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华航客机坠毁“魔鬼海”,225人遇难,只因20年前的小疏忽

2024-01-11   吴忠强

原标题:02年,华航客机坠毁“魔鬼海”,225人遇难,只因20年前的小疏忽

在2002年5月25日15:08分,一架搭乘206名乘客和19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47航班,从中国台北机场起飞,穿越台湾海峡,驶往香港,预计飞行时间为1小时40分钟。

这本该是一场常见的短途飞行,可飞机上的225人彻底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更为诡异的是,在空难发生一周后,一段遇难者的神秘录音现世,让人听后不禁毛骨悚然。

此次遇难航班是中华航空611航班,这是一架波音747-200型客机,于1979年投入使用,“服役期”已经有22年,是一架真正的“老龄”飞机。

无预兆坠毁“魔鬼海”

20分钟后,意外突然降临,611航班从管制中心的雷达荧幕上消失,与塔台失联,管制中心意识到611航班很有可能已经出事了。

他们立刻调出最后一刻的雷达视频,那一幕瞬间令工作人员颤栗——611航班在飞至有“魔鬼海”之称的澎湖区域处,直接在空中解体为四部分后坠落。

前期的搜救工作重点在寻找幸存者,但不幸的是经过几天几夜的搜救,未找到任何幸存者,全机225人全部遇难,其中有两位外国乘客。

空难事件的存活几率格外低,因为仅仅是飞机高空坠落时的冲击力就足够要了人的性命,甚至将活生生的人撕碎成块状物。

空难发生后的第六天,打捞队的工作仍在紧张地进行中,只有找到导致空难的原因才能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给大众一个交代。

而这一天之后,便是225名遇难者的“头七”。在中国的传统说法中,“头七”是死者在过奈何桥、喝孟婆汤前回家再看看的日子。而在“头七”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诡异可怕的事情,令所有遇难者家属的情绪更为激动。

报时信号:“送出,星期四,五点二十一分”电子语音结束后,便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绝望的哭声,还掺杂着海水汹涌的声音。依稀可以听出男子有些台湾腔地绝望哭喊:“我不要待在这里。”

紧接着又是一阵哭声传来,听着便让人揪心。在语音消息的最后时刻,男子发出类似哀鸣的声音:“我不要死!我不要死在这里!我怎么能死在这里!”

再看到新闻播报中不断循环着611航班出事的消息,张先生拿着手机的手颤抖了起来,他有个猜测——这段录音来自于空难遇害者!

于是,他将录音放到了网上,希望能有遇难者亲属辨认出录音中的声音。

因现在所有民众的目光都在关注611航班空难的消息,这段录音一出现,立刻广为传播。

顿时,台湾民众大为震惊,遇难者的家人们听完这段录音,难以想象自己的亲人朋友当时该是有多么绝望,也哭得撕心裂肺,官方这边因为这段录音的现世,也是压力山大。

真相浮出水面

空难原因的调查队此时已经进行了好几种事故原因推测。通过雷达图像,首先排除掉飞机受到外界攻击这一点,因为雷达图像显示飞机是突然解体为四个部分的。

可飞机内部的遗骸中并未发现爆炸后产生的灼烧,在遇难者遗体上也未发现被灼烧过的痕迹,因此这个方向就被排除了。

紧接着,有人提出在美国发生过一起空难是因电缆设计出了问题,一根小小的电缆线引爆了中央油箱,使得全机人员为其陪葬。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调查员将注意力放在了之前被忽视的飞机残骸上,一块机尾残片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块机尾残片的断口相当平整,尤其是在对比其他残骸之后,老调查员断定在机身解体的巨大拉扯力下,绝对不会有如此平整的断口,而在这块残片上还有一排垫板。

飞机的机尾因着陆时擦地,故损伤了一块蒙皮。这就相当于汽车因摩擦掉了一小块车皮,但汽车车身摩擦再打个补丁,换上一块同质量的车皮就可以。

但飞机是要承受空中高压的,根据波音公司规定——蒙皮被摩擦后,必须换一整块蒙皮才能保证飞行安全。

正是20年前的维修不当,以及华航在后续飞机维修检查中的懈怠,使得这块早已受损20年的蒙皮在20000次飞行、40000起降中不断被拉扯,铝板覆盖之下的裂痕不断扩大,所以这次空难,只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起诉方以视频系统越洋讯问孙冀昌,他承认自己当年的维修失误,空难调查彻底告一段落

最后维修师孙冀昌于2012年离世时,死在了监狱中。但除了这个祸首,有百万次机会发现维修问题的华航才应该是最终的“凶手”!最可怜的不过是225条鲜活的生命,和这背后225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