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果老了没有孩子,会不会很惨?大多数老年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出生率不断下降,年轻人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拖累,想要做“丁克族”,老年人却觉得做“丁克”是很不可思议的。
一位上海老人在接受街头采访的时候说:“在中国,养儿防老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还是要有子女在身边的。”
许多年轻人觉得,自己不生孩子,存够养老钱也是一样度过美好的晚年生活,但是,老人的说法却是:就算是你老了有钱,也要有人替你花才行啊!
这位老人有一个同事,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生病住进了医院。老人有足够的医药费,身边没有一个孩子,当他把银行卡交给护士,让他去缴费的时候,护士却说:“不可以,我不能这样做”。
老人没有办法,只好拜托朋友过来,这才完成了刷卡缴费。
从这一件小事都可以看出来,人老了以后,就算是有钱了,也没有人替你花。而很多年轻人主张不生孩子,是因为没有到这个年纪,也还没有考虑到这个层面。
养老院不是最好的归宿,而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一位北京的王大妈,曾经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她本来是有一个女儿的,但是,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从来都没有养育过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因为和她没有亲情,因为一些家庭矛盾和父母断绝了关系。
王大妈的退休金是挺高的,一开始她是雇了一个住家保姆,但是,后来发现保姆不但克扣菜钱,还有家里的几件字画也莫名其妙地不见了。于是,保姆辞退了,她住进了养老院。
很快,王大妈就发现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归宿,而是自己被迫接受的现实。其他老人都是有孩子的,子女经常打电话询问,节假日也会过来探望,养老院的护工态度明显会恭敬很多。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待遇,护工们大多数都是没有学历的人,自己就算是想要讲道理,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晚年生活的孤独落寞,让她开始后悔,如果有儿女在身边,生活也许就会不一样了,但是,“丁克”这件事情却是不可逆的,年轻人做这样的选择需要慎重。
“丁克族”越来越多,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都有
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呢?主要还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经济条件也跟不上,年轻人体会不到幸福感,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保障,更不愿意带着孩子受更多的辛苦。
当然,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有不错的经济条件,但是,他们有很强的主观意识,认为自己不需要一个孩子,不愿意成为一个为养育孩子而付出精力、时间的人,也不会感到孤独,选择不生孩子。
“丁克族”不应该被歧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人不会永远年轻的。
如果你也是不打算生孩子的,那么就要有准备做一个孤独的老人,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准备。
丁克族的晚年生活,需要更多金钱的支撑
不管是谁,养老都需要有经济基础的,一个人吃喝拉撒的生活费用,特别是当你需要有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医药费、护理费,不管是请护工还是住养老院,都是需要一笔很大的资金的。
如果你有子女,当你资金不足的时候,子女或许还会成为你的经济支柱;如果没有子女,当你没有赚钱能力的时候,就只能依靠年轻时候的积蓄,也可以投资一部分资产,为将来的养老生活做准备。
“丁克族”的精神需求,需要自给自足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需要满足吃饭、睡觉这样的生活需要,还需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中国人讲究多子多福,并不是物质方面的财富,而是有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
丁克族如果想要拥有有富足的精神世界,靠别人也是不现实的,人到晚年,没有孩子的陪伴,老伴儿也可能会随时离开,丁克族的生活是比较孤单的。
想要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就要保持一些自己的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起来。精神自立有时候会比经济独立更难,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是很难一个人走到最后的。
失去自由的方式有很多种,生小孩就是其中的一个,不管是选择儿孙满堂,还是一个人走下去,都是值得尊重的,选择了就不要纠结,更不能随意动摇。
你的青春潇洒惬意,晚年生活就会比较孤独,坚定的信念,一直走下去……
互动话题:你会选择做丁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