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璐为什么会用错孔子的话?这回,她站着也中了枪,而不是躺着

2019-11-15   路生观史

提示:我们要说的是,受不受伤不过是个网络热闹,为自己辩白就是要把自己的底牌拿出来给别人看,这一看不要紧,人们看到李小璐不想让别人看到的,至少是李小璐中文水平差被别人看到了,而这也是当下明星的通病:有时候会冒几句外语,却把自己的母语弄不好;一心向往着外国人的好莱坞,却把中国的孔子给掉在家里忘了。

李小璐与贾乃亮宣布离婚了,看得出来李小璐多少有些不自在,她说:我也有缺点和不足,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只希望对我有成见的人或不管怀有什么目的的人,能够一分为二客观的(地)看待我,不要以封建社会那种对待妇女苛刻的标准,用下流的词汇骂人!也不要用违法的手段窃取他人的私密用来获利和害人!因为你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当事人的处境!因为别人的家事与你(们)无关!因为我们没有侵害过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你们也有姐妹和母亲!

在这段话里,我们看到,李小璐用错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仿佛还不会用“的、地、得”作为语法的标志,“客观的看待我”应该是“客观地看待我”,还在关键的时候丢了一个“们”,一群人。同时,我们也看到,李小璐还是有水平的,不但知道封建社会对妇女苛刻的标准,也知道现代社会窃取他人的私密是违法的,更重要的是,她用“!”的水平很高,说了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180个字,就用了6个“!”,非常恰当和到位地表达了她的心境。

我们要说的是,不管怎样,李小璐都是中国人,而在中国人的概念里,离婚都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所以,人们应该给予她足够的关怀和同情,尽量让她重新生发爱情的勇气,再次恋爱,并且幸福地把自己嫁出去。但是,我们觉得也有必要进行一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语文普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应该不是孔子说的,其原语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错了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出 自《左传·宣公二年》。伴有这样的一个历史故事:

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一天,厨师送上来熊掌炖得不透,他就残忍地当场把厨师处死。

正好,尸体被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看见。他们了解情况后,非常气愤,决定进宫去劝谏晋灵公。士季先去朝见,晋灵公从他的神色中看出是为自己杀厨师这件事而来的,便假装没有看见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来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瞟了他一眼,他才轻描谈写地说:“我已经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听他这样说,也就用温和的态度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但是,晋灵公并非是真正认识自己的过错,行为残暴依然故我。相国赵盾屡次劝谏,他不仅不听,反而十分讨厌,竟派刺客去暗杀赵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杀害正直忠贞的赵盾,宁可自杀。晋灵公见此事不成,便改变方法,假意请赵盾进宫赴宴,准备在席间杀他。但结果赵盾被卫士救出,他的阴谋又未能得逞。最后这个作恶多端的国君,终于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杀死。

看得出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出自于《左传》中士季之口。但是,很遗憾,士季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说教的对象,即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多少。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后世的人们常拿“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当挡箭牌,来为自己辩护,以至于让它成了一个允许人犯错的口子。然而,孔子说过这句话吗?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或者就是有了也会被后世删改没了。

为什么呢?孔子是“圣贤”,如果连他都要说这话,那他就和李小璐一样成凡人了,得被取了圣贤的帽子。所以,李小璐显然是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用错地方了,用到了孔圣人的身上,大错特错了。这个世界上,可以有孔圣人,也可以有凡人李小璐,凡人李小璐在为自己辩白的时候可以搬出孔圣人,但问题是搬的这句话非常严重地错了——李小璐也许根本没想到,圣人就是圣人,凡人就凡人,有时候,圣人孔子是没有办法帮助到凡人李小璐的。

以前,网上有句流行语,叫“躺着也中枪 ”,意思是自己什么也没做,没招惹别人却被别人言语攻击给击中、给打击了;也指莫名其妙就被别人攻击,无缘无故也受炮轰。但是,我们看到,李小璐这回是站着的,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没有躺到家里或者比较安全的地方,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这会是个靶子,如果孔子与网友齐放枪,受伤程度会很严重的。

然而,我们要说的是,受不受伤不过是个网络热闹,为自己辩白就是要把自己的底牌拿出来给别人看,这一看不要紧,人们看到李小璐不想让别人看到的,至少是李小璐中文水平差被别人看到了,而这也是当下明星的通病:有时候会冒几句外语,却把自己的母语弄不好;一心向往着外国人的好莱坞,却把中国的孔子给掉在家里忘了。

这看起来是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其实与我们的教育模式与成长经历有关,几乎是每次看到明星们发布这样的“告知”,都会在那百把字里挑出一些错误来,给人的感觉是当明星可以不用学好中文,也不用知道多少文化和历史的知识。为什么?这里面当然有着素质教育的问题,而这也恰恰是明星今天你离婚、明天我找情人的原因所在,错出来的是“不知道”、“不严谨”、“不扎实”,才有了没根基的漂移与三天两头的出轨。

文化,尤其是我们的母语文化教育是可以影响我们的成长行为的,就拿李小璐后的发声这件事情来说,就恰恰暴露了她本人在这方面的不足。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找对象结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慎之又慎,原因说白了就是社会没有为人们提供太多再结再离的机会。就像汉字的一笔一画都不可以被错误地应用一样。所以,才有了书写的规范与人们的认真遵循。李小璐们显然是把这些“规范”看得太随意了,既没有慎也没有重,所以,就被离了。如同把《左传》中的话给了孔子那样,只能让自己在“孰能无过”里中枪。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千里长的大堤,往往因蚂蚁(白蚁)洞穴而崩溃。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所以,在明星们“孰能无过”的绝非偶然里,人们应该重视重视这个问题了——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它都是我们的教育背景与成长经历的折射——如果,李小璐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于《左传》,能把“的地得”用得好一些,她也许就不会离婚——摆在那里的都是人们看到的,还有许多是人们没有看到的,而它们都是文化于人的浸润。

最后,还是进行一下我们的中文普及:《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这两者之间是有关系的,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确实不是孔子说的。(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