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了30万却取不出来!女子在银行大哭,怎么存款变了理财?

2023-12-07     财说得明白

原标题:存了30万却取不出来!女子在银行大哭,怎么存款变了理财?

一名女子在银行网点内痛哭,存在银行的30万元,一分钱也取不出来!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广为传播,据说拍摄地点是四川绵阳的一个国有银行网点。

钱为什么取不出来?被盗了吗?

并不是这样,原来是她的这笔钱被转入了理财产品。

人们纷纷质疑,为何银行存款会变成理财产品呢?

大部分的网友倾向于认为问题一定出在银行身上,可能工作人员以欺骗或误导的方式,帮客户将存款办理成了理财产品,以便完成自己的考核任务。

其实,只要熟悉银行办理业务流程的人就明白,银行不可能擅自将客户的存款转为理财产品,通常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并获得客户的签名确认。

此外,部分理财产品还会进行录音录像,因此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存款转为理财产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随后,绵阳分行发布了相关情况说明。原来,这位女子购买的理财产品正处于封闭期,因此目前无法赎回。经过与银行沟通解释,双方已达成共识,客户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可。

类似的事件中,其实有很多人是因为现在银行存款利息越来越低,在寻找更高回报时,办理了其他的理财业务。

我们无法知道事件之后的具体细节,但是在这里却需要认真的考虑,在办理银行业务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但在此提醒大家,在办理相关业务时务必谨慎,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损失,包括收益损失、本金损失和时间损失。

举个例子,本来资金是存一年定期的,但发现利率太低了,无意当中发现三年期的利率较高,想一想,这钱可能三年内用不上,所以就办了三年定期。

结果过了一年半,临时需要用钱,把钱取出来,却发现全部利息都变成了活期,连一年的定期利息都没拿到。

这种情况就是收益的损失,不过还好本金没有损失,而且流动性也没有损失,想拿钱的时候可以拿出来。

投资理财必然需要在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之间权衡,三者难以兼顾。为了追求更高收益,投资者可能需要承担一定风险或接受资金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动用的事实。

当然,在具体的案例中,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收益,冒了一定的风险,导致本金也出现损失,这就更加值得我们注意了。

总之在办理任何业务的时候,当你被一些额外的好处吸引时,一定要了解这一种业务有什么额外的可能损失。衡量过这些损失是自己能够承受的,那么这个业务才可以办理。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7f80c9bc5167408e0c5c81d36cb1f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