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流传一句话,“网飞出品,必属精品”。
据我看来,网飞虽牛批,但话说得太绝对。
这不。
网飞家的纪录片,不幸翻车了...
豆瓣评分从9.5暴跌到8.0
《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是网飞和一级方程式联合打造的体育纪录片,纪录每一年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赛场内外轶事。
但是,全新的第四季,被F1车手、车迷喷惨了。
车迷认为,网飞恶意乱剪、夸大乱编。
它把精彩赛事变成一场狗血剧,还捏造迈凯伦车队搞内斗。
网友评论
红牛车队维斯塔潘也批评第四季。
“我不是那种喜欢戏剧抓马的人,我只想陈述事实、真正发生的事情。”
因此,他决定退出下一季的拍摄。
网飞纪录片口碑翻车,一点不奇怪。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流媒体纪录片的普遍真相:
流量至上的时代,创作底线失守。
无论噱头再大、话题多热,观众对这种流水线作品,不再感冒。
流媒体纪录片的黑历史
流媒体纪录片,野蛮繁殖,以量取胜。
一些导演为了抢占热点流量,根据大数据分析,“量身”炮制一批流水线产品。
如果你喜欢犯罪悬案,它就批量式推送。
《对话杀人魔:小丑杀手访谈录》《杀妻疑云:维斯法尔议员案》《邪密满屋:印度家族集体死亡案》《韩国雨衣杀手:全面追缉柳永哲》…
横跨欧美亚非拉,五花八门的陈年悬案,让你感受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网飞犯罪纪录片库
如果你平时爱吃瓜,它就给你一片瓜地。
《肖恩·门德斯:一路走来》《詹妮弗·洛佩兹:人生中场秀》《BLACKPINK:照亮天空》…
名人们忙着生前著传,在镜头前一边诉苦,一边享受成名的快乐。
名人纪录片
流媒体纪录片,把新闻素材、八卦小报包装成娱乐商品。
这种重量轻质、充水严重的创作倾向,让纪录片创作陷入争议之中。
因纪录片《离开梦幻岛》,粉丝状告HBO
韩国N号房事件,全球轰动。
为了抢流量,网飞率先上线纪录片《网络炼狱:揭发N号房》。
此片号称,通过对记者和调查员的采访,完整呈现N号房事件从发酵至解决的全过程。
看完,我大失所望。
它不过是新闻素材的拼贴,导演更没有挖掘到一点新鲜素材。
一口气看下来,仿佛看了一集《法治在线》。
《网络炼狱:揭发N号房》截图
关于玛丽莲·梦露的纪录片,市面上太多太多。
私人生活、八卦野史、甚至阴谋论,梦露被纪录片刨到没了新料。
如何重新抓住观众眼球?
纪录片 《玛丽莲·梦露之谜:首次现世的录音》想了一招,从片名入手。
它吹嘘发掘到一些从未曝光的录音资料,可以拼凑出梦露临终前的生活。
刷了一集,直呼上当。
所谓的“首次现世的录音”只是一个宣传噱头,梦露的声音与影像纪录几乎没有。
更何况,大多数的爆料都是陈旧素材,早已经被拍烂了。
《玛丽莲·梦露之谜:首次现世的录音》截图
HBOmax上线的纪录片《艾伦对决法罗》,因立场先行,遭受争议。
此片聚焦伍迪·艾伦与前女友米娅·法罗的恩怨,邀请米娅·法罗一家出镜,还首次曝光一些陈旧家庭录像。
实事求是地讲,全片给人的感觉是,它没有公正客观的视角。
虽然片名叫《艾伦对决法罗》,但伍迪·艾伦一直没出现。
节目一经播出,立马引起伍迪·艾伦的不满。
他愤怒表示,这是一部专门针对他的诋毁之作,充斥假话与恶意攻击。
“这部纪录片的主创对真相没有兴趣,他们花费数年时间,与法罗家族的人暗中合作。播出平台与罗南·法罗(米娅·法罗之子)有商业利益关系。虽然这部拙劣的纪录片可能会获得关注,但并不能改变事实。”
《艾伦对决法罗》截图
无独有偶。
Hulu也因为一部纪录片陷入争议,被观众讨伐。
它以维多利亚的秘密(以下简称维密)噱头,号称揭露这个内衣帝国的幕后秘事。
或许你会问,为啥Hulu要拿维密来做文章?
这一切,都是流量的驱使。
维密是“天使”与“性感”的代名词,引领时尚潮流,影响无数女性的审美。
年度秀场《维多利亚的秘密时尚秀》,更被视为全球热门的时尚秀之一。
各路名流、娱乐圈艺人均以参加维密时尚秀为荣。
这种时尚界超级IP,拥有数不尽的话题流量、非议八卦。
以流量为食的Hulu,十分好这口。
有事没事,就来蹭一波流量。
维密,就只能无辜躺枪了。
Hulu本想向时尚圈扔一枚核弹。
上线之后,核弹变成了哑弹。
不仅水花不大,口碑更是清一色的差评。
观众纷纷指责Hulu炒冷饭,一边蹭着维密热度,一边消费爱泼斯坦。
内容陈词滥调,没有新意。
翻车,理所应当。
网友评论
维密的反击
诚然,维密遭受过公众的批评。
但这些流媒体纪录片只瞅见旧闻,对维密的现在与未来视而不见。
自维密秀取消后,维密当机立断,开启一系列的改革。
撤下涉及丑闻的高管,女性高层取而代之。
如今,维密董事会成员超过80%是女性,集团员工中女性占比占90%。
新闻截图
社会的审美标准一直在变化,变得越来越包容、多元。
以前,维密挑选的模特是身材纤瘦的“超模天使”。
现在,它放弃单一刻板的性感形象。
选人不再称作“超模天使“,还启用跨性别模特与大码模特。
例如,巴西名模瓦伦蒂娜·桑帕约,就是维密签下的第一位跨性别模特。
瓦伦蒂娜·桑帕约
维密不再贩卖审美焦虑。
它渐渐地从关注外表到关注感受,从对男性需求的关注转变为对女性需求的关注。
譬如,它深入内地市场,实践“本土化战略”,与中国女性建立情感共鸣。
与杨幂、何穗、周雨彤等内地艺人合作,用中国面孔让消费者感受到维密的焕然一新。
打通供应链,结合中国女性消费群体的痛点,设计出既符合中国女性审美,又满足中国女性多样化需求的产品。
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力量正在崛起。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拥有独立之思想,不再被审美焦虑、年龄焦虑所裹挟,活出属于自己的美丽。
立志成为“世界领先的女性权益倡导者”的维密,主动发力,向中国消费者传递维密多元包容的价值观。
它邀请奥运冠军谷爱凌、网球大满贯得主大阪直美、演员佩丽冉卡·曹帕拉、名模海莉·比伯等各行各业的杰出女性,成立VS Collective。
维密与这些非凡女性一道,倾听女性声音,支持女性事业,维护女性权益。
VS Collective是一个美丽又具有吸引力的平台,反映出维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连贝拉·哈迪德也抛弃前嫌,重回旧地,加入VS Collective。
对此,她说道。
“我已经有几年没有参与维密了,吸引我回来的是它向我证明,维密变了。7位董事会成员中有6位女性,我觉得这个世界值得拥有像维密这样的品牌,它可以代表这个世界。”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元宇宙已经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维密不甘示弱,积极布局元宇宙。
据了解,它申请4项NTF商标,计划推出虚拟内衣等多种产品。
甚至,停办3年的维密秀有可能登陆元宇宙。
新闻截图
坚持底线
纪录片的生命线:真实、全面、客观。
虽然创作中有主观介入和感情投入,但视角必须客观全面,不能搞站队偏颇这一套。
尤其,不能为了流量,借助噱头,人为制造矛盾,误导观众。
遗憾的是,流媒体纪录片在流量与商业的裹挟下,抛弃了底线。
像《维多利亚的秘密:天使与恶魔》《玛丽莲·梦露之谜:首次现世的录音》之流,除了炒冷饭,它们还能干什么呢?
创作环境恶化,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相信,一旦纪录片放弃坚守全面真实、客观至上的底线。
等待它们的只有一个下场——
被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