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价值投资都是骗人的?恐怕你对价值投资有误解吧!深度好文

2019-07-29   A股老探长

导读:最简单的炒股法宝:

你不需要有很高的智商,你用不着同时下三盘国际象棋,或者同时打二副桥牌,你需要一种性情,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你都能够做到从容自若。你用不着懂得贝塔值、有效市场理论、现代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市场形成理论,实际上,对这些一无所知反而更好,当然,这是商学院的观点,因为他们的金融课程就讲授这些内容,可是,在我们看来,学习投资的学生,只要掌握两门课程就足够了,一是怎么给企业估价,二是怎么看待价格。”

“很早以前,当我明白拥有某种性情,可以使人成功时,我就努力强化这一性情,对金融业来说,性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商,做这一行,你不需要是个天才,但确实需要具备合适的性情。”

看完上面这段话,你是怎么想的呢?是不是想说怎么可能呢,投资怎么会像说的那么简单,这个领域可是一赚二平七亏啊,不懂专业知识怎么能投资赚钱,忽悠谁呢?且慢,让我告诉你,上面第一段话是巴菲特先生的话,第二段话是他的搭档查理芒格先生的话。我们就用上面两段话,引申出今天的话题和观点。


以下几种现象是否发生在你身上呢?

1、沉迷于股票每日涨跌。不能忍受每天不看盘,哪怕是和朋友聚会聊天、开会、开车等红灯、去洗手间等都要时不时拿出手机看看股票走势,恨不得一天24小时和周六周日都是交易时间。

2、无法忍受一时亏损。股票上涨时得意忘形,股票下跌时百爪挠心,股票的涨跌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想在股市赚快钱。老是想着在股市一夜暴富,亏了想迅速回本,赚了嫌赚的不够,心态急切。

4、特别关心别人投资的股票。一旦别人有所失误,就大加批评,别人股票大涨就独自叹息或有追涨的冲动。

5、难以容忍其他投资者的不同观点。投资想法不同时,就恶语相向。这点我体会深刻,你若在论坛或平台上发布的观点与其个人判断或第二天走势稍有不同,就会得到奚落和嘲讽,根本不能用更大一点的视野(哪怕是往后看三天)看问题。

6、试图解释市场每一个偶然波动。试图将投资结果不佳归咎于“天灾”。比如央行货币政策乱来,政客不懂经济学,救市措施不当等。

7、不断收集新数据支持自己的某个投资观点。对不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置之不理。

8、不断把自己和各种指标比较。比较自己是否跑赢了某某指数,是否跑赢了某某基金。

9、缺乏独立思考。不好好做功课,听信“所谓”专家的小道消息,盲目的相大V。分不清电视节目和真正投资观点间的差别。

以上几种现象是否似曾相识?或者,是否正在发生在你的身上呢?若以上几种情况你已经具备了其中的几条,对不起,我可以给你肯定的答案,就此告别股市吧,你是无法长期立足于这个市场的,也可能赶上运气好,遇到了几年不遇的大牛市赚了一笔,但大概率的会在随后的调整中将利润回吐掉甚至亏损。因为这些做法,会让你陷入失败的泥沼。


散户如何才能成为股市赢家?

1、良好的心态

拥有良好的心态,股票赚钱时不过分自满,股票亏钱时不过于悲伤,不受市场涨跌影响坏了心态,导致后期交易受到影响,前期一定要轻仓交易,要小资金操作才能保持心态的平稳,养成良好心态才能更清楚的看清市场方向,能在遇到风险时冷静的处理问题。

2、强大的执行力

每一笔交易都要计划好入场点和出场点,更要在遇到风险时买入依据消失后坚决止损。大部分的股民之所以不能进入少数成功者队列就是没有执行力,看到风险宁愿承受更大的损失被套牢而不处理,看到机会却畏畏缩缩,最后只能是追涨或者被套牢。

3、不投机要投资

A股市场80%的股民都是投机为主,也注定了80%的股民是亏损,不买垃圾股,更不买低价问题股才能避免风险,就算投机对九次,一旦踩到地雷,前期的所有努力奖功亏一篑,要在股市生存就要和成功者一样,学会投资,更要学会做中长期的交易规划。


反对投机?这两个“价值投资”经典理论需要学习

一、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之父

价值投资策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提出。

《聪明的投资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该书的核心观点是,建立长期战略和股票选择的框架来避免投资失误;格雷厄姆和大卫•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则更加详尽地建立了价值投资的框架。

该书强调对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分析,以决定公司价值。“虽然这些著作立足于当时的经济环境,面对当今更为多元化的商业领域难免有些过时,但其基本原则在今天依旧适用。”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格雷厄姆把投资定义为,通过全面、有效的分析,保障本金安全并产生足够回报(至少等于通货膨胀率)的经济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投资哲学反对投机,相反,需要对企业进行详细的评估,重点关注长期经营良好的企业,寻找内在价值被低估的企业进行投资。这种投资策略在短期内可能效果并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回报丰厚。

在此基础上,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边际”原则,即所购股票的价格必须充分地低于其估计的价值,增厚收益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在资本市场上的损失。

格雷厄姆提供的投资标的分析筛选工具主要用于度量企业的财务能力及投资风险。企业财务能力的关键是,保持较高的流动比例、谨慎控制长期负债相对于账面价值和清算价值的比例;与此同时,在投资风险方面,格雷厄姆设定了谨慎的选择标准,即公司股票回报率至少应是高等级公司债券的两倍,公司当前的市盈率水平应该低于过去5年峰值的一半。

二、费雪:关注增长的先驱

格雷厄姆注重对公司的财务分析,对公司管理层的素质、商业环境等因素则关注甚少。但在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管理团队对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企业非常重要,对于正在加速业务转型和技术革新的公司来说,风险管理和商业战略则更为重要。

费雪扩大了基础分析的范围,开始关注这些公司财务分析之外的定性分析领域,其更看重企业的增长潜力。

具体来看,费雪的投资策略是,投资于具有长期发展前景且其增长潜力被低估的公司,在企业的快速增长中获取利润。这种投资策略有时也被称为“增长投资”,但寻其本质仍是价值投资的一种,因为其投资决策同样是建立在价值与价格的比较结果之上,只是此时企业的价值更多是由增长带来的。

例如,在费雪甄选具有增长潜力企业的标准中,包括了以下因素:企业的潜在市场是否足够大,未来销售增长水平是否能够持续等。


价值投资的两大误区,时刻谨记

误解1:价值投资不适合小资金量的投资者

不止一人跟我说过,“你说的价值投资很好,也比较省心,但我现在资金量还比较小,等我赚到多少多少后也做价值投资。”这是没什么道理的,满满的都是侥幸情绪和“赌一次”的冲动。

还有人跟我算账,“我现在50万,价投每年赚10%才5万,太少了;等我炒到500万,再去价值投资每年赚10%是50万,就好多了。”可是,聪明的朋友你们为什么不仔细计算一下50炒到500的道路上,有多大的概率会让这50归零呢。还有,就好像自己皈依价值投资就能每年赚10%似的,哪有这么容易了?

事实是,如果一个投资者觉得资金量太小并不适合价值投资,更应该是这件事的正常范围不匹配其野心,那他是不适合股市投资的。所以,这部分投资者最好的做法是离开市场而不是进入一个赌场。

很多人亏钱之后自嘲为“散户”和“韭菜”,并且宽慰道“韭菜”就是注定被割的。有“韭菜”之心的才是“韭菜”,倒与资金量并不相关。谁又不是从小资金量开始的呢?自一开始就做正确的事,几年之间就看到质变了。反倒是要把资金量炒到某个量级再开始价值投资的人,多年原地踏步甚至本金多有折损。

那么,资金量比较小的投资者应该如何投资股市呢,我们做两个计算。

第一个计算,每月定投3000,按照不同的假设月收益率计算20年终值。

每月定投3000元,月收益率0.8%、1.2%、1.5%、2%,20年后资产终值分别为218万、417万、703万、1757万。

第二个计算,初始投资一百万,按照不容的假设年化收益率计算20年终值。

100万资金,年化收益分别为10%、15%、20%,20年后的资产终值分别为672万、1636万、3833万。

定投月收益率0.8%、一百万投资年化收益10%的假设,算是比较中肯的。长时间下来,虽也有不错的收益但这收益并没有达到“改变命运”、“转换阶级”的程度。如何才能达到更高程度呢,稳健的价值投资加上“上升的工作”算是最好的方式。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价值投资最适合小资金量的投资者。这部分投资者最大的亏损不是本金,而是进入股市后“炒来炒去”耽误本职工作,并在心理上否定劳动。继续学习,并在工作上努力,投资价值更高。

有人说“经济学可以指导生活”,价值投资亦如是。如果进入股市之后,在生活和工作上多有影响,那一定是进入的方式是错误的。曾见过一个人怒而辞职,因为股市上午冲高回落,而冲高的时候他在开会没看到没操作,算下来认为这一下子就亏了一个月工资。其实,我们知道就算他上午看了冲高过程也不一定会在高点卖出的,他认为的必然性在真实经历的时候其实是概率性的。牛市辞职,埋单的季节来的很快。

误解2:价值投资就是买入低市盈率股票

市盈率是一个伟大的指标,但因其简单易用普及程度广,存在颇多滥用的情况存在。尤其是涉及到价值投资,很多人理解我买了低市盈率的公司,就是属于价值投资了,或者认为买高市盈率的公司就不是价值投资是投机,这都是很错误、很片面的观点。

今年5月份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问伯克希尔的投资经理投资亚马逊的问题,并问道伯克希尔的投资哲学是否变了、是否在背离价值投资原则。

巴菲特回答:“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买入亚马逊的投资经理是价值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我们计算未来获得资金的概率、时间、投资期间的利率。所有的投资,都一样,都是这些计算,无论是以 70% 的净资产买入银行股,还是以非常高的市盈率买入亚马逊的股票。几十年前,我寻找低于营运资金的股票,我这是价值投资。现在,我们这位经理人投资了亚马逊的股票,他和我完全一样,也是纯粹的价值投资。投资的基本原理没有变。买入亚马逊的推理过程,与买入低市净率、低市盈率的银行股,是完全一致的。”巴菲特的意思很明确,我们计算过潜在收益、兑现时间、实现概率,在此基础上不论是买入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银行,还是买入高市盈率的亚马逊,都是纯粹的价值投资。同理,如果一个投资者没有计算过潜在收益、兑现时间、实现概率,买入低市盈率的股票也算不上纯粹的价值投资,只能算一个模仿者。我们看一个简化模型

发展速度决定了未来的蛋糕有多大,未来的蛋糕当然是做的越大越好;过程风险决定了这个未来的蛋糕贴现到现在适用的贴现率,风险小对应贴现率也会小。很明显,第一种情况的公司会出现较高的市盈率,第四种情况的公司则体现极低的估值。

我们将上述模型分为两个纬度:

这时候,市场看法和我们的研究之间就会时常出现不匹配的情况,我们优质的投资机会便隐藏其中。比如现在香港上市大型的保险公司,估值普遍在0.6-0.7倍内含价值附近,市场给予这个估值明显是第四种情况,公司发展慢且过程风险大;但我们的研究认为他们发展速度快且过程风险较小;这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戴维斯双击可期。银行、地产等也有很多公司,仔细研究就能看明白其中的逻辑差,这个逻辑差从大到小的过程,便是我们的研究价值体现的过程。

市场看法是第四种情况,我们研究结论是第一、二、三种情况,便像是大家认为的价值投资;市场看法是第三种情况,我们研究结论是第一种情况,便像是成长投资;其实上述都是典型价值投资。

60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70倍的海底捞是不是价值投资,要看投资者的研究深度和计算过程;没有研究和计算过程,随随便便买入5倍市盈率的银行也不是价值投资。


最后,投资是一个过程,它不一定要三个十年,但却需要三个阶段,即:第一个投资阶段是学习,学习是自身投资的过程,第二个投资阶段是打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地基”的楼盖不高,地基是资本基数,资本基数又反应了技能情况;第三个投资阶段才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收获期。

人们在市场中发生亏损,理由虽然很多,但有一项最严重,也最容易触犯的错误,那便是把过多的风险资本投人单一的头寸——孤注一掷。

钢铁意志造就顶级交易员!市场的机会很多,做符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最重要。术只是手段,道是最终的归宿。始终遵守交易系统纪律需要不同于常人的悟性和钢铁般的意志。查理.芒格曾说过现金和机会的关系:“有性格的人才能拿着现金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两位一流的日本武士对话:弟子问,凭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师父说十年。弟子说这太久了,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成一流剑客?师父说那要20年了。弟子疑惑说:如我不睡觉日夜苦练呢?师父说那你练一生也成不了一流剑客。要成一流剑客,不只练剑术,更要耐心和静心,卸下名利纷扰和急于求成。

做投资要有“五戒”:戒浮躁、戒心急、戒恐惧、戒盲动、戒贪婪。前四个最好要全戒,而贪婪不能全戒。综合分析、亲自调研,能够90%预判一波大行情时,要坚定方向、全身投入、一击必中、持久周旋,此时不贪是赚不到大钱。没有鸿鹄之志,哪能成就大事。平时不能贪,该贪的时候要贪,否则大机会就会错过。

“时机就是一切”,一定要等到所有因素都对你有利的时机。选择时机是非常重要的,操之过急,是要付出代价的。我后来的交易理论的一个关键是:只在关键点上进行交易。只要我有耐心,在关键点上进行交易,我就总能赚到钱。进行交易的最恰当的心理时刻,在恰当的时候买进。

投资市场的初段是勤奋和技艺,中段是智慧和心态,高段是人性和道德。绝大部分人之所以赔钱,最根本上是没有过好两关:第一,不明白走势选择的基础是与所有的人性相抗,只要你是人,在市场面前就会有问题;第二,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爱财自大,飞蛾扑火。

交易者幸存的机会不大,因为市场拥有优势:它没有任何情绪。就像江河前行、流向海洋,市场涨落起伏,全然不顾那些纠缠着搭车的人们的目的地。人们有一种倾向,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市场。这就像单凭大声吆喝就想让龙卷风改变路线一样。

不管交易者多么有经验,他犯错做出亏损交易的可能性总是存在。因为投机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所谓经验就是教训比较多,比较深刻,让人心痛,让人尴尬;不痛,记不住,不痛,不会反思。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人犯错很正常,但是如果他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就真冤了。

炒股绝非运气,没有技术和方法很容易套牢;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关注笔者公众号:捕捉涨停板(ag000231),与股友们交流学习,挖掘趋势,龙头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