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好是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也叫“出暑”,意为炎热终止,在气象上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关于处暑,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作实践中也总结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谚语,其中有一些还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指导意义。下面就跟大家说一下这些有趣的处暑谚语吧。
1、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即使已经处暑了,炎热的天气就如“秋老虎”一般还在持续并不会马上变凉,防晒防暑的工作还不能松懈。不过处暑后,北方的一些地区虽说中午太阳依旧猛烈,仍有高温,但早晚已经开始有凉意。
2、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之后,气温开始转凉,正是种植大白菜的好时候。因为大白菜在18-20度的温度生长比较好,夏季温度过高,大白菜易得病虫害,并且口感差,不好吃,而秋冬白菜口感最好。
3、处暑雨,粒粒皆是米
这句话的意思是:处暑这天下雨的话,栽种的农作物会有一个好的收成。这个是对于特定地区来说的,处暑之后,玉米、小麦、小麦等农作物开始进入乳熟期,雨水充足的话,可以保证颗粒饱满, 取得大丰收。
与这句话相对的谚语还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这是山东、安徽、湖北等地的谚语,意思就是:立秋下雨的话,对庄稼生长有利,但是要是处暑下雨的话,那么接下来的雨水就会增多,对农作物的采收会造成影响,所以说万人愁。
4、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处暑不出头,意思是说像玉米、高粱、黍米等农作物到了处暑时节还没有开花的话,那么就可以将这些农作物割来喂牛了。为什么呢?因为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农作物到了处暑还不长穗,那么就不会再长穗了,即使长了,也会被霜冻破坏掉了。
5、处暑鱼速长,管理要加强,饵料要增加,疾病早预防
处暑处在夏秋之交,处暑后气温有所下降,早晚温差变大,鱼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迅速,需要吃的东西也逐渐增加,所以要加强管理,增加饵料投喂。
另外,处暑时节,温差较大,气候变化大,也是鱼病高发的一个时期,所以要尽早做好预防工作。
6、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处暑气温开始发生变化,一些蔬菜要及时的进行播种栽种,越往后,天气会越来越冷,就会赶不上采收了。像北方处暑后就会开始种植大白菜,秋冬季节的白菜经过低温的气候作用,口感会比其他季节更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处暑的谚语。譬如“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处暑收黍,白露收谷”等等。
谚语,其实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很多的谚语就会带有地域的局限性,到了别的地方可能就不灵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谚语都是生活经验的概括总结,能够长期的流传下来,也证明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