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奉为奇迹,却又沦为生育机器,成年人的世界里果真没有童话

2022-07-02   晴天记忆生活

原标题:被奉为奇迹,却又沦为生育机器,成年人的世界里果真没有童话

为妻或是为母,首先得让自己活下去

最近,纪录片《人间世》中令人心疼的张丽君再度被提起。她在怀孕5个月时发现患上胰腺癌,医生建议她引产,然后接受抗癌治疗。

但是,向死而生的她没有接受医生的建议,而是坚持要把孩子生下来。她说,她老公老了,也想让他有人陪,不能让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活着。

所以,她在怀孕7个月后冒着生命危险生下了孩子,同时,也错失了癌症治疗的最佳时机。

她在后来化疗期间,给孩子录制了18个视频,希望以后的每一年都给孩子播放一个,这样能陪他到18岁。

她说:“就算我的生命终结了,我也要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了,他还没有来这个世界看过一眼。”

就是这样一个满怀着爱和期待的坚毅女子,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而近期关于她的新闻再上热搜,是她去世不到一年,曾经满眼爱意的丈夫就再婚了,重组家庭后,他并没有让张丽君拼死留下的孩子在新家一起生活,而是将孩子过继给了亲属。

如今,却纷纷在说,女孩子们,还是要更爱自己。言语之间,都是为她放弃治疗生下孩子不值,觉得她的丈夫并没有记得这份爱那么久,爱情,不那么可靠。

生育和生命相比,首先得自己活下去,才有后续的一切。

张丽君的伟大固然令人动容,然而拿自己的生命去给感情延续,对孩子来说不那么好过,毕竟,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他的降生,而他的成长过程中,母爱的缺席是注定的了。

在印度的一本类似于成人童话的故事《黑山羊波纳奇》中,被誉为奇迹的黑山羊波纳奇,却被奴役、控制和索取,老夫妻俩并没有知恩图报,而是把她当作生育机器,高价出售她生下的小黑山羊。

她也想保护自己的娃,可是,连自己都没能力保护好自己,都需要寄人篱下由人喂养。

婚与不婚,生与不生,这不是随波逐流的选择

可见,成熟女性面对婚恋,对自己的各方面需求都很清晰,知道自己想找个什么样的伴侣过一生,理智大过“恋爱脑”。

最终,节目中的白冰和蔡蔡,也并没有因为观众的期待和节目的需要就勉强交出自己的心意,而是尊重内心的感受,并接纳它。

千帆过尽,女人们没有因为一次次失败的感情而深陷泥潭,也正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感需求,不会去将就。

和谁恋爱,和谁结婚,她们不怕让别人失望,怕的是让自己失望。

黑山羊波纳奇,在印度贫穷的山区,是一窝能生下7只小山羊的高产奇迹,当她经历过被老夫妻当掌上明珠宠爱、被其他山羊爱慕的美好时光,青春萌动时,她能如愿选择自己的所爱吗?

不能。

波纳奇有了心上人之后,到了发情期,连奔跑自由都实现不了,天天被绳子拴着,更别说主宰自己的命运,去实现择偶自由和生育自由了。

欣喜若狂的老夫妻把她当作生育机器,她被迫与令她厌恶的老公羊交配。那种痛苦与对命运的不甘,除了无奈和心酸,并无抗争的可能。

看到这,你不觉得那是一只母山羊的悲哀,而是被赋予女性悲情主义色彩的女人的命运,从降生起就囿于家庭的束缚、浮躁社会的观念,嫁鸡随鸡,开枝散叶……

可是,越长大越发现,女人慢慢不为感情苦恼了,因为感情在各种各样的焦虑面前实在不算什么了。

她说,“有人说不结婚就是不想负责任,我觉得很奇怪,为了结婚而结婚才是不负责任吧?还有人说生孩子是女人的义务,我想说,我的子宫使不使用关你什么事?”

此处应该有掌声,这是活得通透的女子说的话。婚育问题,在于个人结合自身经历和情感轨迹所做的选择,不该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趋同选择,能顺其自然最好,何必强求。

自己不强求,别人更没资格指责和道德绑架。

为他人作嫁衣,没有自我意识,不抗争的结局一目了然

印度作家佩鲁马·穆鲁根根据民间的一个传说,写下了这部女性寓意的作品《黑山羊波纳奇》。

一位无辜的女孩被人世间任意而无时不在的暴力摧残,而她的故事却被人当成神话崇拜。

这让我想起一部反对割礼的电影,《沙漠之花》。

女性割礼在非洲盛行,是千百年流传的极其残酷的习俗。在女孩的四岁至八岁间进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性器官,确保女孩在结婚前仍是处女,即使结婚后也会对丈夫忠贞。

就是这样无知残酷的割礼,让三岁的Waris在行礼前一晚多分到了一碗米饭,只是这一碗米饭的代价何其锥心……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1.2亿女性接受过割礼。

影片中三岁女童的哭声响彻蔚蓝天空,我们的眼泪也在打转,实在是难以想象现代文明远播四方,却仍有这样不堪的习俗,摧残女性的身心。

“奇迹降临在老百姓身上有什么意义呢?他们没有能力保全它、呵护它。他们可以看到、听到奇迹,跟别人津津乐道一番,可他们没办法把奇迹留在家里,伺候它。尤其是妇女,会遇到没完没了的困难。”

印度教经典主张女孩在8到12岁时候结婚,她们的父母也愿意尽早让女儿嫁出去,因为这样可以不用准备太多的嫁妆。

从令人恐慌的印度公交车强奸案等新闻中,我们不难了解,这并不是个案。在印度传统文化中,对女性有着诸多的限制,很多习俗延续到今天,仍然能看到对女性尊严的不重视,对她们自身价值的贬损。

“波纳奇受尽了剧烈的饥饿,而老汉只想把她卖掉或处理掉。”

老汉已经忘记他曾经怎样感激并好生供养波纳奇这个奇迹,忘记波纳奇曾给家里带来多少财富,他们没有感恩,只有自私自利。

聪明的波纳奇洞察人类的一切,面对人性的丑恶贪婪和控制,她选择不去抗争,老汉按着她和丑陋的老公羊交配时,她忍着屈辱服从了;心上人被宰杀当了祭品,她流着泪水听着他的惨叫;自己生下的一只只小山羊都被无情地卖掉了,她还没来得及教他们吃草,可是她还是忍了。

缺少自我意识,能力匮乏,不够强大,不去抗争,结局不可能逆风翻盘。毕竟,大女主的崛起,不是说一说想一想就能实现的。

这一生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人类蠢蠢欲动的欲望渴求,尽显无遗,《黑山羊波纳奇》,竟然真是一部不那么纯粹的童话。

但是,它为何如此震撼人心?

它不宏大,只是碰巧抓住了普通人的心,它也不是一部女性崛起的史诗,却在字里行间提醒着女性,你的婚育、乃至一生,都要由你自己做主。不要迷信一步错步步错,要相信,人生处处有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