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查干淖尔嘎查建档立卡户德木其格,前段时间主动来村上将自己的低保退出申请书交到了党支部书记白音吉日嘎拉手上。固日班花苏木政府一位干部知道后惊讶地说:“在农村,主动退出低保的人还真少见。”
4月14日,记者来到查干淖尔嘎查德木其格家。院子里,一名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正用手搀扶着一名妇女,这便是德木其格和他的妻子,“你们先进屋昂,我俩走得慢。”话语间流露出德木其格对妻子疼爱有加。
这是一幢10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屋前半亩见方的菜园,小院不大,却井井有条,看得出主人的干净、勤快,后院则是“牛羊满圈”。
进了屋,迎面而来的是德木其格的女儿谢秋花,见到我们,秋花显得有些沉默寡言,只是满脸堆笑。“再过阵子吧,等疫情过去,我就打算回学校那边工作。”秋花2018年大学毕业,由于母亲病情恶化,去年一年也没出去找工作,在家帮助爸爸分担农活和照顾母亲。
片刻,德木其格和他的妻子进了屋,妻子在10多年前患了腰间盘突出,在2018年由于病情恶化导致了瘫痪,但在丈夫德木其格悉心照料下,病情好转了很多。德木其格的妻子始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我们,但是她握着我们的那双手,虽然瘦小却刚劲有力。
“自从得了病,她不怎么说话了。”德木其格把妻子扶到轮椅上。
这些年,由于妻子患病,德木其格承担了家里家外的所有活计,喂牲畜、种地、侍弄菜园,凌晨四点就要起床去放羊,闲暇时还去镇里打零工赚钱,缓解家庭的窘况。最令他发愁的是前些年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刻都不敢休息”。好在女儿大学毕业了,妻子经过两年的精心照料,病情逐渐好了起来,“现在自己能吃饭了,平时慢点溜达,自己也能走了。”德木其格的话语中透出着坚毅和自信。
如此窘迫的家庭,怎么可能申请退出低保?
德木其格没有马上回答我们的疑问,他安安静静地算了一笔账。“老伴儿前年手术花了7万元,报销了6.3万元,又通过旗里扶贫的大病兜底4000元,算下来我们看病只花了3000元。当时,仅有的10亩地还种了黄贮,如果没有政府的救助,我老伴儿不可能接受这么好的治疗。”
“我心里还有一笔账——我们全家一年领低保9750元,今年家里卖了1头牛和60只羊羔子,挣了5.7万元,再加上村里公益性岗位给了我8760元,护林员工资1万元。”德木其格说:“想要脱贫不能只靠国家政策,自己也得努力干!现在我都快成村里的富裕户了,咋可能还吃低保呢!前些天,我们一家三口就商量,不能忘了党的恩情,这低保得退了。”
于是,德木其格一家在查干淖尔嘎查的微信群里郑重表示,“我们自愿退出低保,让给村里更需要的人。”在德木其格的带动下,村里的宝巴图、席宁布也相继表了态,要求退出低保,村党支部书记白音吉日嘎拉看到微信时很震惊,也很感慨,“在全旗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他们三户的举动,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
低保退了,以后的日子会变成什么样?德木其格告诉记者:“我们准备贷款扩大家里的养羊规模,别人能干成的事我们也一定能行!”
记者手记:
穷不可怕,最怕志短。
采访中,德木其格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党的恩情。当前全旗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一项项民生实事逐项兑现、一块块发展短板正在补齐、一个个贫困村逐步退出……贫困群众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已经成为广大贫困群众的肺腑之言。采访中,德木其格讲述这个家庭变迁时没有流泪,讲述如何照料妻子时没有流泪,但当说到感谢党和政府的恩情时,却热泪盈眶。这眼泪是对党和政府关怀扶持的深情感激。当脱离贫困的希望来临时,他们不等不靠不要,将一个家庭战胜贫穷的志气写在退出低保的申请中,折射出在脱贫攻坚中农牧民坚强不屈、奋力拼搏的精神和勇气。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图文:王 阳
编辑:马凯月
审核:李文静
终审:侯显峰
王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