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英名的李世民,唯独留下这个错误遗嘱,差点亡了整个大唐

2023-11-15     一画书画

原标题:一世英名的李世民,唯独留下这个错误遗嘱,差点亡了整个大唐

当时之治,不唯贞观而已,虽并隆于尧、舜可也。——吕祖谦

自古以来,唐太宗李世民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至。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做出贡献都被中国历史所肯定。政治开明、方法妥当,对一些少数民族采用怀柔政治手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问题。

但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些问题方案的并非李世民本人,正是身边一帮善于纳谏的忠臣义士们。李世民从当上皇帝那天起,就发奋励志,并且有着独特的识人眼光。自己的一个进谏大臣魏征去世之后,李世民痛苦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魏征一死,朕亡一镜矣”。

这样一个受到后人肯定的御人皇帝,没想到在离世前犯了一个错误。而这错误正是看错了一个人,差点葬送了李氏家族一手建立的大唐。这个人的名字叫李绩,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如果没有他,大唐王朝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甚至没有武则天登基这一说。

李绩这个人很神秘,出生在隋朝时期,算得上当时的富豪。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天下大乱,李绩看到这种情况也加入了起义队伍。初期是跟随李世民的军队征战四方,成为唐朝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功勋卓越。唐朝建立之后,一直在朝廷做官,是李世民在军事上的左膀右臂。后来太宗慢慢病重,想要他继续辅佐自己接下来的王位继承人。

有一天李世民感觉自己身体快坚持不住了,便托大臣把自己的儿子李治叫到床边,想要交代后事:“朝廷上的那个李绩,是一位忠臣之士,只不过这个人比较听命于那些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但我还是想让他辅佐你,所以我现在决定把他贬到边疆,待我离去之后,你再把他提携上来,这样你就成了他的恩人”。李治明白父亲的意思,点了点头。

第二天李世民下令将李绩发配至边疆,不久唐太宗便驾崩。唐高宗李治按照父亲的遗嘱,将李绩直接提拔到了尚书左仆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不是一般,可以和丞相宰相等平起平坐,算得上二把手。同时李治还下令为李绩作画,并且自己亲笔作序。简单的几种行为,也足以看出李氏家族对这人的信任程度。

这时曾经李世民的前夫武则天被李治召回宫中,没想到这次不仅仅是简单地回宫。李治想要废除现在的王后,立武则天为新王后。这样的想法被朝中大臣们得知,纷纷持反对的态度。不过李治并不把这些大臣们的意见当一回事,决定问一下李绩是什么看法。

随后李绩来到了朝廷听了高宗的话,回答道:“对于这一类事情,皇帝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作为外人不好参与这些东西。况且这也是属于您的私事,为何去征集别人的意见呢?”李治在听到了这些话之后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更加坚信自己心中的想法。第二天直接颁布圣旨,宣布立武则天为新王后。

谁知道在高宗晚年时期一直卧床不起,便把朝中大事全部交给武则天打理。随着时间的发展,武则天在朝廷上的权力也到了只手遮天的地步。终于在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李氏王朝也直接变为武氏王朝,有人说这不也是李家人在执政吗?本质上的意义显然是不同的。

仅仅是因为李绩的一句话,高宗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或许因为君臣关系,李绩考虑的只是如何回答才能让皇帝高兴,但殊不知也差点葬送了李氏的大唐伟业。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280d733f0a7b7bf8f5460595b45ab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