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2022-07-31   简单心理

原标题:好好说话,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你有没有在沟通中经历过 “卡壳”事件:

脑中模拟了数次,最终还是 “词不达意”,

为一件小事聊了很久,对方却 “依然不懂”,

就算努力平复心态,还是忍不住 “上头又上火”。

生活与工作中随处所需的 “沟通”,有时却成为人际交往的枷锁,甚至造成困扰。 好像被困在说话的怪圈中,既没办法保护自己,还让一些关系变得更糟。

该怎么办?

7月16日周六,简单心理、简单森林,联合麻花即兴共同举办了线上系列活动 “不简单客厅”之Yes and沟通训练营,帮助大家运用即兴戏剧理论,平稳沟通心态,练习如何 “好好说话”

我们摘取了 活动中的精彩瞬间,并邀请到简单心理平台认证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小松老师, 在文章中回复了活动中大家提出的一些沟通中的困扰,一起来看看吧~

01

“拥抱未知,Yes and!”

在活动的即兴演绎环节,主持人子晴与活动嘉宾子轶老师(不是兄妹)现场还原了几种沟通不畅的情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在评论区中留言:

“血压高了”、“太真实了,已经开始生气了”,“感觉看到了自己”。

而同样的情景设定,在运用了一种叫Yes and的沟通方式后却有着不同的氛围和结果。双方不再是对抗式的沟通,而是变为了可以互相换位思考的有效沟通。

为了帮助大家深入地理解沟通,何小松老师为大家揭示了沟通不畅背后可能的原因: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调动不同的工具,这些工具则决定了我们的情绪。也就是说, 我们的身体在替我们做出“下意识反应”。

接下来,活动嘉宾子轶老师则向大家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常用于即兴戏剧中的Yes and沟通方式:先倾听并对沟通对象的提议说“yes”,然后发散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也就是“and”。

这种 鼓励拥抱未知的沟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转换心态,减弱对未知事情的天然恐惧,并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合力构思出一些新点子。

而活动中穿插的几个即兴小游戏,也让大家在不知不觉间运用了这种沟通技巧, 亲身体会“拥抱未知”带来的乐趣与惊喜

02

“该怎么做,才能流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向大家征集了 在沟通中遇到的困扰,收到了很多的回答,有关于原生家庭、亲密关系、职场,自我成长等......我们都有认真阅读,也在活动期间看到了大家在评论区中的留言。

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在活动中进行全部解答,所以我们邀请咨询师何小松老师对大家提出的一些困扰进行了文字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当梦想不被父母支持时,还需要坚持吗?

梦想不被父母理解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两代人的观念差异及个人看法的不同,都可能导致没办法相互理解。说起来大部分人追求梦想的时候大概都会遇到阻力,可能是来自人的,也可能是源于客观因素,如果自己打算坚持,是会需要面对这些的。

2. 父母想让我过平凡的一生,但我不想这样,而且他们从来不会听取我的意见,只会让我按照他们的想法做,应该怎么办?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为自己,而在这条路上,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跑出来告诉你,该这样或者该那样。个人需要学习客观地去分辨与判断,对自己来说什么最重要,也要在生活中学习面对阻力。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会有阶段比较难沟通,原因有可能是孩子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父母还没学会怎么放手;也可能是孩子习惯性地依赖父母,听从他们的建议。这个过程会经历冲突、离开、和解三部曲你可以想办法让父母明白,你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好,也可以做出来让他们看到,毕竟大多数的父母是希望孩子过得好的,等他们看到你自己的状态,也许会开始学着倾听并接受你的意见。

3. 总觉得别人误解自己,而且自己在被误解的时候没有及时解释,事后会觉得委屈和生气,很想去向对方澄清,总是抱着这种想法怎么办?

如果是误解的话,想要去澄清是很正常的事,沟通的目的就是把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让对方明白呀。

不过要知道我们的沟通原本就不容易,每个人的经验、经历不同,即便大家都说中文,对词语的理解也会各有不同的。所以如果想要有效地传递信息,大家之间需要搭建一个对话的桥梁,觉得有误解的时候可以尝试和对方确定下,是否真的发生了误解,毕竟如果是关于比较重要的事情,对方也会希望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

4. 每次和别人单独相处的时候觉得很尴尬,不知道要聊什么怎么办?

尴尬这感觉特别容易让人想要退缩,但是越退缩就越没有机会突破尴尬的气氛,有句话叫“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倒是可以作为一个“修炼”的方向, 毕竟尴尬是走向熟络和放松的必经阶段

当然不同的人带来的尴尬感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相处融洽。 可以试着观察并区分下自己的朋友圈,然后建立自己朋友圈的圈层,至少可以分为:密友、好朋友、熟人这几个嘛~

5. 我感觉我对自己熟悉的同学朋友有很强的占有欲,看到他们跟别人聊天就会很生气,我觉得我对他们好,他们就必须偏向我。虽然知道这样可能不好,但我没办法控制自己,还是会发脾气,请问老师我该怎么办?

占有欲可以说是“排他”么?就是朋友只能是我的朋友,不能和别人做朋友。

大多数人都会希望自己是最特别的那个人,可是随着成长,随着个人越来越能从自己的主观世界走进客观世界,会发现其实对每个人来说,最特别的人始终是自己。别人不会围着自己转,但双方依然可以是很好的朋友,并彼此在乎。这虽然会有落差,却值得去体会,也许过程是困难的,那就一点点来吧~

6. 即时回复别人的消息让我自己生活得很紧张怎么办?

即时回复是会让人有压力的。可以学着给自己撑起一个思考的空间,可以是语速方面,或者打字的时候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

7. 请问没有安全的关系可以让我练习沟通技巧该怎么办呢?

每个人的支持系统都是有限的,需要学习去拓展,如果目前暂时没有,那也不代表明天没有,未来没有, 要相信现状是会改变的

可以试着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展自己的圈子,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另外随着心理学的普及,各地都有专业的从业者,可以去做咨询,也可以参加人际关系小组。

8. 我脑子里有跟多话想说,但是实际在准备讲述的时候反而能说出来的寥寥无几也会磕磕巴巴的。怎么能流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呢?

这样的情况会比较难收到正面反馈,无论是来自外界还是内部的。其实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有优秀的言语表达能力,我也会在讲课紧张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

最好的方法是多练习,对着镜子给自己讲,毕竟这个人不会伤害你。如果想要提升表达力的话,还可以找一些TED演讲,背下来,对着镜子不断练习,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积累了这样的经验后,再试着去把自己心理的内容言语化,如果还是困难就把它们写下来,学着先去梳理内心的想法。

03

“当然,你无需永远说Yes

我们想通过本次活动告诉大家一些可以去尝试和探索的方法,帮助大家缓解沟通困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本次活动并不能帮助大家完全解决在和不同人沟通时遇到的难题,也或许并不适用于每个人、每种场景。 因为沟通不畅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些过去的经历所遗留的创伤,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建议大家去寻求专业且有针对性的帮助。

从根本处发现原因,是建立健康沟通模式的第一步。

除了一些沟通技巧,我们也想告诉大家, 沟通并非等于完全满足对方的需求,也不是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回避冲突。沟通是方式,而非枷锁。

我们希望大家在沟通中都可以是 平等的、是安全的,是有边界的,也祝大家都能探索到令自己舒适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