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这的《罗刹海市》可以说是无意中唱衰《中国好声音》的前奏,而正在它江河日下的当口,李玟生前的控诉录音则给了这档节目最致命的一击。
随着网络的声讨和爆料,“好声音”已处在不断的坍塌之中。“好声音”还能走多远?可以说它已经社死,未来即便不被停播,也难再翻身,即便苟延残喘,也将是灰溜溜地存在,不论对于导师还是学员来说,只要是稍有体面的人,都会觉得脸上无光。
一、人命有时候真的挺有价值的
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遇到它有史以来的生存危机?这危机不是来自好声音自身的问题和它的造假机制,而是来自于外在的反抗和不适。
其实,早在2022年9月,李玟现场发飙质疑好声音节目组的视频音频就已在网上传出,但是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李玟没有去世,那么8月17日那段音频的曝光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和波澜。
李玟的死和好声音节目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李玟在好声音的遭遇和屈辱,却展现和演绎了李玟人生的最后挣扎和悲剧。因此,李玟生命价值的最后一部分,也发挥在社会对于好声音的觉醒上。没有李玟的死,好声音还会像往常一样逍遥,一样做假,成就一些人和毁掉一些人。
二、真正值得反思的是什么
我觉得第一应该反思的,不是好声音的“恶行”,而是对人们一直以来对这种“恶行”的默认和熟视无睹。
比如,对于好声音中被曝光的网络拉票、礼物刷票、编造剧本、导师的表演、歌手身份造假、暗箱操作、签约晋级等等,哪一项不为人所熟知呢,哪一项人们没有觉察到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歌手身份造假的问题,早在一开始,节目组就开始明目张胆地作假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选手、杨坤战队的“超级奶爸”张玮琪于8月19日在抖音上爆料说,
“第一季参赛时每个人都有个故事,你是货车司机,你是美甲老板,或者你是出纳员,其实都不是,其实都是做了很长时间的音乐人,或者是在外面唱了很长时间的酒吧歌手,但是为了节目效果,一定要跟你们(观众)讲,他是农民,他是出纳员,他是司机,所以大家才会去看。”
对于这种选手身份造假,包括对于上面种种造假,社会大众或多或少是知情的,甚至是其中的参与者,但是大家都默认了这种潜规则的存在,以至到某个时候发生了严重的问题,有什么稀奇的呢,大家又何必变得这样义愤填膺呢?
三、老胡的明白话
我觉得网络大V胡锡进先生倒说了句明白话、客观的话,他在21日评论中国好声音事件时,说:
因为《中国好声音》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是中国 社会的现实一角。其他地方的“常见病”在这个节目的幕后有一些存在,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 我们社会的底盘决定了这档节目会有幕后的瑕疵,包括可能有重大瑕疵。
中国好声音“十年恶行”,其实是社会的目光注视之下完成的。老胡这段话的关键词“我们社会的底盘”,言简意赅地指出了问题之所在。那么,谁是这个社会的底盘?
其实今天义愤填膺的人群,今天喊打喊杀的网民,就是这个社会的底盘,这个底盘就是大众,就是“我们”。是“我们”这个底盘制造了中国好声音的虚假、也是“我们”这个底盘默许和延展了它的虚假。
四、下一场虚假和愤怒又在哪里
老胡的话有时说的真不错。网友对老胡的“和稀泥”、没有声讨节目组感到很不满,说他胡咧咧:
但我觉得老胡又有一句话咧咧到了点子上,就是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好声音现象只是这个社会的冰山一角:“因为《中国好声音》不是凭空存在的,它是中国社会的现实一角。”
好声音事件终将平息,不论好声音倒与不倒,但好声音的现象绝不会倒,它不但存在于诸多选秀节目中,在其他社会领域它也普遍地存在,因为这“社会的底盘”仍强悍地存在。
待好声音事件平息,下一场造假、下一场同样的事件不知又在哪里爆发,人们的愤怒不知又将扑向何处,但是请放心,一定有义愤发作的地方,一定有正义的用武之地,信不信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