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痛风需要终生服药吗?”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还是要厘清痛风和高尿酸概念之间的区别。一般情况下,由高尿酸引起的急性痛风发作,不需要终生服用药物来调节和改善痛风问题;而引起痛风发作高尿酸问题,有些情况,可能就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减少高尿酸带来的健康危害。
高尿酸是指人体内血液中尿酸水平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生理状态,一般男性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以下单位同),女性尿酸水平超过360,就属于高尿酸血症的问题,高尿酸与高血脂、高血糖等问题一样,都是由于身体代谢机能出现下降而导致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尿酸水平长期偏高,或者是越来越高,血液中的尿酸盐会在过饱和状态下析出结晶,这些尿酸盐的结晶在关节部位形成沉积,最终诱发关节部位的炎性反应和损伤,就是高尿酸引发的痛风性关节炎问题,我们一般将高尿酸引起的,突然出现的脚趾关节、脚踝关节、膝关节、指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速度快,疼痛剧烈,同时伴有红肿、发热等症状的急性炎性反应,称作“痛风”。
当急性痛风发作时,关节部位会出现炎性反应引起的剧烈疼痛感,因此,此时的治疗重点就是抗炎和止痛,一般常用的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抗炎药物、以及一些低剂量的激素类药物等等,可以结合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和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对于这一类的药物应用,其主要的作用是缓解炎性症状,减少急性痛风带来的疼痛、红肿等问题,一般如果能够在起病时及时用药,通常服用1到2周就可以让痛风的疼痛逐渐停止,痛风不痛了,这类药物也就不必继续长期服用了。毕竟这类药物,不管是秋水仙碱还是非甾体抗炎药物,都有一定的胃刺激性,长期服用会影响胃部的健康;而激素类药物就更不建议长期服用了,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会导致出现身体盐分、水、脂质、糖、蛋白质的代谢问题,导致身体出现这样的问题,得不偿失。
有一种情况可能需要多服用一段时间的抗炎镇痛药物,那就是有些朋友在降尿酸的过程中,当尿酸水平低于300时,会导致一些沉积在关节及其他部位的尿酸盐出现复溶,在尿酸盐复溶的过程中,会引起一些轻微疼痛的问题,在这种时候,可以选择低剂量的抗炎止痛药物,来改善和预防这种降尿酸期间出现的“小痛风”问题,通常秋水仙碱,非甾抗炎药物都是可以选择的类型,但一般服用剂量较急性痛风发作治疗时更低,以减少长时间用药的不良反应风险。
说完抗痛风药物,再来说降尿酸药物,对于降尿酸来说,永远都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调理的过程,一般对于无痛风发作,尿酸水平没超过540的高尿酸朋友,都不建议急着服药,不妨从生活上先多进行调理和改善,戒酒,多喝水,控制体重,低嘌呤饮食,避免熬夜,适度加强运动,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改善尿酸的排泄和代谢,加强高尿酸的控制。
如果是已经发作过痛风的朋友,或者是虽然未发作过痛风,但尿酸水平超过540的朋友,或者是虽然未发作过痛风,但已经有痛风石形成的朋友,都建议如果生活调理无法有效控制尿酸达标的情况下,服用降尿酸药物来控制高尿酸问题,降尿酸药物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最常见的就是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几种,这几类药物往往都能够有效的降低体内的尿酸水平,控制尿酸水平达标,一般情况下,对于发作过痛风的朋友,建议尿酸水平控制到360以下;痛风反复发作或已形成痛风石的朋友,建议把尿酸控制到300以下则更佳。
是不是要终生服药的问题,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虽然近期在美国最新发布的2020版痛风指南草案中指出,通常需要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朋友,都推荐无限期的使用降尿酸药物来控制好尿酸水平。但即使是对于最新版的指南,也建议要辩证的来看待,是否需要长期用药,是否要终生用药,最终还是看我们对于尿酸的控制能力,如果您在服用一段药物以后,通过严格的生活自律,也能够控制好尿酸盐水平达标,当然就不用继续服用药物,如果不长期用药,尿酸盐水平就下不来,甚至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当然就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来控制好尿酸水平,毕竟高尿酸的危害并不仅仅是引起急性痛风那么简单,慢性痛风石,肾脏损伤,肾结石,尿路结石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不良影响,都是高尿酸带来的健康危害,控制好高尿酸,才能够减少这些方面的危害因素,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