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3天阵亡人数,超美军打20年阿富汗!3个细节看乌军怎么打仗

2024-05-04     胡月芳

原标题:俄军3天阵亡人数,超美军打20年阿富汗!3个细节看乌军怎么打仗

随着乌克兰政府军逐渐在俄乌冲突中掌握主动权,俄军在正面战场再次遭受沉重打击,在短短3天的激战中阵亡2100余人,比美军在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中的总伤亡还要高,俄军的疲软表现不禁让人唏嘘。

持续作战对俄军影响极大

俄乌冲突已持续9个月时间,到最近的赫尔松战斗落幕后,乌克兰国防部公布了俄乌双方开战至今的损失情况,俄军自丢失主动权后,已阵亡超过7.2万余人,乌克兰要好一些,约6.1万人。

考虑到阵亡数据中有不少都是在冲突早期的激战中损失的俄军精锐部队,兵力本就捉襟见肘的俄罗斯来说,战争造成的损失远比乌克兰大得多。西方军事专家直言,如果俄军未来没能找到扭转战局的方法,俄罗斯的状况会比战前更为恶劣。

刚刚结束的赫尔松战斗,本是俄军的翻身仗,没想到却再次被乌克兰拖入拉锯战,造成了有生力量和军事装备的大量损失,无力夺回之前丢失的控制地区。乌克兰反倒借着西方援助的武器,越打越勇,战斗力相比战前还有提高。

持续作战,持续失利不但影响了俄乌冲突的力量对比,也让参战俄军单位军心涣散,赫尔松大部分地区的俄军压根没有和乌军接触就主动向后退去,撤退途中还遭到了乌军远程精确武器的打击,仓皇逃向了顿巴斯方向。

乌军在战争中亮点频现

有意思的是,俄乌双方在战争中的表现都有些出人意料,俄军战斗力远没有世人印象中那样强盛,完全失去了当年苏联红军的霸气。不被看好的乌军反倒韧性极强,在漫长的战斗中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其中,乌克兰效率极高的国防动员体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虽然俄军在第一波攻势中打击力度的不足受到诟病,但对于乌克兰这样的中等规模国家来说,这样的打击还是很有威慑效果的。

如果不是乌克兰国防动员体系的迅速反应,俄军是极有可能在乌军回过神来之前拿下基辅,彻底瓦解乌克兰抵抗的。正因如此,乌克兰在遭到袭击的第一时间,就迅速成立了战时指挥部,指挥部队防御俄军的快速突击部队。

尤其是在安东诺夫机场的争夺战中,面对机场被俄军空降部队占领的绝境,乌军火炮部队一直对机场设施保持火力压制,使得搭载着俄军主力的运输机部队迟迟无法着陆,一举解围了岌岌可危的基辅攻势。

在此后200余天的防御作战中,乌克兰动员了9个预备役师投入战场阻击俄军进攻,此后又组建了25个新的国土防卫旅,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相对俄军的兵力优势,再利用当地群众基础和对战场的熟悉,将俄军阻挡下来。

这时候,俄罗斯才意识到,乌克兰规模庞大的动员部队和西方提供的先进武器已经将双方拉至同一个水平,相比孤军奋战的俄罗斯,乌克兰的背后还有整个北约为其站台,战争潜力不可小觑。

俄乌双方的动员体系都是从前苏联发展而来,从实际表现来看,乌克兰显然保留的更为完整,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动员体系直到俄军兵力告急才开始启动,动员效果也不甚理想,根本没有像乌克兰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

乌军在战斗中还表现出来更高的信息化水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西方为其提供的先进武器。早在战争打响之初,西方就为乌克兰提供了大量防空导弹和单兵反坦克导弹以及岸基反舰导弹。

在北约情报体系的帮助下,这些高信息化的先进武器战斗效能极高,防空导弹不断击落来袭的俄军战机和直升机,迫使本就存在感不强的俄空天军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压缩。

单兵反坦克导弹则对俄军装甲部队造成了极大威胁,迫使俄军先进坦克屡屡折损战场。由于西方提供的多型反坦克导弹都是采用攻顶打击的型号,俄军暂无比较有效的防御手段,只能用起过去的土办法增加坦克的生存能力。

乌克兰的反舰导弹则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北约无人机和预警机的帮助下,先是用乌克兰国产海王星反舰导弹击沉俄海军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之后又使用美制鱼叉导弹击沉俄罗斯坦克登陆舰。

而俄罗斯直到战争中期才意识到自己信息化作战能力的缺失,开始向伊朗等国采购无人机等信息化武器,以求挽回战场局势。但乌克兰此时凭借北约情报支持已经拥有了极强的态势感知能力,俄军想要扳回一城难度极大。

乌克兰指挥官在战斗中也表现出让人惊讶的战场指挥水平,从战斗伊始,乌克兰军队的战术就十分灵活,很好的规避了自己的短处,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意识到俄军夜战能力不足后,乌军特种部队向俄军发起了大规模夜袭。

乌军特种部队师从北约,普及了西方第三代微光夜视仪,在战场上具备了单向透明的优势。再加上其装备的大量具有夜视功能的小型无人机,在夜晚的掩护下将俄军打的苦不堪言。

乌军在俄乌冲突中以弱胜强,不仅值得俄军反思,加强自己的军队建设,也为解放军在未来作战中展示了很好的例子,战争从不是单纯的力量对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是取得胜利的秘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0de91ec75aec0bbdd4a70a728390a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