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说不过一个北京人,永远!

2022-04-11   走吧自驾游

原标题:你永远说不过一个北京人,永远!

世界上的城市无一不是复杂多面的,但是北京格外复杂。

它很新。

也很旧。

它很高端。

也很市井。

它很开放。

也很保守。

说起北京,很多人映入脑海里的第一画面都不一样。

有人是故宫,有人是天安门,有人是天坛,有人是长城,可我觉得北京的代表该是北京人

不过在聊北京人之前,咱先来看看北京这座城。

人称古都文化为“胡同文化”,此话实不为过。

胡同,记下了北京的变迁,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场所,更是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高楼大厦哪国都有,但唯独胡同、四合院除了北京没二份儿。

一棵棵枣树、槐树、香椿树下,一座座灰墙灰瓦,几千条胡同啊,就像毛细血管,将城市和历史紧密相连。

01

北京胡同

胡同原为蒙古语,即小街巷,北京的胡同大都形成于元,在明、清进一步发展。

从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弄通、火弄、火疃、火巷、火弄、胡洞、衙同、胡同、忽洞、湖洞等十多种。

北京城,就像一块方方方正正的豆腐,而胡同则把这块大豆腐切分成一块块小豆腐(四合院),北京人就在这儿生活着。

钱钟书、汪曾祺、周作人、徐悲鸿、郁达夫、齐白石等就曾当过初代“胡同北漂”,在这里写下各种深爱的北京的秋,以及眷恋着的,故都的春。

在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上世纪末,曾经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北京的胡同巷子一共有6209条。

别看这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它们的特色却各不相同。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长十来米,在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桐梓胡同东口至樱桃胡同北口。

图片来源:微博-花到谢时恨秋风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最宽处32·18米,位于北京市西单地区,自东向西分别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单大街三条南北向街道相交。

最短的胡同——小喇叭口胡同,北口不足0.6米,位于宣武区东南部,西起大喇叭胡同,南至永安路。

最狭窄的胡同——高筱胡同,位于崇文区西北部,此街中间经过五个拐弯,南段最窄处仅能容一人行走。

拐弯最多的胡同——九湾胡同,位于宣武区东部,全长约390米,弯曲之处不下于13处。

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建于元朝,是北京市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目前北京遭到破坏较少,风貌保存较好的胡同之一。

此外,北京的胡同名还十分有意思,不像“广州路”、“南京路”那么正规官方,北京的胡同名生活得你无法想象。

柴、米、油、盐、酱、醋、茶,金、银、铜、铁是应有尽有,衣、食、住、行五行八作是全之又全。

吃的:米市胡同、油坊胡同、盐店大院、酱坊胡同、醋儿胡同、茶儿胡同、干面胡同、细米胡同、烧酒胡同、豆腐池胡同;

用的:笔管胡同、手帕胡同、取灯胡同、锥把胡同、劈柴胡同、宝钞胡同、金果胡同、银闸胡同、铜光胡同,胭脂胡同、翠花胡同、香串胡同;

穿的:裤子胡同、帽儿胡同、李纱帽胡同、方巾巷、草帽胡同,毡子胡同;

木的:柳树胡同,枣林胡同、椿树胡同、柳荫街。

还有的胡同如果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那这条胡同就会以这个人的名字命名,比如石老娘胡同和王皮胡同。

图片来源:微博-李文强LWQ

胡同,承载了北京的变迁,也记录了北京人的喜、怒、哀、乐、忧、愁、欢、悲。

02

北京人

北京人特别好辨认。

因为他们一开口,根本就藏不住——太贫了。

——我长得帅么?

——嗯,把脸挡上,跟演员似的。

——爸爸,我饿。

——你去年没吃饭吗?

就算你骂他,他都能接住,而且你还不知道怎么还嘴。

——你就是一二混子!

——您怎么知道我笔名!

北京人损人损得特别有艺术感、特别一针见血。

梁实秋老先生就曾说过:“让他的面孔由白而红,由红而紫,由紫而灰,这才是骂人的上乘!”

《我爱我家》里,刘大妈形容和平口吐白沫,说的是:“志国,你见过那刚上岸的河螃蟹吗?”

北京人说话还喜欢添佐料。

“嘿”“哟”“嗬”“嗨”“嚯”是常规操作。

“嘿呦喂”“好家伙”“妈爷贼”是加重语气。

哪怕就是忘词了,北京人也能强行把中间的沉默填满。

“就那那谁...内小子叫什么来着,就你认识内个..”

“就那哪儿,咱以前常去内个,就那..”

“就内个内个内个是吧,你明白我意思吧...”

北京人还很懒,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对话塞得更满,话说得飞快还爱吞字。

比如:

“尿尿尿”——您好。

“裂裂裂”——厉害。

“冰冰冰”——不行。

可以说,跟北京人聊天就是在做阅读理解。

一句话总结:跟北京人聊天很难。

可您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还跟北京人聊

“因为北京人说话实在是太逗乐了!”

跟北京人呆在一块,再小的事情,也能被他们侃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听了就觉得生活特别有劲儿。

北京人还有一大本事,就是讲大道理。

他们总能把特别大的道理,说的特别通俗,有的时候甚至有点粗俗。

比如: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儿”

“人生就是个裤衩,什么屁都得兜着”

“跟狗抢路,让狗先过,不丢人”

······

乍一看,怎么能说得这么“粗俗”呢?

但仔细一品,诶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北京人,总是能用嘻嘻哈哈的玩笑话开解别人,开解自己。

中国是个最世俗的国家,一眼望过去,乌泱泱满是功名利禄与衣食住行。北京的世俗却别有一番滋味,雄心壮志、挫折打击、家长里短,还有种种无可奈何,全部消解于插科打诨之中。

在北京,每一句“对不起”不一定换得来“没关系”,但每一句“你大爷”一定能换来“你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