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届时病毒性肝炎的新发感染率要减少90%,病死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治疗率达到80%。
1
病毒性肝炎的种类
根据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丁肝病毒只有在乙肝病毒已存在于肝内或者同时侵入肝内才能建立感染。其中,乙肝和丙肝的感染者多、健康危害大!
2
肝炎的症状
通常情况下,轻症肝炎患者跟常人并无异样,对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太大影响,但若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往往伴随有多种症状的出现:如乏力、纳差、尿黄、身目黄染,肝区隐痛,更有甚者出现腹胀、腹痛、消瘦等肝硬化失代偿、肝癌的症状。如果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建议尽早检查,明确病因,及时治疗。
3
乙肝和丙肝的流行情况
今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24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因病毒性肝炎而死亡的人数正在增加,每年有130万人因此死亡,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传染性死因。
01.患病率
2022年全球约有2.54亿人感染乙肝,5000万人感染丙肝,其中半数集中于30~54岁人群,18岁以下儿童也有12%的占比。
02.发病率
2022年新增病毒性肝炎感染220万人(乙肝120万人、丙肝100万人),全球每天有6000多人感染病毒性肝炎,相比于2019年的250万人,2022年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有所下降,这可能得益于人们对乙肝和丙肝采取的预防和积极治疗策略,如接种疫苗。
03.死亡率
2022年,全球约有13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相比于2019年的110万人有所增加,全球每天有3500人死于乙肝和丙肝感染。具体来说,乙肝死亡率有所增加,从2019年的82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110万人,死亡人数的增加可能与多种原因有关,如乙肝感染人群中老年人占比增大;而丙肝死亡人数则呈现下降趋势,从2019年的29万人,下降到2022年的24.4万人,部分原因是治愈丙肝的疗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
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后,部分感染者会发生慢性化。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在发病特征上类似,在慢性肝炎阶段如果不及时治疗,都会向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方面发展。
丙型肝炎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多数丙肝患者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也不会感觉身体不适,因此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而一旦出现症状,此时肝脏损伤则比较严重,通常已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此时治疗则为时已晚。所以,对于乙肝、丙肝,都要争取做到早筛查、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
如何预防
一是广泛的科普知识宣传是首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做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二是扩大病毒性肝炎的筛查、检测,早期知晓感染情况;
三是规范的治疗,既是保护自己,也避免传染其他人员;
四是易感人群或高风险人群推荐疫苗接种;
五是合理睡眠、适度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提升生活质量。
来源:武汉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