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儿时记忆,他把老北京缩小了1700倍,留住了即将消失的街巷

2019-09-04   手绘之家

时光流转

有些事物注定留不住

但是有些美好,需要我们永远铭记

...

吉卜力动画电影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里

阿莉埃蒂是小人族,只有小拇指这么大

她们的房子也只有一个鞋盒高

但是漆金的水壶、纽扣做的墙饰

里面的家具比人类的家具还要精致可爱

在看这部动画时就想

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微型小世界一定很精致

希望自己的家里也住着一群可爱的小人

可以藏着一个袖珍的小世界

然而

一个叫西树的男生

他做到了,并且比想象中更加精致

...

微型小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80年代

北京的老巷子里

蜂窝煤,柴火灶

煮炊饭的木桶,晒衣服的竹竿

房子上的青灰瓦

每一处都是儿时记忆中的样子

秋日里的银杏叶

胡同里的青砖小道

走街串巷的卖冰糖~葫芦~声

似乎还在在耳边回响

爷爷晨起,去打太极

夜晚奶奶摇一把蒲扇

帮你驱驱蚊子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正在侵蚀着我们

关于故土所有的记忆

“故乡的味道”早已变成了奢侈品

未曾告别,就已消失

青砖老巷、茶壶板凳

晾晒的床单和铁丝做的晾衣架

满墙的爬山虎

破旧的老房子

昏暗的厨房

记忆中的暖壶、洗脸盆

贴满奖状、贴画的斑驳白墙

《老巷旧梦》是西树的名作之一

里面所有的物品都是西树亲手打造的。

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成都的宽窄巷子

真实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房屋街景。

很多的网友都感叹道,

"看着老巷旧梦,仿佛找回了童年的旧时光。"

匠人西树

因不忍这些老巷

在我们的记忆中慢慢的消失

他用8年时间,还原了他记忆中的老北京生活

把老北京缩小了1700倍,留住了这每一个即将消失的街巷!

西 树

原先他学经济学,做HR工作的

并非工艺专业出身的他,为了还原老街

自学了一身本领,木匠、泥瓦匠、园艺

铁艺、电工、瓷器烧制等等....

这些都是西树的十八般武艺

他走访成都的宽窄巷子

摸过北京、上海、济南、苏州的砖墙

找寻了很资料,就是为了儿时的记忆

作品《山寺厨房》

西树创作过程十分艰辛

作为参照物的旧厨房十分的难找

在进行创作时

西树多次向住在武夷山中的朋友

请教旧厨房的细节,为了支持西树的创作

老家的父母不仅电话叙述回忆老厨房的样子给他听

还寄去了家中遗留的旧器物作参考

现如今

高屋大厦平地起

道路上车水马龙

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

却越来越怀念童年时的

青砖老巷、茶壶板凳

他将记忆与想象中的场景

按照1:12或者1:20的比例缩小

再细细打磨真实的材料

制作出各种小物件

窗台上的玫瑰和花瓶

水龙头上的水滴

哪一件都是耗尽心神才做出来的

手掌大小的床褥、针一般粗细的毛笔

还有精细的木椅、瓷壶、碗筷、火炉

砧板、菜刀、水龙头、蔬果等等

他尤其热爱园艺

也留心生活里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

正是如此,缩小后的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经过他的雕琢

不仅没有因为变小而走样

反而比真实生活里的样子更充满温度

世界上最小的花店

西树早在08年

开始就专心研究袖珍创作

那时国内几乎没有人了解这个领域

他能买到的材料很少

也没有任何现成的技巧可以参考

家里装修剩下的辅料、

薄板都是他的制作材料

手里有什么,他就用什么

西树也没有学过美术或是建筑设计

但兴趣是他最好的老师

受一位同行的启发

修补水泥在缝隙里

他相信

人必须养成自己寻找答案的习惯”

为了把袖珍的东西做得真实

他总是乐此不疲地不断尝试

一砖一瓦

都是经过真实物件打造的

西树并没有因为繁琐

放弃对细节的打造,灯泡可以亮

房子可以遮雨,绿植都亲手栽种

连蜂窝煤都如此的精准还原

匠人精神让人佩服

《老巷旧梦》作品欣赏

西树说,我没有秘籍,也没有特别的老师,如果有,那就是生活。我怀念童年夏夜,就去做一张真竹榻;想做水桶,就去箍一只木桶;想念爷爷,就做记忆里的柴刀。我的老师,是过往生活、是父母、是初夏的玫瑰、是隔着遥远时空的无名匠人,也是温暖模糊的童年记忆。

“我想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一条难忘的老街、老巷,或者说老胡同、老弄堂。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还来不及道别,它们就都不见了。这个袖珍的院子想要把它们留住“

——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