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爆火背后的深度解析:心灵鸡汤与偶像崇拜的双重效应

2023-12-16     中外概览

原标题:董宇辉爆火背后的深度解析:心灵鸡汤与偶像崇拜的双重效应

董宇辉的爆火,可谓是近年来直播带货领域最为出圈的事件之一。他凭借着“知识型主播”的形象,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成为了直播带货领域的顶流。究竟是什么让董宇辉如此备受瞩目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首先,谈一个视频感受

我一直不太明白董宇辉为什么那么火。虽然未曾看过东方甄选的直播间,但在今年5月份的时间,我特意浏览了董宇辉的几个视频,没看出什么门道,也没有觉察到什么特别之处。

其中董的一个演讲视频,反而给我的印象不好,因为我认为其言语表现夸张,而且缺乏真实。视频中他谈及大学毕业后找到两份工作,感觉都不错,但不知如何选择,于是回陕西老家向父亲请教。

他描述当时的情景时说:“一个阳光还依然很强烈的下午,他在地里锄地……然后他突然就拿着锄头,这样把胳膊搭在锄头的杆上,当时太阳斜照着,他站在一个阴影里头,光全部投在我的脸上。”我记得有网友在评论里打趣:“‘一个阳光还仍然强烈的下午,光如何如何’这个桥段都用了很多次了!”其实我觉得,不必说很多次,即便一次,我都觉得有点过于煽情了。

宇辉同学接着讲了他爸爸给他的一些建议,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句,真正的工作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工作;第三句,影响人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工作。

这三句话都是有来历的,第一句是古希腊哲学家的话,第二句是属于马克思价值观的话,第三句则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农民父亲,在面对大学刚刚毕业并且刚找到工作的儿子,不可能先讲一番空洞的大道理。这种情况下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关心收入待遇之类,想得远点,大概是有关于职业发展前途的提醒。这不是关于是否博学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之常情的问题。

显然,这个故事的对话整体上是不真实的。但我看了一下视频下的评论区,基本是网友们的一片叫好声,为这个父亲叫好,为董宇辉叫好,很少有质疑的声音。考虑到前面环境场景的描述,再结合这种对话的言语表达,就可以发现,这实际上这都是心灵鸡汤套路的体现。我大概明白董宇辉爆火的一个原因,火就火在心灵鸡汤上。

其次,小作文事件

最近东方甄选的小作文事件,再次将董宇辉推向大众视野,并掀起了一场舆论狂潮。粉丝和大众纷纷站队,表达对董宇辉的支持。

我看了那个东方甄选官方小编关于“宣传文案出自谁手”的答复,答复文字提到,“文案出自团队之手。每一次小作文制作,都是主播在镜头前,背后是文案创作团队、拍摄团队、剪辑团队的小伙伴们,大家协作,才有了一篇篇专场小作文。”

这一声明引发了董宇辉粉丝的强烈不满,认为这种曝光是对董宇辉的有意打击。实际上,文案出自团体是很普遍、很正常的现象。是否有内部矛盾暂且不提,但就这段文字而言,并不会对董宇辉的形象产生实际影响。

以罗胖罗振宇为例,如今他每年的跨年演讲,以及他早期在优酷的每周视频,也都有专门的创作团队为其精心打造,并且在视频结束时还会把创作团队打在屏幕上,这不是一样成就了罗胖吗?尽管有创作团队的支持,这仍然需要主讲人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正如董宇辉一样,他的成功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和优秀的表达能力,无需刻意去维护一种高大全的完美形象。

但是董宇辉的粉丝受不干了,夹杂着对东方甄选所谓内部矛盾斗争的理解,纷纷对东方甄选领导层发动了一边倒的攻击。为什么会如此呢?我想其中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偶像崇拜情结发挥了作用。

第三,董宇辉爆火背后的“心灵鸡汤”和“偶像情结”

从我前面提到的董宇辉与父亲对话,再结合董宇辉其他的一切视频表现,以及结合这次小作文事件,我似乎看到了董宇辉爆火背后的原因。

当然,董宇辉的成名,有他自身优秀的地方。比如,他当过新东方的老师,口才比较好,在镜头前能够侃侃而谈。读过不少书,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好,在讲话的时候能够旁征博引。

但是在这个自身原因之外,我觉得还有两个更为更深层的原因,一就是心灵鸡汤打动人心,二是偶像崇拜固化了人设。

第一,关于心灵鸡汤

董宇辉在演讲或直播中经常引用古诗词、名著、哲学等知识,同时他还经常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这种知识与情怀的结合,“诗与远方”的插播,既吸引了一些粉红和文青,又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让董宇辉成为了“知识型主播”的代表。

但是董宇辉的所讲的东西,不过都是些心灵鸡汤。近年来,心灵鸡汤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从弘一法师到星云大师,从连岳到咪蒙,从陈果到董宇辉,都有万千拥趸。至于谁的名气更大,就要看谁的口才更好,请讲得东西更加通俗易懂。心灵鸡汤讲得精彩,就会俘获亿万大众。

心灵鸡汤之所以能流行,因为心灵鸡汤既显得深刻,又容易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吸引,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人们在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时,往往会感到迷茫和困惑。心灵鸡汤能够给予人们希望和幻觉,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这种精神上的慰藉很容易够抓住人心。

董宇辉的爆火,正是迎合了中国人的这种心理需求。他身上既有知识、才华,又有亲和力,有心灵鸡汤法器,因此很容易受到观众的追捧。

第二,关于偶像崇拜

中国,偶像崇拜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社会传统。历来崇拜偶像,是中国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社会更加明显。

这种偶像崇拜,不仅仅体现在娱乐圈,也体现在其他领域,比如官场、体育、商业、教育等广泛的领域。从古代的圣人、英雄,到近现代名人、明星,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在某些人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人们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一种心灵的慰藉。而董宇辉,正是这样一个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偶像,人们愿意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愿意为他喝彩、为他打call。

既然成为偶像,那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任何冒犯都不可容忍。偶像必须是完美的,不能有任何瑕疵,在偶像身上找瑕疵,就是对人民信仰的亵渎,相当于自绝于人民的行为。所以,这次小作文事件,引发了网友的普遍愤怒。对于那些不熟悉董宇辉和小作文事件的人,也受到偶像效应的波及,纷纷为为位大众偶像发声。

总而言之,董宇辉的爆火是多种因素所致,除了他的表达能力外,心灵鸡汤法器和偶像崇拜情结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董宇辉爆火现象也折射出当下社会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885ed9abf01613a0de336a7a5adb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