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国各地在9月份推出了多项的促进消费活动,例如“金秋购物节”等,重点在于推动汽车、家居等消费,但现在看来,效果并没有比预期的好,有些地区甚至难以达到预期。
9月份全国的商品零售额增长率为4.6%,这一个增长率比8月份有所提升,其中最明显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度增长了27.7%。
不过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汽车属于大宗消费,一个项目的大幅度增长,可能就掩盖了很多其他项目的下跌。
显而易见,大家对于消费降级依然存在比较大的顾虑。
就比如今年的中秋国庆长假期的旅游收入,换个角度来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
长假期间不管出游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出现了同比的大幅度增长,但这一个同比是与去年还处于疫情期间相比。
如果与2019年疫情之前相比呢?
2023年长假期的出游人数为8.26亿人次,2019年为7.82亿人次,这一个数据超过了疫情之前,增长率4.1%。
与此同时,旅游收入也比2019年增长了1.5%。
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问题了,旅游收入的增长率低于旅游人次的增长率。显然人均旅游开支比2019年有所降低。
如果考虑到今年的长假期有8天,2019年的长假期只有7天,那么平均每天的旅游收入,其实也是负增长的。
02
第2个现象我们也需要关注,房地产行业的GDP下降了2.7%,这表明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低迷状态,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持观望态度。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GDP总量却出现了4.9%的增长。
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在房地产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是什么推动了我国GDP的增长?
长期以来,由于房价过高,我国消费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房价高企导致了人们购房压力大,削弱了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消费能力。
然而,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包括加强调控政策、推动租购并举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房价,使得人们购房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因此,随着房价的下降,国内消费力逐渐释放。消费成为拉动我国GDP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改善生活品质,购买消费品、享受服务等,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以上2个现象,并不矛盾。
一方面消费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但另一方面消费确实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我们需要保持耐心,不能就此放弃了拉动消费的努力,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于内需。
03
最近有一个好消息,各大银行将存量贷款的利率下调了,这意味着老百姓将少支付一大笔利息,这部分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消费。
目前,我国的消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服务性消费的占比不断提高。
根据数据显示,服务性消费占比已经高达46.1%,今年前三个季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2%。而在国庆假期期间,旅游收入更是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
过去,拉动国家GDP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和出口。然而,现在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比例已经高达了83.2%,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成功转换。
这一转变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依赖房地产市场的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而现在消费的崛起为我国经济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这一转型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以服务性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福祉,推动了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和占比的提高,我国经济将更加均衡和可持续,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福祉。
综合来看,消费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确实正在缓慢的增长;房地产低迷没有明显的改善,但却可能反而推动消费增长;房贷压力的减少,导致消费的潜力在增加。这三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
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我们不应该过于悲观,紧日子很有可能正在慢慢远去。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