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状元的书法,笔笔非同凡响,网友:不愧是人中龙凤的字!

2023-08-19   书法网

原标题:最后一位状元的书法,笔笔非同凡响,网友:不愧是人中龙凤的字!

最后一位状元的书法,笔笔非同凡响,网友:不愧是人中龙凤的字!

人生有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于古代的读书人,科举中第、入朝为官是毕生的追求,要是能中状元,简直是祖坟冒青烟的喜事。自从隋大业元年(605年)开科取士起,一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为止,历经了1300年。

这一千三百年里,一共产生了五百九十多名状元。小编曾经看到有些网友嘲讽古代的状元,说他们还不如现在的高中生,这就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心态了,如果他们能穿越回去,估计连毛笔都不会拿,更别说写出一份无涂改、整洁精秀的小楷书。

古代的状元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比如贺知章、王维、张九龄、文天祥、杨慎、张謇。那么大家知道中国最后一位状元是谁吗?他就是刘春霖,世称“第一人中最后人”,在他中状元的第二年,科举制废除。刘春霖,字润琴,号石云,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生于河间府肃宁县(今河北沧州)。

刘春霖家境贫寒,其父在府衙当差,公事繁忙,他便由哥嫂抚养,并在乡里私塾读书。要说刘春霖天赋也是出奇的高,那些拗口晦涩的古文,他读上几遍就能背诵,还在教书先生的指导下从颜楷练起,成了远近闻名的书法家。

当时有一种说法“大字学颜,小字学刘”,而“刘”指的就是刘春霖。坊间一直传言刘春霖殿试时应名列第三,因为第一名朱汝珍名字里的“珍”字,让慈禧太后总是想到珍妃,再加上他的籍贯是“盛产”革命派的广东省,因此由名字吉祥好听的刘春霖“替补”了第一位。

但这种说法见于野史传说,并无确切史料。据学界考证,慈禧太后很有可能在没见到他之前,就已经对他的字很熟悉了。刘春霖曾在赴京赶考期间给人抄写典籍经文,外出采买的小太监得知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所写,便买了一本带回宫中,慈禧见到他的字后,赞不绝口。

刘春霖以楷书、行书闻名于世,其楷书以“颜楷”为基础,兼收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笔法。从他的殿试试卷来看,简直就是“人形打印机”。用笔方圆兼备,行笔笔笔中锋,起笔逆入,行笔沉着凝练,横画、竖画钝入尖收,撇捺舒展但又不过分拉长。间架稳实宽绰有颜柳风采,笔画遒媚中带几分险绝,则是吸取欧赵特征。

刘春霖行书以“二王”、米芾、董其昌为师,他曾多次临写《圣教序》,相较于楷书,他的行书中侧并用,牵丝引带,绞转流畅,结字纵长飘逸,用墨枯润相济,比楷书墨色变化更丰富。

如果将刘春霖的殿试试卷拿到国展参评,不知道评委们会如何辛辣点评,但与那些奇形怪状的“丑书”相比,就像网友所说“人中龙凤的字,不是俗人可比的”。

大家对刘春霖书法有何评价,欢迎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