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一个时代比作一本书,那么三国时代显然是一部浩大恢弘的史书,枭雄勇将谋臣层出不穷,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郭嘉等等,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着专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可以说他们就是那一个时代舞台中,最为出彩的主角人物。
在那一群呼啸沧桑的主角人物中,后期出场的刘禅便是这部恢弘史书中,一个妥妥的配角,人们将其编造成了搞笑段子到处宣扬,说“扶不上墙的就是阿斗”,但根据易中天等历史学者的研究,刘禅其实也具有主角的智慧与韬略,只不过是在大势所趋下没有办法表现出来,只能够用大智若愚的方式明哲保身,以至于看上去有一点痴傻,其实却并非如此。 刘禅的智慧其实从他那著名搞笑段子“此间乐,不思蜀”中看出一部分,当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故乡的时候,他从抓捧食物的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含糊不清地回答了一句“这里很快乐,并没有思念蜀地”,于是司马昭与群臣相视大笑,而刘禅本人也因此成为了傻子的代名词。 但是如果我们将自己代入到这一个场景中去,就能够发现司马昭的这句话其实是暗含凶险的,此时的他是以胜利者的身份在问自己的阶下囚,虽然看似平和寻常,但是翻译过来就是“你还想做皇帝吗?”而刘禅此时波澜不惊地说“这里太好了,比做皇帝还好,只用吃就行,没有那么多烦心事”,这便是以一种看似无意的方式去大笑司马昭的戒心。大臣回来报告说刘禅每天都是饮酒作乐,看美人歌舞,还在门口写了3个字“山中寨”,司马昭一听大喜,他亲自去探访了一圈,见到了那三个字以后便对于刘禅的杀意全消,下令所有监视的大臣士兵都撤回来,这也让大臣们感到很是纳闷,这是为何呢? 司马昭亲自向大臣们解释,将“山中寨”三个字倒过来念便是“在山中”的意思,这也是刘禅在向自己保证,他以后都不会有这种图谋帝位的雄心,只是想要在山中安度晚年,对于一个如此识时务的人,自然不需要再大费周章去进行防备了。刘禅最终于271年去世,以64岁的高龄善终,是亡国帝王中下场颇好的一个,从中多少也能够看出一些他所独有的智慧,并非人们传闻的痴傻。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