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行在天,浪行在川,欲渡关山,何惧狂澜?”
世人皆知,三国是一个传奇,因为其中的种种传奇故事,相信没有人会不觉得那是一个迷人的时代,真正的名著永远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提到《三国演义》以及四大名著,那些经典的人物扑面而来,能够称之为文学上的瑰宝,肯定不是浪得虚名的。
但有一点值得一说的是,《三国演义》中还是有不少属于戏剧加工的情节,如果真要说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曹操关羽等人,恐怕就没有小说中那么荡气回肠了。
今天要说的人物就是历史上忠义的代言人——关羽,要说人物魅力的话,关羽跟诸葛亮算得上是《三国演义》中最有魅力的俩人,一个代表着智慧的极致,另一个代表着义气的极致,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河南省洛阳,有个名叫关林镇的地方,有座关林庙,相传这儿是埋葬关羽脑袋的地方,然而就在多年前的某一天,在一个大雨倾盆的黑夜,夜如墨的夜色中,有一伙人冲进了一个名叫关庄村的地方,结果意外看到了一样东西,这伙人顿时痛哭了起来,表示:拜错了关羽2000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值得注意的是,关庄村以及关林庙,这并不是同一个人地方。
在《三国》的情节中,关羽被吕蒙杀害之后,孙权还将关羽的头颅送到了曹操面前,但在三国之中,曹操是出了名的敬仰关羽,最终将关羽埋葬在了关林,还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就是上面说到的关林庙。
这也是因为关羽在三国中是一个没有黑点的人,这便是造就了对其的神化,什么武圣之类的称呼,都是接踵而来,也许在《三国演义》之中,关羽很大程度上称得上是“武圣”,但在正史之中来看,那就未必能够称得上是“武圣”了。
至于那一天晚上,那伙人究竟在关庄村发现了什么东西呢?
之所以大伙会如此震惊,正是因为这所谓的东西,是一颗头颅,最终一些考古专家根据关庄村的一些墓碑上的线索来看,结果发现这关庄村的头颅才是关羽,那么关林庙的关羽就足以说明不是关羽,或者说,关羽压根就没有被埋葬在关林庙。
一时间关林镇的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少人都痛哭流涕,因此关林镇祖祖辈辈已经拜关羽拜了1000多年。
但这说来也不是那么让人觉得奇怪,想来曹操也是考虑到,关羽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万一引来有人盗墓,这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画面,更让人不敢细想的是,关羽的头颅在这,但关羽的躯体却是不知所踪,因此丝毫不怀疑当年关羽的尸体在东吴被毁。
只不过如今,关羽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人在被人们祭拜,他更是一种象征着义气的精神图腾,人们常说的“拜关二爷”,来源正是源自关羽的影响,能够让大家都学习到其中的义气,想来这也是一种十足的正能量了吧。
这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能够通过《三国演义》的阅读学习到人物的闪光,就足以称得上是一种看有所得。
再有,这也不是什么拜错了人就不值得,只要自己心中有关羽,相信多少一定是个相当讲仁义之人。
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给了我们太多热血以及感动,它最为神奇的一点就是,不同的年龄段观看,就有有着不同的感悟,这是一件非常考验作者笔力的事,但《三国演义》之所以能够评为名著,能够从那么多小说中厮杀出来,就足以可见其质量。相信不光是《三国演义》,能够读懂四大名著,就足以称得上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