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何文义:露营是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地为真实的生活场景

2023-04-13     生态体育

原标题:北京大学何文义:露营是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地为真实的生活场景

2023中国(深圳龙华)国际露营大会暨中国国际露营产业投资运营大会日前在深圳北站中心公园开幕。中国国际露营产业投资运营大会云集国内外露营专家,以主题分享、圆桌论坛形式,为推动露营旅游与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共谋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以“中国露营产业趋势洞察”为题进行演讲。

会上,何文义秘书长阐述了露营的文化属性与底层逻辑,并从情感化、时尚化、场景化、人群多元化与服务个性化、仪式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露营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阐明了露营活动的价值与商业优势。最后,何文义对露营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做了梳理。

首先,露营的文化属性在于彰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能够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实为真实的生活场景。何文义认为,露营与文化紧密相连。人有主观价值和审美需求,文化是滋养人灵魂的精神食粮,露营基地是人们满足文化体验和需求的平台。

其次,露营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是因为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需求。何文义表示,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文化消费,从城市到乡村、自然,从“观看”发展到“沉浸式体验”,人们的消费不断升级,已经从无场景消费升级到有场景消费,露营正是一种具有极大包容性和开发潜力的场景消费。

关于露营如何搭建好场景?何文义表示,内容和平台是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对内容产业来说,必须要借助平台才能实现内容的传播。但平台如果没有高价值的内容,平台也就没有了价值。”因此,他建议,未来的露营,要将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游戏等文化形式融合到场景之中。

露营发展的一般规律包含多个方面。首先是盈利的情感化,露营能营造出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的场景,从未满足受众内心的情感需求。何文义认为,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有三层,物理(使用功能)、心理(自我)和伦理(他人),受众内心的情感决定他们所对消费品赋予多少价值。

第二是场景的时尚化,并且关键在于拥抱青少年(Z世代),创造新潮流,不断将年轻群体的时尚文化需求纳入到露营的体系当中。

第三是多场景融合,疫情期间催生了“微度假”现象,需要提供“近程、易到、高频”的场景,露营恰好满足这样的多场景融合需求。

第四是露营人群多元化与服务个性化,露营能做到以人为本,涵盖婴幼儿、青少年、中年、老年的全生命周期,满足每个阶段不同人群的美好生活需求。

第五是仪式化,青少年的教育、中年人的休闲和老年人的健康,都可以营造出场景,受众到露营的场景中来完成相应的目标,就是仪式化的体现。

第六是数字化,目前数字文化产业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比已经超过70%,露营未来的发展,也必须走向数字化。科技使得文化艺术形式的数字化、体育运动智能化,也是露营不可避免的商业趋势。

第七是电竞化,目前我国拥有游戏电竞人口5.6亿,包括初级阶段的文化游戏电竞、益智休闲电竞和中级阶段的虚拟运动电竞。因此,露营要创造能够满足人们对电竞游戏需求的场景。

会上,何文义还结合“幸福产业”的论述,谈到露营为什么有潜力有优势。“露营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向往是过程不是实实在在的场景。露营基地要营造的,就是把美好生活落地的场景。”他认为,露营基地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还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面临三个大问题,一个是淡季怎么变成旺季,一个是如何吸引游客反复前往,第三个则是传播问题。”何文义认为,露营将体育和旅游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是解决旅游业这三大问题的有效模式。

最后,何文义对露营资源与露营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深圳这座城市非常年轻,它的文化资源是比较薄弱的,但文化产值很高。而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资源雄厚,但文化产值只有深圳的零头。”何文义表示,露营资源不等于产业,自然资源与行政资源高效配置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生态体育:体育场馆园区小镇综合体投资设计运营规划,康养文旅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升级。

免责声明:【生态体育】图文来自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生态体育及时更正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09f4a3810ad36760c91fc28a1d1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