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岩笑了:“妈,我没有怨过你,反倒还要谢谢你,给我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一个老公,能够嫁到你们家也是我的福气。”
柳岩和王鹏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孩子,他们是在同一家工厂打工的时候认识的。
两个人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两家都在一个镇上,只不过一个在镇南,一个在镇北,中间相隔了有三四十里路。
出门在外的日子,碰到一个地方出来的人,便格外的亲切,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更何况两位年轻人有互有好感,一来二去便谈起了恋爱。
说实话,柳岩长得漂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就像是会说话,她笑眯眯地盯着你看的时候,尤其是令人心动。
当时追她的小伙子一大群,王鹏不是最出色的,却是他入了姑娘的眼。
柳岩说在王鹏跟前,她就像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特别的有安全感。两个人关系确定下来以后,柳岩跟着王鹏回来一趟婆家,婆家的关系让她感到特别的惊奇。
因为婆婆在公公面前就像是自己在王鹏面前一样,完全是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
饭是公公做的,吃完饭的碗是王鹏刷的,婆婆就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嘴里看着公公顺手递过来的瓜子,所有的家务事都不会伸手。
尤其是公公看婆婆的眼神充满了宠溺一个老父亲看自己调皮的闺女。
柳岩问王鹏,公公婆婆的关系一直很好吗?王鹏说,父亲比母亲整整大了9岁,从自己记事时开始,就没享受到过母亲对自己的宠爱。
只记得父亲和教育自己敬爱母亲:
“在我家,我妈就是我和我爸的团宠。我从小就会被我爸教育着要听我妈的话,我妈不爱吃的东西我吃,我妈不爱干的活我干,我妈爱吃的东西我绝对不能去抢。除非她给我……”
柳岩当时都听愣了。后来回家和自己母亲说起的时候,母亲劝她:
“这样的家庭,你怎么敢嫁呀?这不是个婆婆,这是个佛爷呀。你想想啊。这个女人被她老公和儿子已经宠坏了,你就是一个去争宠的,你的存在严重的威胁到了她的地位,她和你怎么能合得来呢?”
柳岩告诉母亲:“就因为王鹏的妈妈是被王鹏爸爸宠着的,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王鹏也绝对是个会疼媳妇的人。所以我才要嫁给他。”
王鹏回家和爸妈商议了,王鹏妈妈一听,特别赞同:
结婚后他们就不再外出了,留在了镇上的工厂里上班。半年以后柳岩怀孕了,孕吐特别严重,闻不到油腥味,几乎是吃啥吐啥。眼见着人快速地消瘦了下来,把王鹏急得满嘴的燎泡。
王鹏还要上班,不可能24个小时都守在媳妇的身旁,就想着让自己的妈妈过来伺候几天,等孕吐的症状轻点以后,再送她回去。可是回家和妈妈一说,妈妈的手摇得就像拨浪鼓:
“哎呀哎呀,儿子你知道的。我这个人呀,被你爸伺候惯了,就是不会伺候别人。再说了,儿媳妇跟我统共待了没几天,我连她的口味都不知道,时间长了呀,会惹人烦。这样吧,你去找亲家母,让亲家母来伺候她几天。自己的孩子,说话做事呀,都方便。”
王鹏也没办法,回家和柳岩说了自己母亲的意思:
“其实我妈说的也对,地从结婚以后就是被我爸伺候惯了的,还真的是不会伺候人。要不我调成夜班吧,那样白天在家里陪着你,还能给你做饭。”
柳岩听了,虽然有点生婆婆的气,但是王鹏已经这么说了,想想也是实话。上夜班多苦呀,睡眠不足一天都没有精神,她就安慰王鹏说:“算了,我回我妈家待一段时间吧,到孕相安稳了我再回来……”
柳岩回到母亲家,王鹏一下班家里冷锅冷灶的,也就随着媳妇一块住到了丈母娘家,直到孩子出生。他们那有个风俗,女儿是不能在娘家过月子的。
出了院的时候,王鹏本来打算回老家让妈妈伺候月子的,但是岳母娘却说:
要不这样吧,你先问问你妈,要不还是回你们自己的小家吧。她要是来侍候就让地来,她要是不来的话,我就在这里待上一个月……”
结果话还没说出来呢,王妈妈自己给打断了:
就这样岳母伺候了一个月子,王妈妈竟然连一次面都没有露过。孩子满月以后在镇上的饭店里摆满月宴,亲戚朋友都围着小宝宝,这个夸宝宝长得漂亮,那个夸宝宝长得好看,把王妈妈乐的呀,嘴都合不上了:
“当然了,不看看这是谁的孙女……”
有个亲戚打趣说:“你连孩子都不看,到时候呀,孩子才不跟你亲呢,连个奶奶都不会叫……”
“我就是一天也不看,她也是我孙女,也得管我叫奶奶。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谁说也白说……你们就眼馋吧。”
王鹏说:要不再让岳母给带吧,不白让她带,咱们每个月给她3000块钱……”
可赶巧,柳岩的姥姥病了,柳妈妈也给带不了,柳岩只好放弃了上班的念头。
“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孩子也是带,生下来吧,一块带大了也就利索了。”
两个孩子以后,王妈妈依然是不管不问,刘妍的弟弟也已经结婚了,妈妈要给弟弟带孩子,这两个孩子只能自己带。
好在王鹏真的是个好丈夫好爸爸,下班以后洗衣做饭,带孩子全部接手。
尤其是晚上,无论孩子什么时候睡或者夜里起几次,他都不让柳岩管。
他常常对柳岩说,自己的父母不帮忙,就觉得愧对媳妇了,自己对媳妇的好,就当是代替父母赔罪了。
柳岩心里虽然有气,但听自己的老公这么说,也就不再计较了。虽然公婆算不上是好公婆,但老公真的是个好老公。
而两个孩子由于都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也特别的懂事。尤其是弟弟二宝,从小也被爸爸教育成一个小男子汉,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知道让着女生。
当然,这个女生不仅仅指姐姐,也包括妈妈。
尤其是听到邻居家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婆媳互相指责互相吐槽的时候,柳岩从内心里,竟然还有点感激婆婆的不闻不问了。
两个孩子陆续上学以后,柳岩也回到了工厂,找了个学生点的班上,既能增加点收入,也耽误不了接送孩子。
星期六星期天,把孩子送到了小饭桌上,工作带娃两不误,再也没有奢求公公婆婆搭把手过。
孩子大了,公婆也老了,就在前年,73岁的公公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里的时候,柳岩跟着王鹏跑前跑后的,婆婆就知道哭,啥忙也帮不上。
终究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公公去世了。那十几天,婆婆像是老了十岁。
后来柳岩听邻居家嫂子说,婆婆说没脸去她家住,两个孩子,她一天都没给看过……
柳岩听了,简直是哭笑不得。她抽休班的空回老家看了,婆婆整个人都没了精气神,大多时间坐在空无一人的院子里自言自语。
这样下去可不行!
女儿已经上了县里的高中,儿子也初中了,成了半大小伙子。柳岩找了个星期六,两个孩子都在家,让王鹏开着车直接冲了回去。
下车一进院,让儿子缠着婆婆,他们三个人开始收拾东西,然后连拖带拽地把老人弄上了车。屋子已经收抬出来了,在女儿的屋里安了个上下铺,老人住在下铺,女儿睡上铺。
屋里的风格,都是按老人喜欢的装饰的:
“奶奶,我妈说了,您要是不在这住呀,那就是我们不孝顺,出门会被戳脊梁骨的……”
老人的眼晴湿润了,安安心心的住了下来。儿子儿媳上班的时候,也会帮忙收拾家里了。
有时候还会在儿子媳妇下班之前,给炒些小菜,虽然味道确实不怎么样。
柳岩想劝她不用她做,被王鹏拦下了:
“让她干些吧,老闲着会胡思乱想的。最好是多给她安排些活……”
柳岩笑了……
在婆婆66岁生日的时候,柳岩给她在饭店里摆了几桌,老太太看着前来庆祝的亲友们,老泪纵横,她握着儿媳妇的手说:
柳岩也笑:“妈,我没有怨过你,反倒还要谢谢你,给我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一个老公,能够嫁到你们家也是我的福气……”
王鹏说:“你们呀,别互相吹捧了,咱们一家热热闹闹的,才是最大的福气。
结束语:
老人带娃,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个决不能和赡养老人挂钩,因为孝顺老人是做为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千万别说你不给我带娃,我就不给你养老这种话。
尤其是在婆媳关系中,十个好婆婆不如一个好老公。婆婆最大的功劳,就是把那么好的儿子给了你。
换位思考,也许你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不一定能做得比她好。
虽说是先有好婆婆,再有好媳妇,可我觉得,彼此减少一些对对方的期待,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世上的婆媳之间,就不会再有难解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