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塌房!厦门人的顶流偶像出行记

2022-10-04     Yes厦门

原标题:永不塌房!厦门人的顶流偶像出行记

前行的路 上升的楼

厦门纵横向未来

国庆假期第4天,你堵在哪?

一到假期,大家纷纷出门。要么回家、要么旅游,换个地方休息成为普遍的选择。

图源@厦门广电

不过,有一件事情你可得注意了——当你在飞机、高铁或者厦门的马路上,遇到了妈祖、城隍爷、池王爷等神像千万不要感到意外。

因为厦门神明和你一样爱出行,只不过他们可不是随便玩玩,而是肩负着非凡使命。

坐飞机的妈祖,图源@厦门航空

妈祖巡安

经由厦门前往世界各地

最爱出行的,大概莫过于妈祖了,巡安布福的新闻时有报道。 (巡安往往又被称为“巡游”“游神”“绕境”)

我们先来盲猜一下:假如航空公司接到一个电话,要求给妈祖订张机票,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其他航空:纳尼?达咩!

厦门航空:厦航明白!妥妥安排!

厦航空乘和妈祖合影,图源@厦门航空

因为在厦门等福建地区,妈祖文化由来已久,不足为奇。

早些年局限于交通,妈祖的"出差"范围主要在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旨在为本地渔民和群众祈福。特别是在莆田湄洲岛,场面十分热闹。所过之处,万众夹道欢迎,奉香祈福。

图源@莆田网警巡查执法

现在随着飞机、高铁、邮轮等交通工具的完善,妈祖早就跨越山海,多次经由厦门乘坐飞机、邮轮前往港台、泰国、新加坡等地,在那里留下她布福的身影。

2022年6月2日,据@厦门广电报道,厦航空乘亮出了一张特制的金色登机牌,而它就属于厦航资深VIP——妈祖。在此之前,它已多次出现。

2019年11月15日,@厦门航空发布消息称,妈祖凭借着这张金色登机牌,携左右部将千里眼、顺风耳坐进了“联合梦想号”787飞机,起驾赴 泰国巡安。

图源@厦门航空

2019年9月,妈祖第一次搭乘动车由莆田前往 江苏昆山,"出席"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暨巡安布福江苏、上海活动。

妈祖不仅有登机牌、动车票,还有身份证号,出行完全无忧。

图源@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

2018年10月22日,妈祖首次赴 菲律宾在2300位信众的护航下,乘坐大西洋号邮轮历经两夜一天的海上航行,抵达马尼拉。

10月25日,妈祖金身搭乘的邮轮抵达厦门东渡码头,结束了这一趟旅程。

图源@中新网

妈祖的登机牌更早出现在2017年,当时妈祖在厦门机场用“身份证”实名购买了飞机票前往 新加坡、马来西亚巡安。

图源@中新网

每到妈祖巡安之时,厦门闽南朝天宫也常常会倾力付出,为妈祖举行隆重的安坐仪式,诵经祈福,并一路护送妈祖前往高崎机场或码头,恭祝巡安圆满。

图源@厦门市闽南朝天宫

为什么妈祖这么爱“旅游”?

因为巡安不仅代表着祈愿四海和平的美好愿望,也表达着中华民族对“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的推崇。

特别在疫情当下,妈祖又肩负着新的使命。如2022年6月份,妈祖就去到了香港,同胞们共同祈愿妈祖庇佑,疫情消散,市民安居乐业,香港繁荣发展。

由此可见,妈祖“出门旅游”意义非同凡响,绝非我们一样快乐潇洒地吃喝玩乐。如果我们能够在出行的途中遇到妈祖,那绝对是很大的福气。

众神出行

护佑厦门吉祥平安

在厦门,爱出门“旅游”的不仅仅只有妈祖。

如果你常刷某音,或者翻一翻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你就会发现:

厦门各路神明,似乎都爱出门搞活动。

他们不像其他地方的神明一样安安静静地稳坐着,供人敬拜,往往会被抬出庙宇,声势浩大地在厦门大街上巡游,并接受路人的祭拜。

通常来说,整个巡游过程大致会包括:请神下殿、仪仗队、游行、接驾、住神、回宫这几个部分,场面十分热闹。

保生大帝巡安文化节,图源@中新网

1.保生大帝

在厦门,人们相信保生大帝会护佑一方安康。据@厦门卫视此前的报道,有些华侨到了南洋水土不服时,就会把保生大帝的神像恭迎到南洋。

在2010年,保生大帝神像曾赴台巡游。

海峡两岸保生慈济文化节上,图源@台海杂志

在厦门海沧的沧江三都瑞青宫,也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大型绕境巡安文化节,来自海峡两岸的信众等相聚瑞青宫,共祭保生大帝。

不过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被迫停办了。

图源@今日海沧

2.池王爷

在厦门,有在神明圣诞日出巡祝境的习惯。就在今年的7月16日,厦门五通社区浦口社瑞云宫在池王爷诞辰当天(农历六月十八日)就举行了巡安活动。

现场路过的厦门人,一定会停下脚步参与祭祀活动。哪怕错过了现场,刷到了短视频的厦门人也是双手合十评论“

”拜拜,以示尊敬。

因为“代天巡狩”池王爷代表的是正义、吉祥,他宽厚仁慈、爱民如子,厦门人代代祭祀不绝,坚持巡安,以护佑一方平安。

元威殿,池王信仰的开基祖庙。图源@业翔民安

3.城隍爷

城隍是厦门的保护神、阴世的地方官。调和风雨、攘除灾祸、保全民命,全赖城隍鼎力。每有瘟疫降临,城隍便有护境之责,如今在疫情当下,城隍巡安寄托了厦门人诸多期冀。

图源@集美旅游

厦门的神明,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多了。

妈祖、保生大帝、池王爷、城隍爷、玄天上帝、五谷仙帝、关公、玉皇大帝、土地公......如果每个神明都巡安一次,一年的队伍加起来估计可以绕厦门好几圈。

玄天大帝巡境,截图来源@瑶江大元殿

假如没有疫情,任何时候来厦门,都有可能碰上这浩浩荡荡、澎湃激昂的出行场面。只遗憾这三年疫情反复爆发,壮观的场面相对来说少了很多。

神明巡安背后的厦门人

每一个神明都护佑着厦门的吉祥平安,也寄托厦门人虔诚的信仰和心愿。如今,巡安活动已成为厦门一张特色的文化民俗名片。而撑起这些习俗和名片的,自然是神明巡安背后的厦门人。

厦门人为何如此偏爱神明巡安?

首先这与厦门沿海的地理位置相关。厦门是从小渔村逐步发展而来的,出海打渔曾是厦门人最主要的谋生手段。可大海波涛汹涌,如若天意不顺,生活的出路就可能成为生命的绝路。

寻梦的厦门人,逐渐在大自然面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并转而把自己托付给神明,以此化解恐惧、获得心安。

图源@厦门日报

尤其是一些神明故事和传说,他们的勇敢、正义、坚强的品质从小就在厦门人脑海中扎根,长大以后出海航行甚至独闯南洋,也无需畏惧、退缩。厦门人永远乐观、继续向前

再者,巡安其实也是一种传播交融。

在厦门,每遇巡安活动,宗祠、寺庙或者社区的人往往就会提早组织、商量、策划,它不仅仅是一种集体祈福活动,也是社区公共事务。

图源@海峡旅游杂志

特别在以前,它似乎还有种抱团取暖的意味。因为出海总是孤独的,但是巡安能够很好地将大家聚集起来,在商量中不断沟通、亲近邻里关系,让厦门人多了一份集体归属感。

而在今天,它似乎已经超越了社区传播、乡土传播,随着城镇化的逐步进展,它也走向城市传播、成为文化名片。

甚至多次走向世界,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沟通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要形式。

▍参考来源:厦门航空、中国新闻网、厦门广电、不相及研究所、莆田湄洲妈祖祖庙、厦门卫视以及网路, 编辑:Blake

▍所有图片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法务支持:瞿燕飞律师/王欣律师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先看后赞,人生灿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5dd1f52e0089f45444976681afc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