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式带娃”很流行!看似甩锅,但老人轻松省心,娃也更聪明

2023-11-07   空谷幽兰育儿

原标题:这种“新式带娃”很流行!看似甩锅,但老人轻松省心,娃也更聪明

我觉得网上对于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危害,有很大的夸张成分,都说“老人不适合帮忙带孩子,孩子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

那么,我们看看自己身边,有多少年轻的爸爸、妈妈是全职在家带孩子的?不适合带孩子的、不会带孩子的老人只是一部分,有很多爷爷奶奶带孩子还是非常有一套的。

我是帮忙带孩子,不是代替带孩子

对门的刘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从孙子出生以后,她就过来帮忙带孩子。

我们经常说,老人帮忙带孩子,妈妈就会轻松很多,但是,刘阿姨的儿媳妇晓秋可不是这么说的。

晓秋的儿子已经2岁多了,小家伙儿活泼可爱,非常好动。晓秋吐槽婆婆说:“我们家这老太太是最潇洒的人,只要我和孩子爸爸在家,她一下都不愿意多碰孩子。虽然说婆婆帮忙带孩子,但我下班就得带孩子,晚上带孩子,周末带孩子,除了工作就是孩子,都要累死了。”

刘阿姨对自己的“甩锅”行为,从来都没有推脱过,她说:“我就是这样带孩子的,我是帮忙带孩子,不是代替爸爸妈妈带孩子的。只要爸爸妈妈回来,孩子就是要和父母待在一起,我不是懒,也不怕累,就是为了我的孙子好。”

老人代替年轻人带孩子,对孩子的危害还是挺大的,而帮忙带孩子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如果我们只是帮忙带孩子,自己轻松不说,对孩子的成长也更有好处。

爸爸妈妈在工作之余,对孩子多一点高质量的陪伴,是非常必要的。爷爷奶奶只用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就行了,孩子的教育还是应该父母来承担。

刘阿姨和儿媳妇儿的育儿分工特别明确,她经常说,自己扮演的是孙子的“生活老师”的角色,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科学的陪伴和启蒙还是应该爸爸妈妈来。

她的经验或许是很多家庭可以效仿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分工合作,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好的。

爷爷奶奶带孩子会有更丰富的育儿经验,但是,绝对是不能代替爸爸妈妈的。

如果你也是正在带娃的妈妈,不要觉得自己很累,婴幼儿和父母在一起,比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有很多的优势。

第一,父母带孩子多一点,孩子更有活力,体能训练好一点。

很多老人带娃的弊端,就是老人的体力不足,老人的精力和孩子比差太多了。

孩子的身体发育正在比较关键的时期,学会爬行,学会走路,都需要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多运动

如果孩子是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带着,有可能会大运动发育不好。如果孩子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可能体质太弱,该会走路的时候,还不会走路。

而跟着年轻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活力会多一点,身体发育会更好。

第二,爸爸妈妈限制少,孩子的体验感比较好。

沙坑里,允许孩子随便抓土玩土的孩子,带他们的家长大多数都是爸爸妈妈。

而爷爷奶奶对孩子的限制会多一点,奶奶害怕孩子有危险,害怕孩子出去以后管不住,所以,他们更愿意带着孩子在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里玩,比如在家里玩。

爸爸妈妈更愿意带着孩子出去,游乐场、公园、外地旅游等等。所以,多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孩子会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会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感,对孩子的思维发展、见识增长都更有好处。

第三,爸爸妈妈不代替,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强。

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很少自信,因为他们经常会不允许做很多事情,比如,孩子明明可以自己吃饭,爷爷奶奶非要喂他。

虽然会吃得比较快,但是,孩子就没有自己吃饭的成就感,慢慢地成就感的缺失,容易让孩子缺乏自信心。

爷爷奶奶带孩子一般都是比较“护崽”,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爷爷奶奶出面解决,所以,当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抢走,就只会大哭着等家长解决。

而爸爸妈妈带大的孩子,因为他们比较善于放手,孩子更敢于独自解决问题。

第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孩子的语言发育更好。

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老人带大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育会比较迟缓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发育,是需要成长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好的语言环境,而老人的性格一般都是比较沉稳的,和孩子的交流比较少,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发育不好。

还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发育不利,比如,孩子没有固定的语言环境,经常在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之间轮流生活。

几乎所有的家庭都需要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不妨试一试这样的“甩锅”方式,老人轻松,孩子的成长也健康快乐。

互动话题:你家是老人带娃,还是妈妈自己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