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剧集过半口碑升温,工具人“汪淼”被张鲁一演活

2023-01-30     花布衣探案

原标题:《三体》剧集过半口碑升温,工具人“汪淼”被张鲁一演活

随着更多三体游戏剧情的发展,剧版《三体》的特效让观众看上瘾了,更多的角色被开发出来。大家对白克、奥利维亚等人的演技赞不绝口。

不过,张鲁一作为一个一出场就被观众认可的演员,张鲁一的演技还是很有意思的,尽管后来剧情略显平淡。

在刘的原著中,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他经常出现在别人的回忆里,甚至他的戏突然就结束了。

该剧《三体》版改编时,适当增加了王淼的戏份,让王淼的角色更加完整。

张鲁一深刻理解人物,以其娴熟细腻的演技让王淼的形象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张鲁一本人也得到了许多好评。

从形象上看,张鲁一本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非常优雅的。剧中他戴着一副眼镜,一举一动都很淡定。渐进的情感演绎让王淼这个人物“活”了起来。

在原著中,人物王淼是引导故事发展的重要人物,也是解开“科学家自杀”的重要线索。通过王淼的视角,引出了“火鸡和农夫”的真实故事。

故事开始后,王淼逐渐下线,给观众留下了懦弱的印象。

在戏剧版本《三体》中,王淼成为主角。凭借张鲁一精湛的演技,王淼不再是只引出剧情的“工具人”,而是一个会对未知感到恐惧,会想到身后家人的科学家。

事实上,王淼这个角色并不容易扮演。过多的表演会让原著粉失望,规律性会让人物变成“工具”,但张鲁一善于把握这个“度”。

1、完美复刻书迷心中的汪淼

据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电视剧的小说改编中,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能够得到大多数原著党的认可,已经很成功了,而张鲁一的王淼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当王淼第一次见到史强时,他在陌生人面前很谨慎,对吸烟者有点厌烦,当他说“禁止在走廊吸烟”时,他指着楼层标志。

参加会议时,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常伟思提到“战区”时的迷茫,再到对自杀科学家名单上杨冬的不相信。

第一次看到死亡倒计时的恐慌,在一瞬间的失神之后看到了宇宙的崩塌,最后像个婴儿一样蜷缩起来,大声哭泣。

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和读者想象阅读一本书时王淼的反应一模一样。

2、原著之外的汪淼让人惊喜

与小说相比,电视剧可以展现更多的人物细节。有了张鲁一的演绎,王淼有了自己的动作和表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立体。

面对不可避免的倒计时,从紧张到歇斯底里,当她最后问沈的时候。张鲁一通过肢体语言和眼神的变化,让这种情绪转变非常顺利。

在原著中,精神崩溃的王淼是由大石一个人安慰的。在戏剧版本《三体》中,发生了变化,支撑王淼生存的动力是他的家庭。

话剧版增加了许多王淼与家人相处的场景,改编得非常好。当我看到张鲁一和他家人的互动时,我才明白大史那句“你不敢自杀”的含义。

张鲁一在家庭场景中台词很少,但每当他推开门,就看到妻子和女儿在温暖的黄光中等待他们的晚餐,他们的表情很放松,他身上的沉重感似乎一下子消失了。

给女儿的同学上了一节物理课后,我看到了孩子们纯真好奇的眼神。那一刻,王淼站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她的眼神又变得坚定。

这一幕从看到“死亡倒计时”到重启纳米实验,是王淼情绪变化最激烈、最暴露的一幕。

张鲁一的情感从最初的怀疑和恐惧到疯狂和绝望,最后到冷静,这使得人物的跌宕起伏非常自然。

冷静地面对倒计时的威胁,王淼的情绪处于“稳定”状态,但张鲁一的演技依然出彩。

和史强的关系,从最初的不喜欢到后来的信任,可以放心的让史强带走女儿,面对“心虚”的史强,王淼的无奈真的让人想笑。

被叶这么一说,我终于抓住了头绪。仅仅通过一双眼睛,我就能想到他此时恍然大悟的表情。

这样的小细节和小眼神在剧中不胜枚举,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表演,张鲁一饰演的王淼才会好评如潮。

如果说张鲁一的出场让观众很容易带入原著,那么他对角色的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则是为王淼注入了灵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abf772483660b3e4077b4845645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