轮2总体的音色表达、尤其是在中高频的部分。因为其实谈起低频,水月雨体系里已经有了像Aria、Kato这种低频量感相当充沛、质量也高的型号,包括近期的菊、兰,所以很早开始低频就从来不是水月雨的短板了,无非是看他们的表达倾向。而中高频的部分,日轮2在整个水月雨体系里都算是一个大的突破,刚开声的时候给我一种半糊不糊、仔细一听又不糊、听久了又觉得略有点糊的感觉。展开来说的话就是,声音的形体感有很好的厚度、声音信息量够、有一定的清晰度和凝聚力,但在结像的边缘部分的那种羽化感做的非常自然、做到了宽松但不松散、凝聚而不带锐度的质感,这一点在水月雨家过去的耳塞里是比较罕见的,像Kato、Ble3这种代表作向来都是结像偏小、声音带点锐度和棱角的感觉,而到了日轮2这里,它的线条感不再是被“强调”的部分,而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并且全频段都略带一点点不影响纯净度的混响。

至于我为什么说“听久了又会有点糊”,一是因为它的声音调教倾向确实足够的细腻耐听、中频的部分蓬松、人声的气息细节前所未有的丰富,一旦拿它来听听玉置浩二、德永英明这种抒情类的嗓音、以及突出Vocal类型编曲的曲子,实在是会让人忘掉素质、沉浸其中,如果说HUFI有阈值的话,那么日轮2可以说是无限靠拢的、但它如此优秀的信息量和清晰度又不至于让我把它单纯归类为HUFI耳塞;二是因为当我从手头的像UM Mest3、NG Erebus等耳塞切换回日轮2时,会发现日轮2的声音听起来明显要更轻盈、密度上没有什么压迫感,你不会觉得它虚、或者不够扎实,因此虽然日轮2是一个圈静铁混合单元耳塞,但如果抛开静电极高频的部分、加上它优秀的衔接处理,它的整个音色我觉得很接近动圈的质感。

声场的表达方面,日轮2还是继承了水月雨的“优秀传统”,当然这个传统是打引号的,有人欢喜有人厌,依旧是不那么强调横向规模(和同价位的旗舰相比)、但肯定是比水月雨更便宜的型号要大一圈,但在纵向高度和纵深的延展上非常优秀,是一个规规矩矩的球形声场,我觉得比同价位的旗舰不足、比自家的东西有余。声场我并不觉得是日轮2的短板,但算不是出彩,毕竟这东西就像低频一样,有一定的量感才谈得上质,我自然是希望水月雨能够把横向进一步做的开阔一些的。当然了,如果你手头有SP3K、P6Pro这个级别的播放器,那这个结论你当我没说,此时日轮2的声场在XYZ轴上都达到了完美,只是我不可能拿此时的状态去当作它的“常态”去写。

作为一个典型的超高灵敏度、超低阻抗的东西,日轮2肯定会让大家觉得很好推,而且好推这个字一定是刻在水月雨这个品牌的骨子里的,否则有些难为他们绝大部分的用户群体。但日轮2,我还是觉得其潜力值得挖掘,包括静电味的部分需要相对高级一些的前端才能发挥出来。但如果你非要用入门的机器去推,那么自家的水解2Ti倒是能够胜任。我认为日轮2除了上文提过的SP3K、P6Pro这两台音色素质俱佳的机器以外,对于大功率的、偏数码声的机器是有很好的兼容性的,不用担心音色被大幅度劣化的问题、能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中频表现,只是在能量感上会有所变化。此外,我得夸一下日轮2的极高频、或者所谓静电味儿,也正是因为日轮2的全频段密度表达、才能让它的静电味儿能做到如此的自然、轻盈、有悠扬感,毕竟听过静电的都知道,现在的耳塞在堆密度、堆线条感的前提下去塞入静电单元的话,着实是有些背离全频式静电耳机的初衷,水老板作为多套顶级静电系统的持有者,我认为在对静电单元的处理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非常独到,也让日轮2在听一些钢琴、小提琴为主的小编制时的表现能够越级和一些超旗舰媲美。

所以,这个标题你就当我是“标题党”吧,即便是略有一些HUFI倾向,日轮2对绝大部分的素质处理都很符合水月雨一贯的作风,很“规矩”,但是在音色和对结像的处理上做出了突破、并且除了狭义日系ACG、女声、小编制的强项外,日轮2也拥有水月雨史上最撩人、最好听的抒情人声表现、而且罕见做到了男女声俱佳的那种(以往水月雨的东西很少有听男声让我满意的)。从日轮2的表现来看,水月雨完全是一个有能力做音染、做调味的厂家,虽然我并不知道他们这次为何把这样的调音放在了旗舰上,但如果按照我一贯的“旗舰卖的是审美共鸣”这一理念来说,如果水月雨在日轮2上做一个“大号Ble3”的声音反而会显得无聊很多,现在的日轮2是一个有素质、有态度、有审美的作品,在整个2W元档内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21c99a3607cd35438646010a5c9df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