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会发热,会传染!已有医院每天接诊六七十例

2023-07-18   四川名医

原标题:注意!会发热,会传染!已有医院每天接诊六七十例

一说40度

不少人想到的是最近天气

但近期让很多家长揪心的40度

却是自家孩子突发高烧

最近在社交媒体

有不少网友发帖

说自家孩子患了 “疱疹性咽峡炎”

还有家里大宝二宝都被传染了

向下滑动查看

在网上

不少家长也留言表示

自己孩子最近中招了

向下滑动查看

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透露,随着夏天的到来,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 目前每天门诊都会碰到相关患儿前来就诊,尤其是疱疹性咽峡炎,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图源:浙大儿院

另据宁波晚报,宁波市鄞州三院儿科主任沈谦介绍,7月以来,前来就诊的儿童中,疱疹性咽峡炎占了就诊人数的近40%, 医院这段时间每天接诊近六七十名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和5月相比增加了30%左右。

从家长们的留言来看

孩子发高烧、嘴巴痛、起红疹等

是普遍症状

那么,疱疹性咽峡炎到底是什么病?

该如何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春夏季是流行季节,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感染。

哪些是高发人群?

不同年龄组的人群均可患病, 1-6 岁学龄前儿童是高发人群,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病例。

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症状?

1

急性起病,常突发发热和咽痛

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儿热度会高达40℃以上,可引起惊厥,高烧一般在 2-4 天。

2

可伴随咳嗽、流涕、呕吐、腹泻

有时有头痛、腹痛或肌痛,咽痛重者可影响吞咽。

3

发热期间或出现精神差、嗜睡

发热期间年龄较大儿童可出现精神差或嗜睡、食欲差,年幼患儿因口腔疼痛出现流涎、哭闹、厌食,个别患儿症状重,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表现为持续发热且不易退、易惊、肢体抖动、呼吸、心率增快等类似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4

起初时咽部充血、并有灰白色疱疹

有局部体征表现,初起时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直径2-4mm, 数目多少不等,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此类黏膜疹多见于咽腭弓、软腭、悬雍垂及扁桃体上,也可见于口腔其他部位。

5

会有重症表现

个别重症患儿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和(或)肺出血、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合胞病毒感染、流感

疱疹性咽峡炎有何不同

1

表现部位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的病原体均为柯萨奇病毒 A 型(CV-A)和肠道病毒 71 型(EV-71)。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咽峡部、口腔黏膜部位的疱疹、溃疡等,病变比较局限,不会出现其他部位皮疹;

但手足口病除咽峡部疱疹外,还经常出现手、足、臀部肛周甚至四肢皮肤等部位的皮疹疱疹。

需要注意:手足口病早期可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2

症状程度不同

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相比, 疱疹性咽峡炎的呼吸道症状较轻,较少出现喘息气促、低氧血症、肺炎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见症状。

3

流行季节不同

流行性感冒具有明显的季节流行特征,通常在冬春季高发,除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还可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不适等,全身症状比较明显。

疱疹性咽峡炎春夏季多发,除发热、口咽部疱疹外,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微。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如何处理?

注意隔离,注意休息,保持室内清洁及空气流通,饮食要清淡,建议少食多餐。

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

同时密切观察孩子体温,警惕高热惊厥,并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儿童密切接触。

编辑 | 慢慢

来源 | 成都商报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成都商报、摄图网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