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是什么?
美国耐用品订单创近3年最大降幅
2月28日消息,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1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4.5%,低于市场预期-4%,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前值下修为5.1%。不包括运输的核心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增长0.7%,高于预期的上涨0.1%,也是自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涨幅,前值下修为-0.4%。
此外,扣除飞机的非国防核心资本货物订单价值在12月份下降0.3%后,1月份增长0.8%,为5个月来最大增幅。核心资本货物出货量增长了1.1%,该数据用于帮助计算政府GDP报告中的设备投资。(新华财经)
|点评|每年末,航运公司一般都会根据现状,集中下达扩张运力的订单。1月则是订单淡季,波音订单量骤减,导致美国耐用品订单大幅下跌。然而,尽管企业融资成本攀升,美国制造业在年初开始恢复扩产信心,购买商业设备的热情有所升温,带动剔除运输行业的核心耐用品订单超预期增长。这也为美国整体经济下滑速度放缓,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
由于美国长期高通胀影响,此前,美国居民对汽车、电器等耐用品购买意愿降低,而耐用品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极为庞大,成为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潜在信号。今年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火热,美国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有所提升,对耐用品的需求也开始缓慢升温。
全球小麦价格逼近2021年以来低点
2月27日消息,芝商所小麦期货连续第五个月下跌,创下二十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下跌,并逼近2021年以来低点,即比俄乌冲突之前还要低,俄罗斯小麦出口激增令小麦价格承压。展望今年全球小麦作物的前景,美国农民的种植规模可能超过分析师的预期,法国几乎所有的软质小麦作物都处于良好或非常好的状态。
此外,玉米期货交易量徘徊在1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阿根廷的干旱天气为大豆价格提供了支撑,而今年夏天美国的好收成对于阻止大豆价格进一步上涨至关重要。联合国定于本周五公布全球2月份食品价格指数,届时将知晓全球食品通胀的最新情况,此前已跌至2021年9月以来的最低点。(华尔街见闻)
|点评|全球粮食价格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对平抑全球食品通胀和缓解部分国家的粮食危机起到积极作用。去年,在俄乌冲突以及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供应链紊乱,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粮食进口国则加大囤粮力度,共同导致全球粮食价格短期内迅速攀升。
去年秋天情况发生了转变,全球农作物丰收,产量总体增加,化肥原材料、天然气、石油的价格也逐步回落。而部分国家前期过度屯粮,全球粮食需求有所走弱。随着部分影响全球粮价的不利因素逐渐改善,国际粮价回落的速度也十分迅速。一系列的事件导致全球粮价出现大幅波动,打乱了全球农业的稳定发展,已经有部分国家农产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出现“谷贱伤农”现象。
1月份香港出口创70年来最大跌幅
2月27日,香港政府统计处发表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1月份香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录得同比跌幅,分别下跌36.7%和30.2%。
继2022年12月份录得28.9%的同比跌幅后,2023年1月份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为2909亿元,较2022年同月下跌36.7%,创下1953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同时,继2022年12月份录得23.5%的同比跌幅后,2023年1月份商品进口货值为3163亿元,较2022年同月下跌30.2%。2023年1月份录得有形贸易逆差254亿元,相等于商品进口货值的8.0%。(钛媒体)
|点评|香港外贸出口暴跌直接说明了外部需求的疲软,也反映了全球经济的下滑态势。另外,香港本地需求减弱,先是受当地第五波疫情影响,之后则受金融状况收紧所拖累,去年香港经济录得了较大衰退。
今年,除了地缘政治冲突、能源短缺、通胀高企外,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下行也有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快速加息的紧缩效应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效应,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拖累可能超出预期。香港还将面临外贸马车失速的风险。当然,随着疫情形势的大幅好转,内地经济会加快增长,也会对香港形成不小的支撑。复苏仍然是今年香港经济的关键词。
湖南武冈购房契税可100%奖补
2月28日消息,湖南省武冈市将在《关于促进全市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武冈市首届房地产交易会,在房交会期间推出更加优惠的“五条政策”。
“五条政策”内容如下:第一,购买住宅类、商业类新增商品房,按契税征收额的100%奖补给购房户;第二,买房送户口,子女可就近入学;第三,特殊群体可享购房补贴;第四,房地产集体优惠,建材、家居、家装等众商家捧场增人气;第五,房交会期间所有优惠政策持续至2023年4月9日24时。(界面新闻)
|点评|农历春节假期之后,全国一线、二线楼市多有不错的复苏势头,尤其是成都、南京为首的省会城市。但在三线、四线城市,不管是新建商品房还是二手房,交易仍然延续了去年末的“不温不火”的状态,即便一些地方下调了按揭抵押贷款利率以及放松了限贷限购政策。
武冈市常住人口仅有几十万人,是湖北省人口流出最严重的小城。叠加经济相对不发达,楼市长期需求不足,整体交易维持较为低迷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武冈市政府继续加码刺激楼市,既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又与中央对于房地产“因城施策”的总方针并不冲突。
外交部回应美国政府机构禁用TikTok
2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根据美国国会的命令,白宫27日宣布给美国联邦政府机构30天的时间,从所有政府所持设备中删除抖音国际版TikTok。美国官员表示此举是因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忧”。请问外交部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大国,竟然如此惧怕一款青年人喜欢的应用软件,未免太不自信了。我们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的错误做法。美国政府应当切实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无理打压有关企业,为各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环境。(北京日报)
|点评|在全球互联网应用中,TikTok是一匹现象级黑马,目前已经对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谷歌的全球发展战略形成了一定干扰,对其盈利能力也产生了不小冲击。TikTok在美国资本巨头眼中就是“眼中钉”。除了推出类似功能的短视频应用来狙击,特朗普在任期间还差一点强势“瓜分”掉TikTok。
尽管如此,还是要支持中国科技企业到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除了TikTok,拼多多“出海”的平台Temu也在美国市场受到了热烈欢迎。这说明,国内科技企业的一些“打法”确实可以移植到海外市场。但也必须承认,国际关系确实成了影响这些企业出海的一个重要因素。
淘宝确定今年五大战略更重视价格力
2月27日消息,阿里的管理层们近期确定了淘宝今年的五大战略,分别是直播、私域、内容化、本地零售和价格力。阿里的员工们在内部将它们称为五大战役。目前,这五个战略如何展开在核心管理层已经有了初步方案,但尚未最终确认。多位阿里员工表示,只知道有这五个战役,但他们都不清楚具体策略。
淘宝内部已经明确指出,今年相比GMV增长,更重要的指标是DAU增长。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过去一年(2022年2月-2023年1月),拼多多App的月均日活跃用户数已经稳定超过了手淘App。(晚点LatePost)
|点评|短短几年时间,中国互联网江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电商两强夹缝中闯出来的拼多多,依靠城镇下沉空白市场、极为低廉的定价以及创新的砍一刀营销模式快速崛起,令人震惊。
阿里曾经是电商的绝对霸主,但现在竞争对手环伺,竞争力、创新力、战斗力大不如此前,而拼多多依靠差异化的打法愈战愈勇,不断蚕食电商市场份额,已经威胁阿里一哥的地位。近期京东升级“百亿补贴”反扑拼多多,再次打起价格战。想必阿里也不会袖手旁观,主动出击,正面迎战才是正道。
理想汽车2022年营收创历史新高
2月28日消息,理想汽车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理想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全年交付汽车13.32万辆,同比增长47.2%,营收和交付量均创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车2022年净利润亏损大幅扩大至20.32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2亿元。不过,理想四季度净利润2.7亿元,同比下降10.2%,扭转了此前连续三个季度亏损的局面。
理想汽车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车辆交付量为5.2万至5.5万辆,同比增长64.0%至73.4%;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74.5亿元至184.5亿元,同比增长82.5%至93.0%。在电话会议中,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想称对2023年的零部件供应保持信心,积极应对潜在的供应挑战与风险。(综合中证网)
|点评|理想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依旧没能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得益于理想连续推出多款车型,产品价格区间有所拓展,让理想交付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事实上,这样的增长比起前两年动辄三位数的增长速率,已经是大幅放缓。不仅理想一家,造车新势力们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出新款车型,老牌车企多数也在加速转型,大力布局新能源业务,令新能源车这条赛道显得有点拥挤。
新能源车企盈利困难,已经是行业内的通病。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算是单车平均亏损较少的。高昂的研发费用对净利润的侵蚀,是每个新能源车企都绕不开的坎,短期内这种情况难以得到改善。国际锂矿价格近期高位回落,或许是近期新能源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周二指数探底回升创指涨0.8%
2月28日,三大指数早盘高开低走,一度集体翻绿,午后指数探底回升,三大股指收涨。板块方面,医药板块强势反弹,中药股涨幅居前,纺织板块延续强势,数字经济概念集体走强,旅游、零售等板块活跃;光伏概念持续走低,家电板块集体调整,煤炭、化工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3700股飘红。
截至收盘,沪指报3279.61点,涨0.66%,成交额为3180亿元;深成指报11783.80点,涨0.70%,成交额为4387亿元;创指报2429.03点,涨0.80%,成交额为1584亿元。沪深两市成交额共计7567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13.04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隔夜美国宏观数据偏暖,带动周二指数小幅高开。然而,在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高度博弈且机构具有调仓需求的背景下,再度上演高开低走的剧情。近期场内成交量低迷,回调的过程中场内交易并不活跃。临近尾盘,随着买入力量减弱,近期被压制的多头情绪有所释放。然而,ChatGTP概念在指数回暖期间依旧占据上风,场内热点的轮换难以在上涨行情中进行。
近期指数陷入调整,迟迟未能形成突破,部分市场人士将矛头指向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事实上,多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会根据宏观经济、公司业绩等客观因素进行决断,市场情绪仅在短期内对市场有影响。并且,即便是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们也难以改变市场长期运行方向。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 | 魏英杰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主编 |郑媛眉
每周三上新!10分钟音频+5000字可视化图文报告
带你抓住2023的投资、行业、职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