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师”的国画,外行也能“一眼辨认”,你认识哪几个?

2023-12-18   书法网

原标题:这些“大师”的国画,外行也能“一眼辨认”,你认识哪几个?

这些“大师”的国画,外行也能“一眼辨认”,你认识哪几个?

虽然“国画”是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代能欣赏、参透的人却不多,它的视觉冲力没有“西洋画”那么强烈,画面以简淡、含蓄为主,需要展现出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追求“以意为上、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而给人“简约而不简单”的氛围感,隐隐展现出,文人墨客的闲情逸致、儒雅超然,不以直白明了为主,对于欣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要求较高,所以现代能看懂“国画”的人不多。

不过这种问题也并非无解,大家可以从风格突出鲜明的画家入手,先把画面看懂,与之产生共鸣,引发无限遐想与思考,逐渐体悟“中国画”的内在精神与涵养。

现在我们就细数一下,历史上画风十分个性明显的“国画大师”,他们的画连外行都能“一眼辨认”,看看你认识哪几个?

第一位:范宽。北派山水的代表,从《溪山行旅图》看,其画作浑厚巍峨,富有层次感,大多撑满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泰山压顶”的威严势态,充分还原北方山石的雄健壮观、苍劲深沉。

第二位:倪瓒。受到“洁癖”的影响,其画面简洁干净,例如这幅《江岸望山图》淡雅松秀、旷古清远,一派荒凉寂静的景象,尽显素雅天真、淳朴幽淡,不染半分俗世尘埃。

第三位:黄公望。他善于用墨线,呈现山水的纹理及构造,平和古雅、收放自如,从《富春山居图》看,卷中绘制了富春江两岸的风光,浓淡分明、聚散有序,十分清雅高古。

第四位:郑板桥他最擅长画竹,竹竿瘦劲挺拔、体貌疏朗,竹叶秀劲锋利、劲爽飞动,把竹子的清高孤傲之态,绘制的活灵活现,而且郑板桥画的竹叶还常有“小八字”

第五位:米友仁。米芾的“儿子”,擅长“米点皴”,通过细小的点画构成一幅画面,画山水时,犹如云烟缭绕在画卷上,呈现“烟云变灭,林泉幽壑,生意无穷”的视觉效果。

第六位:八大山人。原名为朱耷,本是明代皇族之后,清朝入关后,为了保命遁入空门,把名子的“牛耳”去掉,表达失去权势之意,让清人留其一命,可心中家国覆灭的恨意丝毫没有减少。

但他不能直白用言语抒发,于是在绘画动物或人物时,就用“白眼”抒发心中的愤恨和不满,这也成为八大山人的一大特色,目前在拍卖市场也十分受欢迎,2010年翻着“白眼”的《孤禽图》卖出6272万的高价。

除了这些古代画家,近代“李可染的牛、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基本都能一眼辨认,他们也被并称“20世纪中国水墨四绝”,受到现代人的临摹与效仿,如今市面上流传着不少“仿作”。

在崇尚个性与独创力的现代,大家多学习浓墨重彩、视觉效果强烈的“西方画”,鲜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品味典雅悠然的中庸“古风”,实际上一旦你领悟到“国画”意境深远、超越形体的美感,就会立马爱上它 ,懂得古人沉醉于其中的原因。

您对这些“国画大师”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