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是“王中王”,会疼到骨头缝里?告诫:感染后2件事不要拖!

2024-01-14     全科与心理

原标题:乙流是“王中王”,会疼到骨头缝里?告诫:感染后2件事不要拖!

继支原体肺炎、甲流之后,近日乙流又受到公众关注。

在社交平台上,一些人分享了自己感冒发烧的过程:持续高烧不退,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转阴后仍持续乏力。

有网友对比流感及新冠症状后表示:“乙流是王中王,全身疼到骨头缝里都疼。”

(来源:抖音评论区)

(来源:抖音评论区)

近期乙流感染的患者确实多了起来,全国乙型流感占比连续6周上升

乙流中招表现更严重吗?如何应对乙流来袭?

1月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23年12月25日至31日第52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乙型流感占比有上升趋势,北方已连续9周上升,从第44周4.2%上升至第52周47.3%;南方已连续6周上升,从第47周11.6%上升至第52周26.4%;全国乙型流感占比连续6周上升。

1月4日,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牛波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介绍,“近期,乙流感染的患儿确有增加”。

1月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介绍,近期甲流病人相对比前段时间有所回落,而乙流有轻度上升。

乙流是“王中王”?

为什么会疼到骨头缝里?

不少人认为中招乙流的症状比新冠还严重。有患者自述,吃布洛芬完全不管用,换另一种后略有起效,但仍低烧不止;最高烧到39.2℃,吃药后也有37.5℃。

一些患者细数了乙流更严重的几个方面:

  • 首先,更难被确诊。新冠时家里备了抗原检测,一发烧就测了出来,而此次连跑三趟医院才最终确定,已错过了吃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时间。
  • 其次,全身更严重。新冠时发烧是缓慢攀升,乙流是急性高烧;新冠时吃了药就能退烧,但乙流吃了药没多久又会烧起来;新冠时的身体不适较轻微,乙流后则浑身疼痛,到医院看病时差点昏厥。
  • 最后,持续时间更长。新冠时虽有“刀片嗓”,但仍能正常工作,乙流都第10天了仍浑身乏力、咳嗽时还有啰音。

甲流

乙流

潜伏期

1~3天,最长可至7天

多为1~4天

体温

体温较高,一般会超过39°C

高热不退,超过39°C

症状

肌肉酸痛伴随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精神萎靡,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等症状,有时可能伴有呕吐腹泻

为什么感染后会骨头疼?

其实不管是此前新冠,还是甲流、乙流都有些人出现骨头疼。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桦曾在有来医生刊文解释,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全身酸痛、乏力等。

当致病菌进入机体后会破坏免疫力,同时释放炎症介质,如前列环素等,炎症介质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当作用于骨头时,会导致患者出现骨头疼的情况。

此外,致病菌可引起骨骼肌痉挛、收缩,如果刺激到周围中枢神经,部分患者也会出现骨头疼的情况。

乙流和甲流有啥区别?

症状更轻吗?

区分甲流还是乙流,可以从症状轻重上判断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钱莉玲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来就诊的患儿群体来看,甲流和乙流导致的症状没有明显的差别,重症监护室的比例也没有显著的差异,“甲流和乙流都是起病急、会突然出现高热、畏寒、咽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体温可以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达到39-40℃甚至更高,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烧’(发烧)、‘二痛’(肌肉酸痛)、‘三乏’(全身乏力)。”

医生告诫:

感染乙流后2件事不要拖!

如果不慎感染乙流后,应该怎么办?多位医生提醒:感染乙流后,有2件事不要拖!

1. 尽早服抗流感药,不要拖

乙流和甲流在治疗上二者没有区别,主要是用抗流感药物,可以缩短病程。服药需尽早,服药晚了要么就自己好了,要么转成重症,疗效就大大降低了。

2. 一定要及时休息,不要拖

“一般短期内重复感染跟这段时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近期我们接诊的重复感染的患者中,很多都是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本身比较劳累,免疫功能下降,病情就容易反复。有的孩子生病后没有好好休息,很快投入到学习状态,此时免疫力还没有恢复,也容易出现反复感染。

来源:健康丰台微信公众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643b7aee2aee338583e9c5345cfb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