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西甲”很火的背后其实是三水经济的不断奋力向上,是佛山经济的不断冲击新高峰。
作者:今纶
贵州“村BA”主打一个乡村气息浓郁,队员主要是村民,加上发的奖品有各种土特产,包括活蹦乱跳的羊,该活动富含各种幽默诙谐的元素,大家都爱看。
佛山三水最近几年窜红一个“西甲”,央媒竞相报道,每场都有超万人追捧,队员主要是产业工人,踢起球来有模有样,而且非常较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三水火了。
近距离观察“西甲”,为什么火?其实是城市的气质、地理优势、政府力推以及三水这个百强区的趋势等共同因素在发挥作用。
01 “西甲”为什么会火?因为热爱
何谓“西甲”?外地人蒙查查,它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
佛山三水“西甲”开始于2002年,赛事延续至今已举办十七届,历21年。
“西甲”开幕式。李东摄
这是一项由民间自发举办的11人制足球联赛,因历年都在三水西南街道举办,加上当时央视开始转播西班牙甲级联赛,球迷们希望本土足球也能踢出一流水平,便把赛事称为佛山三水“西甲”。
所以,“西甲”即在“西南街道”举办的足球联赛。
这和贵州“村BA”有异曲同工之妙。
“村BA”是由贵州省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赛事。
“西甲”为什么会火?有需求,有热爱,有硬件支持。
需求就是在三水蓬勃的制造业增长趋势下,产业工人越来越多,大家希望有个场地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以便高质量继续工作。
2002年,西南街道有了足球联赛,于是工人们参与进去,训练、竞技,一切都是如此丝滑,且顺理成章。
所谓热爱,当然是一个正反馈:工人在三水有工作,开始可以养家糊口,有不少人可以安居乐业,这是热爱的基础。持续的训练、锻炼之后,身体开始形成正反馈,精力更好,人际关系更和谐,于是热爱加速。
开幕式航拍。杨立善摄
至于硬件支持,是因为三水人牛气冲天,一个区居然有万人体育场,让我们回顾一下三水的相关威水史:
1931年,当时三水在西南街道举办的县运动会第一次出现足球项目,并引发校园足球热。
上世纪50年代,城区没有体育场,大家都在西南菜市场踢球,所谓“早上菜市场,下午足球场”。
这让我想起了巴西的那些足球少年,起于街道小巷,驰骋世界赛场。
换言之,三水的足球热潮已经持续几十年,绝非这几年硬造出来的,三水的足球基因是深嵌于灵魂深处的。
可是总不能一直在菜市场踢球,于是,三水人开挖云秀山,并且将山下的水氹填平,建造了三水的第一块标准化球场——云秀山体育场(三水人民体育场)。
如今的云秀山体育场(三水人民体育场)杨立善 摄
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足球场两次迭代升级,人们通过开挖山体来填高球场和增加座位,最终按照现代足球场标准建造了可容纳万人的观众席。
三水人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1984年,升级后的云秀山体育场重新对外开放,时任亚洲足球协会会长霍英东前来参加剪彩仪式并为“肄江杯”足球赛开球。
霍英东为剪彩后举行的足球赛开球。麦国培 供图
“肄江杯”一办三年,成为当时三水链接海外侨胞的桥梁。
1985年,前越南国家足球队中锋苏德鹏(右)担任三水县女子足球队教练。
你要知道,三水在当时不过是一个县,现在也只是佛山的一个区,居然有霍英东来剪彩,三水足球威名远扬,江湖地位可见一斑。
三水足球基因厚植于需求、热爱、硬件之上,仅这三点,就使得它从同级别区县中脱颖而出。
02 “西甲”越玩越大,最终出圈
“西甲”越玩越大,越玩越高级,最终出圈。
2012年,“西甲”迎来首次改革,欧洲、巴西等国家的业余球员以及中超、中甲、中乙的退役球员纷纷参赛,三水人甚至邀请到中超现役球员,如“佛山中超第一人”、三水籍球员李营健多次参加“西甲”。
这也是“西甲”和贵州“村BA”的不同之处:
贵州“村BA”始终保持了浓厚的民间特色和草根性,其诙谐幽默的色彩也从未冲淡,它更像是一场大型娱乐活动,当然,这也非常好。
但是,“西甲”走了一条专业化和民间化结合的道路,力图在全民健身、专业赛事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并由此打响三水的知名度,提升三水整体的营商环境和经济实力。
拥有“西甲”的三水,一直是省市乃至国家级球员的摇篮,先后走出了李营健、李永佳等中超球员,还有徐荣生、蔡尧辉、周锦堂等人分别上送到国奥、国青和国少队,何杏雪、叶诗敏、徐俏勤、高崎更是历史性地进入国家女子足球队。2016年,三水获评为广东省首批足球试点城市(县区)。
精彩比赛。李东摄
8月30日,中国足球协会公布中国国家男子足球亚运队2023年第三期集训名单,现效力中超球队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的佛山三水籍球员李永佳榜上有名。
2022年,“西甲”首次火热出圈。
当年8月27日晚,“西甲”决赛得到30多家省、市主流媒体及各类网络媒体现场直播、转播,实现全网点击量超1200万次。
无法到现场的“西甲”粉丝也通过全区51个户外大屏“露天看球”。这一盛况被央视体育频道《体坛快讯》关注,以《佛山三水“西甲” 当地群众最“火”的足球联赛》对其作了专题报道。“西甲”一跃成为备受全国关注的现象级赛事。
2022年“西甲”决赛现场。李东摄
三水的机会来了。
2023年初,“西甲”进一步升级,开展“西甲”足球小学组、中学组、成年组、岁月组四级联赛制,让“西甲”覆盖全年龄段,打造全民参与的品牌体育赛事。同年,赛事提档升级,第十七届“西甲”首次上升到全市的高度来举办。
在2023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各界大咖为“西甲”站台:
9月19日晚上9点,广东凤铝队、前国脚荣昊在云秀山体育场进行球迷告别仪式。荣昊今年36岁,曾两度入选国足名单,2022年曾效力于广州足球俱乐部。其踢球风格攻守兼备,技术特点鲜明,尤其擅长在边路突破,常常能够带来高质量的助攻。
荣昊与球迷致意、告别。
9月30日下午,谭咏麟、陈百祥、黄日华等大咖到三水区云秀山体育场出席香港明星足球队·佛山“西甲”友谊赛。
香港明星足球队参加佛山“西甲”友谊赛
所有的背后,当然有三水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机构的高效策划、执行,也有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
03 三水对标网红城市
9月16日晚,“健力宝杯”第十七届佛山“西甲”职工足球联赛淘汰赛正式开打,全国网络媒体城市形象采风行的媒体记者们也在云秀山体育场感受。
记者们看到球场上,球员激情满怀全力以赴,你拼我赶强强对话,引来观众海啸般的欢呼喝彩,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响彻云秀山体育场。
“西甲”观众席。李东 摄
有记者说:“看到60多岁的老人家拿着手机全程录像,坐在我身后的小朋友用力地吹喇叭,‘西甲’的氛围太不可思议了,这样的氛围比中超还要好。”
三水区委书记李军与各媒体单位代表座谈交流时谈了两个点,其实透露了三水力撑“西甲”的原因:
第一,三水足球运动一直以来是全城群众热爱的运动,三水土生土长的民族品牌健力宝从赞助青少年前往巴西圣保罗学习桑巴足球,到慷慨解囊赞助三水本地足球赛事发展,对足球的热爱从不变,正是因为健力宝和足球有这样关联,促使老百姓热爱足球、热爱运动,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只有老百姓喜爱,这才是有生命力的。
“西甲”观众席。杨立善摄
这一方面是在点赞本地企业健力宝,另一方面也说出了李军对三水足球赛事的理解,而且他看到了只有来自民间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只有热爱,才会有激情,这是大实话。三水这个赛事局面来之不易。
第二,李军说:“三水将不断向网红城市学习,挖掘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品牌,同时参照其他赛事的举办模式,让佛山三水的体育赛事做得更好,更高水平,更有质量”。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今年大火的淄博烧烤,以及持续走红的柳州螺蛳粉。
不过,赛事与淄博烧烤和柳州螺蛳粉完全不同,赛事有强周期性和可持续性,其延展空间和衍生产品更多,所以,三水的对标其实不是淄博、柳州。
说个新闻吧,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超曼彻斯特两大豪门在刚刚结束的赛季中,收入颇丰。据报道,曼联预计本赛季收入达到6.3-6.4亿英镑,新科欧洲“三冠王”曼城更是有望突破7亿英镑(约合人民币64亿元)。
曼彻斯特成为“足球第一城”!
三水当然距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但是在努力前行的路上,曼彻斯特的一些具体政策、运营策略是可以参考,并进行本地化改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西甲”已经是佛山的“西甲”,而不仅仅是三水的“西甲”。
8月5日晚,“健力宝杯”第十七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在三水区云秀山体育场开幕,佛山市委书记郑轲、市长白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钛、市政协主席李政华出席开幕式。
“西甲”开幕式。李东 摄
郑轲是非常务实低调的官员,同时对于佛山的民营经济也多有公开发言力撑,对趋势有清晰的判断和认知:
2022年3月13日,佛山市高规格召开企业家大会,郑轲说“企业家是推动佛山企业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低端到中高端的头号功臣,是擦亮佛山制造品牌、叫响有家就有佛山造的擎天之柱”。
04 三水经济“全面开挂”
三水“西甲”很火的背后其实是三水经济的不断奋力向上,是佛山经济的不断冲击新高峰。
2022年,三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32位、工业百强区第15位。
2022年,三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工业投资增长12.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7.5%,进出口总额增长6.0%。这在复杂的大形势下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2023年上半年,三水的势头也非常不错,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6.77亿元,同比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等5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第一。
三水规上工业增加值490.1亿元,增长7.6%。
1-6月,三水共引进超亿元项目57个,投资总额超573.7亿元,其中,超100亿元项目1个、超50亿元项目1个,超10亿元项目13个。
限额以上社消零同比增长7.5%,增速为佛山市第二。
三水的2023年经济可以说是一个“全面开挂”的模式,所以,三水“西甲”冲击波气势如虹冲向全国,不断破圈也不奇怪,因为三水的氛围就是这样一个有底气,有干劲,有奋发向上活力的氛围。
三水新城
有了干劲就会有大量投资,就会有企业家纷至沓来,就会有工作机会,就会有人口增长,三水正走在一个正反馈,不断自我激励的路上,这种激励是政府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企业家投下信任票的结果。
7月18日,三水区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透露的消息是:2022年三水人口大幅增长近9%,人口增量和增幅居全市首位。同时,近三年落地的532个项目,还将带来8.7万产业人口。
有一种奋勇争先的精神叫三水精神,三水人的确是在拼命干,而且干出了相当不错的阶段性成果。
三水北站
三水得到了佛山市的积极支持,比如佛山把打造佛北战新产业园这个事关佛山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交给了三水。
三水还立了一个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000亿元”。
“西甲”赛事风云激荡,三水的天空同样波澜壮阔。
赛事火爆,三水经济向上的城市背景是:
今年上半年,佛山GDP为6070.7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跑赢全省大盘;其中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增速位居珠三角第一。
三江汇流(三水,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是地理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