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尼古拉斯·凯奇先生,你还有完没完?

2019-10-10   罔称说书人

前不久,好莱坞影星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与魔鬼同行》上映了。

不出所料,这又是一部烂片。

人们对于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烂片这种事,似乎早已见怪不怪,甚至还索性送给他一个“烂片之王”的称号。

比起其他几位在国内人气较高的好莱坞影星,凯奇的新电影应该是最没有期待价值的。

毕竟他一直都在演烂片,这几年从未有过任何改观。

但即便如此,不少影迷还是会对他抱有一丝的期待,因为这个男人的过去实在太辉煌了!

其实尼古拉斯·凯奇的演艺生涯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文艺片时期、商业片时期以及现在的烂片时期。

我们不妨从这三个阶段入手,以便于更好地去了解这位让人又爱又恨的好莱坞巨星。

文艺片时期

凯奇出生于艺术世家,他的叔叔是闻名世界的好莱坞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

为了避嫌,他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凯奇”。

尽管凯奇不愿意让世人知晓他背后的家族人脉,但他出道初期参演的几部电影,基本都跟弗朗西斯·科波拉有关。

在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凯奇出演了大量的文艺题材影片,其中不乏出现几部杰作。

比如在《斗鱼》、《鸟人》和《抚养亚利桑那》等影片中,凯奇的表演都显得非常出色。

当时的好莱坞大明星要么是肌肉发达的银幕硬汉,要么是长相英俊的浪子绅士,而这些优势,凯奇一概都不具备。

人们最初都无法接受他在银幕上略显疲倦的样子,只不过随着曝光率的与日俱增,凯奇那股独特的个人气质反而成了他的迷人之处。

当表演风格和个人气质都变得深入人心之后,凯奇也开始在文艺片中频繁担当男主角。

直到1995年,他接到了《离开拉斯维加斯》的剧本,这个剧本几乎彻底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涯和人生道路。

在《离开拉斯维加斯》的影片还未正式上映时,剧本原创小说的作者便自杀身亡了。

艺术和现实交缠在了一起,影片中孤独绝望的气息变得更具有穿透力。

在第68届奥斯卡典礼上,32岁的尼古拉斯·凯奇不负众望的捧回一座影帝奖杯。

问鼎奥斯卡影帝之后,凯奇在好莱坞的地位直线飙升,各种各样的片约接踵而至。

商业片时期

在《离开拉斯维加斯》上映后的第二年,凯奇的身影便出现了《勇闯夺命岛》里。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去重新审视这部电影,它依然是一部无可挑剔的好莱坞顶级商业大片。

叙事过程紧张刺激、高潮迭起,整体情节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

无论是动作场面还是演员阵容,都可以用两个字去形容——完美。

凭借这部电影,凯奇顺利地从文艺片影帝转身成商业片巨星!

其后的几年,凯奇频频接演一些制作顶级的商业大片,诸如国内观众最喜欢的《变脸》、《空中监狱》等经典影片,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凯奇无疑是一个相当敬业的演员。为了能够演好银幕硬汉,他努力练就一身肌肉,在影片中大展身手的同时,观众丝毫不会产生违和感。

更何况凯奇本身的演技已是极其精湛,可以游刃有余的穿梭在文戏和武戏之间。

千禧年前后,凯奇的国际影响力已然到达顶峰,他有足够的自主权去自己选择接片的类型。

想飙演技时,就去演《居家男人》和《天气预报员》。

想当硬汉时,就去演《风语者》和《国家宝藏》。

像他这种全能的演员,想不受欢迎似乎都很难。

名气如此之大,凯奇的财富自然也是十分惊人。

他极尽奢华的享受着眼前的一切,购豪宅、集名车、买小岛,这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操作,在凯奇这里,犹如家常便饭。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由于投资不当和金融危机,已经习惯于纸醉金迷的尼古拉斯·凯奇,居然破产了!

烂片时期

在各种巨大债务的逼迫之下,凯奇不得不拼命接片,试图利用片酬去缓解这些压力。

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会很快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凯奇从“票房灵药”沦落至“烂片之王”之前,他最后一部能称得上经典的作品应该是上映于2005年的《战争之王》。

该片从故事立意到演员表演,都有资格被载入世界影史。

如同人在垂死之前的“回光返照”一样,凯奇在《战争之王》以后主演的影片,品质可谓是直线下滑。

如果说前期的《预见未来》和《坏中尉》尚且说明凯奇还在“垂死挣扎”的话,那么像后期的《狗咬狗》、《军火厂》等一系列叫不上名字的烂片,则完全证明凯奇自己都已经选择“自暴自弃”了。

不夸张的说,尼古拉斯·凯奇是中国观众最早熟悉的好莱坞巨星之一,看到他如今竟堕落成这番模样,实在令人不胜唏嘘。

按道理,他还了这么多年的债,理应是彻底还清了。奈何凯奇的电影品质依旧是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作为一名喜爱他十多年的资深影迷,真的想发自肺腑的问上一句:尊敬的尼古拉斯·凯奇先生,你还有完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