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答青年代表问:如何提高个人的环境权益意识?

2024-05-05     中国绿发会

原标题:马勇答青年代表问:如何提高个人的环境权益意识?

世界地球日前夕,2024年4月21日北京时间下午4 - 5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副秘书长马勇先生应邀参加了“围绕地球系列网络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主旨演讲,题为“以强化环境权益保障推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该研讨会由绿色权利联盟(GreenRightsCoalition,即世界环境公约联盟,GlobalPactCoalition)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基金会(BAG)联合举办。

(会议海报。图源:世界环境公约联盟,Global Pact Coalition

马勇先生演讲结束后,回答了青年代表何靖霄的问题:公众缺乏绿色权益的意识,或者说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由此而导致一些无良商家或企业破坏环境,影响个人或社会群体时,很多时候,这些受影响的个人或社会群体却并没有意识到。如何提高个人(不仅中国,这种情况全球普遍存在)的绿色权益意识?

马勇:您提到的这个问题是关键而且十分重要的。这个情况在中国,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一个是权益意识,另一个是如何行使权益,最后一个就是如何保障这些权益。我之前谈到的相关法律中已经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普通的公众通过什么方式去知晓:我有哪些环境权益?个人的环境权益遭受侵害后,如何去维护?个人在维护环境权益过程中,有关的司法机关和行政部门能提供哪些支持和保障?

我国相关的法律已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较为完整的规定。但是,法律规定是文本。法律是死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它,个人或者说公众、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怎么去运用它。这对于保障环境权益是至关重要的。环境权益被侵害后,普通公众作为弱势群体,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去收集相关的信息,或者说诉讼相关的证据,使得他们处于劣势,这就决定了他们在维护环境权益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因此,我国相关的法律引用了一些规定:一方面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进行环境监管,让被监管方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环境治理和保护环境的义务,不侵害公众环境权益。一旦公众的环境权益被侵害,相关的行政机关要予以处理。这一方面,我国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国家的制度体系——信访制度体系。公众的环境权益被侵害时,可以通过环境信访,去相关部门逐级上访,反映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是环境信访这一方式得以解决。

如果这一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公众可能会提起维权诉讼。一些有能力的公众可能会去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另一些没有能力的公众可以寻求一些机构和社会组织的保护或保障。自2015年新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有了一套很好的制度,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中国绿发会利用这一制度开展了一百多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同时也维护了受影响的特定公众的权益。当然,这不能覆盖全部的环境权益侵害,所以绿会为维护广大公众的环境权益,启动了法律援助项目,为公众提供渠道和法律援助,解决“三不诉”(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问题。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加入援助队伍中来,最大程度地消除或缓解环境权益侵害。

巴塔哥尼亚风光。以上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摄影:熊昱彤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本文由参会工作人员的笔记整理而成,未经本人核实,供参考)

文 | Daisy

|YJ

排版| angel

长按识别,支持募捐

【绿会法律援助】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a5fc7056ebcfcb0c9b588d52ce0b5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