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寺中数罗汉 湖北武汉旅游散文随笔

2019-11-23     苏白传媒

归元寺中数罗汉 湖北武汉旅游散文随笔

湖北这个寺院 到了那里要数数罗汉

标签:中国湖北旅游、湖北武汉汉阳归元寺、可以数罗汉的寺院、中国宗教寺院游、旅游散文随笔游记见闻

武汉归元寺在外名声很大,除了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桂冠,它还跟宝通禅寺、古德寺、莲溪寺并称为武汉市国家级4A旅游风景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在归元寺,最著名的要算寺院南部的500多尊罗汉。

归元寺罗汉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一百多年来,前有毁于兵燹后的重建,后又经过多次修缮扩建,才形成目前的规模格局。这个罗汉堂布局成“田”字型格局,“田”字的四个口成为四个小天井,给庞大深邃的殿堂提供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因此,殿堂里安放着500多尊罗汉塑像得到很好的保护。

归元寺如此著名,到武汉市旅游,怎么能不游归元寺?到归元寺游览,怎么能不去数罗汉?我也未能免俗。

1980年夏天,我第一次到武汉旅游。进归元寺之前,早有先前去过的人告诉我,到归元寺必须数罗汉,他们特意叮嘱:不要刻意从哪一尊数起,也不要重数,你得不经意地从某一尊罗汉数起,自己多少岁,就数到多少尊,数到的那一尊,大致可以代表你这一辈子的前途和命运,即便喜怒哀乐,都能基本预测。

进到五百罗汉堂,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罗汉一下子吸引住我,我兴奋地一尊一尊欣赏下去,等到有人数罗汉从我身边经过时才想起,我也该占卜一下自己的人生走向,便立即站定,从身边的一尊罗汉数起,往下数到第27尊,定睛一看,我正站在第416尊罗汉面前。这尊罗汉对应的卡片上写着这样一段话:“第四百十六,蠲楞意尊者。”这个“蠲”,一下子把我难住,我记得以前见过这个字,好像读“zhuó”,要么读“juān”,似乎是“免除、废除”的意思,而“楞”,同“棱”,棱角的意思,于是我望文生义,认为自从遇到这尊罗汉,从此,我就没有了坎坷,要过上好日子了,应该是大吉之象。我不由得向罗汉三鞠躬,嘴里念念有词,心里念叨的是:菩萨大慈大悲,保佑我人生道路从此顺畅!

祷告之后,我再次认真地看了看这尊罗汉,见他老人家正面朝我安然而坐,双手笼在衣袖中,向右作抱拳拱礼的样子,老人家头部略略向前倾斜,蓄着胡须,头顶隆起,一副威严的样子。我心里又不禁嘀咕起来:如此威严,怎叫我从此走上人生坦途?再仔细看,偈语下附有一首诗,应该是对偈语作注解的,诗曰:“鸟在林中自由飞,鸟在笼中唯悲啼,听其自然由其性,生而为囚最可悲。”这叫我难以理解了。按诗的意思好像是说,摆在我面前的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自由自在的路,一条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路,自由之路肯定幸福美满,而被人牵着鼻子走,会落得可悲的下场。

到武汉旅游之前,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单位不满一年,这一年里,我的工作并不是很顺畅,同学当中有留校教大学的,可我,却被校长安排教小学。有什么办法呢?当初分配到学校时,学校正好缺一个小学毕业班语文老师,我几乎没有选择,怎么办?我还能怎么办?只好当小学语文老师呗。好在我这一个多学期的毕业班语文教得卓有成效,在参加地方组织的统考中,我班学生的成绩,比地方上最好的班级,平均高出十多分……

后来听高人解说,罗汉堂附的诗可以有多种解释,就跟算命先生解释卦辞一样,这么解释可以,那么解释,也可以,究竟如何理解,要因各人年龄、性格、脾气、工作、家庭、事业、经历的不同,从而作出不同的阐释。若干年后,你回过头去咀嚼,自可幡然领悟。现在我退了休,回过头来看我走过的人生之路,觉得我这大半生,仿佛真的被归元寺罗汉堂第416尊罗汉所说中。在归元寺数罗汉的时候,我正式参加工作才一年,我的人生之路确实可以有多种选择,也确实会有不同的结局,恍惚中,觉得人的一生真像是冥冥之中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拽着,你当然有自己的选择,一旦选定,就由不得你了,你就得按照自己选定的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连回头的机会都没有!

近40年过去了,我重新回味当年归元寺第416尊罗汉所附的偈语,它似乎模棱两可,又好像在暗示我:你想自由自在地生活吗?啊,自由自在,真好,真幸福!请记住,千万别被人关在笼子里啊,一旦被关在笼子里,你就可悲了。我仔细回顾:我被关在笼子里没有?似乎没有,又似乎一直在为名和利拼搏,这不也是一种樊笼?我就在争自由和争名利之间徘徊、抗争,最后,成了现在的我。现在让我领悟“蠲楞意”,那不是“磨去棱角”之意吗?唉,我怎么到现在才弄明白呀?我这几十年的生活和工作磨砺,原来一直在磨自己的棱角啊,归元寺第416号尊者早就告诉过我,我却偏偏要用几十年时间去实践,磨去棱角,岂不可悲!

回顾过39年前的数罗汉,现在,我该说说归元寺其他建筑了。对呀,归元寺主体建筑为三大院落:北院、中院和南院。南院是罗汉堂,北院是藏经楼,中院,大雄宝殿呗。几乎所有寺院都离不开大雄宝殿和藏经楼,而罗汉堂,归元寺是个特例。

藏经楼除了藏经卷,还藏佛像和其他佛宝,就像家户人家的仓库,贵重物品总得收藏起来。归元寺藏经楼除了放经卷,还收藏着一尊用玉石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重一吨多,雕工细腻,技艺精湛,那是1935年太虚法师访问缅甸时,仰光的佛教徒赠送给中国的。想想看,这尊佛像,算得上归元寺的镇院之宝吧。另一件值得称道的佛宝是李舜年先生书写的“佛”字经,写“佛”字经时,正值清朝光绪元年,这位湖南衡山老人已经69岁高龄。这样的宝贝,普通游览者当然见不到,听说写在长宽不超过六寸的纸上,抄写的是《金刚经》、《心经》原文,一共5424个字,每个字只有芝麻粒大,肉眼根本分辨不清;如果在三十倍放大镜下观看,每个字都一丝不苟,且笔力挺秀,实乃书法中之珍品。

归元寺中院的大雄宝殿,跟其他寺院差不多,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其弟子阿难和迦叶。佛像前还有韦驮、弥勒、地藏塑像,佛像后是一组海岛观音像,也跟其他寺院的佛像布局近似。

距1980年拜谒归元寺8年,1988年,我们又去拜谒过归元寺,这一次,我是作为学校副校长领队,带领师生夏令营游武汉,还带着我不满周岁的女儿,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师生团队的安全上,没有精力去数罗汉。我觉得,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有定数,那么,无论你怎么数,在哪里数,都会大致差不多,即使你偶尔数到一尊凶神恶煞的罗汉,因为偈语解释模棱两可,会解的人,依旧把你解说得笑呵呵。

人的一生本来就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即使你数的罗汉像再凶恶,也会因你的奋斗而化险为夷,而你如果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数到再和蔼的罗汉像,你也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归根结底,人这一辈子,还是得靠自己奋斗。

我之所以这么虔诚地写归元寺,还因为归元寺第48世方丈昌明法师是我工作和生活了35年之久的枝江人。昌明大师在1979年就任第48世方丈,跟我大学毕业分配到404厂子弟学校教书是同一年,昌明法师就任归元寺第48世方丈的第二年,我就去武汉游览归元寺,说明我跟老法师有一定的缘分。当然,昌明法师不知道我从枝江专门跑到武汉去拜谒归元寺罗汉,想让老方丈接见,我也没这么大的面子,只能在我这篇短文里显摆一下,至少,我跟那天进归元寺拜谒的其他人有所不同,毕竟,我来自昌明法师的故乡,我还曾经到过昌明法师的出生地枝江市瑶华乡。

昌明大师一生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救苦救难,我把自己大半辈子心血和汗水用在教书育人上,昌明法师给许多人指点迷津,我则努力把愚昧的灵魂变得聪明起来,如此,我跟昌明法师的工作便产生了异曲同工之效。按照归元寺第416号罗汉的偈语,我这大半辈子,确实一直在追求自由,那么,剩下的岁月,我还得自由地过下去。

按照佛教词典的释义,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即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这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成的最高果位。

已经过去的大半生,我没有完全做到身心六根皆清净,无名烦恼尚未通通斩断,在剩下的岁月,我得努力校正自己,于寿命未尽之前,暂住人世间,尽可能梵行少欲,戒德清净,先度自己,再随缘教化度众,也不枉我两次拜谒归元寺五百罗汉罢!(3283字)

文|胡祖义(湖北荆州公安人,现居宜昌,中年男作家,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直属现代印象文化工作室第一事业部高级策划编辑。)

审读:苏白传媒 总编审 邹剑川

运营:昆德拉传媒 楚楚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Pvbn24BMH2_cNUgsJ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