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微博上有个热搜特别火。
一个北大博士在毕业典礼上说,自己半天能走98800步,此言一出立刻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群嘲。
“这个人是踩了风火轮吗?”
“这是什么新型摇步机?我也要Get一台。”
“我要把手机绑定在狗身上,看看他说的到底对不对?”
还有人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发现这根本不是人类体能所能达到的数字。
结果,北大博士出来辟谣了:
他是珠峰探险队的一员,为了攀登珠峰,必须进行体能极限训练:从半夜开始爬山,一直爬到中午12点。
训练结束,他们登山队的所有成员微信上都显示了98800步——微信运动的上限步数。
得了,原来这不是吹牛,而是一个“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的故事。
作为一个每天走3000步都觉得骄傲的运动废柴,我完全想象不出一名登山运动员的体能到底有多强大。
自从我成为社畜后,早已经和运动say bye了。
总觉得每天下班以后瘫在床上,一动不动,才是幸福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但我这个人还有个癖好:
我不爱动,我爱看别人动。
比如:当我看到电视剧里的主角开始跑时,我总是会热血上涌,在屏幕前激动得嗷嗷乱叫。
男女主千辛万苦相见,跑!
阻止好人落难、恶人犯罪,跑!
或者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想跑,跑!
这种跑步的场景在日剧中尤其多,打开“平成日剧十佳”榜单,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看到主角奔跑。
《东京爱情故事》,莉香坐上电车,完治赶到车站;
《花样男子》里,杉菜追赶道明寺的飞机;
《悠长假期》的开头,小南提着婚纱裙摆,冲向新郎家……
还有《求婚大作战》,追爱追到穿越时空的山下智久,从第一集开始跑,直到拐走新娘逃婚,有始有终,十分圆满。
由于日剧中的奔跑桥段太多、太有视觉冲击力,遂被观众老爷赐专用名——“日剧跑”。
深刻反省:我是单纯喜欢看“日剧跑”吗?
才不是呢。
我喜欢的是在运动着的人、奔跑着的人,他们像是热烘烘的小太阳,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生命力与希望。
奔跑姿态,是青春常态
奔跑,似乎总和“年轻”挂钩。
挥汗如雨的塑胶跑道,千钧一发的球场抢断,冒着迟到风险为心爱女孩买来的早餐。
少年时代太多印象深刻的瞬间,都是靠跑的。
那时的我们,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
明明可以走五分钟,偏偏只想跑两分钟,否则满身躁动的荷尔蒙根本无处宣泄。
那时,班主任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哪有那么多话要讲?到操场上跑五圈就好了!”
而爸妈的口头禅则是:“跑慢点,仔细别摔了!”
哪怕被长辈斥作冒冒失失、风风火火,我们也还是要跑。
只有跑,才能昭示“我们正年轻”;
只有跑,才能表达年轻人的冲动、热血与不服输。
《对不起青春》里,参加“箱根驿传”接力赛的圣骏高中,把这个场景完美还原。
选手拼尽全力奔跑,拉拉队也尽职尽责。
可偏偏最后一棒的选手崴了脚。
那时已经停学,又身负重任,扮演当地吉祥物“三岛小丸君”的古井毅然顶替。
他戴着小丸君硕大的头套,二话不说,开始冲刺。
落后的局面逐渐被扭转,因为古井的脚力强健,竟成为了第一个撞线者。
谁的青春记忆里没有一场终生难忘的接力赛呢?
赭红色跑道,白粉笔拉出的终点线。
充斥着呐喊欢呼,挥洒着晶莹汗水,被想赢的心情,烙印在奔跑的动作里,简直是少年意气的完美注脚。
也许有时候,昂扬斗志并不对应着百战百胜,奔跑也可能导向失败结局。
比如《龙樱》里,遗憾错过了东大入学考试的直美。
她从医院匆匆奔向考场,跑得太急,半路摔倒。
等在考场门口的老师焦急地看向手表,咔哒,进场时间错过了。
然而情节并没有停在这一刻。下一秒,爬起来,拍拍灰,继续跑。
伤都是轻伤,困难都是小困难。
哪怕一瘸一拐,也要跑出健步如飞的架势。
那股子打不倒的冲劲,才是青春的魔力。
成年人的世界里,只有奔跑二字
一路狂奔,再向前,我们就跑出了纯粹的乌托邦。
跑道的终点,多出了许多沉甸甸的负重。
如果说,少年时的奔跑是充满倔强、追逐太阳;
那么成年人的奔跑,就驮着许多名叫“责任”的石头、步履艰难。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所以,只能一路狂奔。
《重版出来!》的主角黑泽心女士,是奔跑吧OL代言人。
她背着双肩包,穿着职业装,保持真诚微笑,日复一日地用奔跑来面对生活。
跑过樱花树下,跑过马路,跑进公司大门,再精神满满地问一声:“早上好!”
简直是社畜榜样,员工楷模,一台奇迹般的永动机。
这位新手漫画编辑的工作环境,和我们没有两样。
难搞的合作对象,严苛的主编,处在下滑边缘的杂志销量……
困难的花样不断翻新,但黑泽心却始终健步奔跑。
因为这奔跑中的旺盛斗志,那些看似可怕至极的庞然困局,一个个迎刃而解。
哪有活得容易的成年人啊?
我们都像是闯关游戏中,那个不断跨过关卡的小人。
跨一个,得一分,只有跑得够久够远,才能升级变强。
关关难过关关过,今天没过不要难过,大不了明天继续过。
当闯关游戏来到更高阶,Hard模式开启,一直在平地奔跑的你甚至会看见深渊。
《非自然死亡》最终话,心结难解的法医中堂系独自狂奔。
他迎着风转过一个又一个街角,心中百味杂陈,恨意滔天。
奔跑的尽头,就是多年以前杀害他女友的罪犯,找到这个人,长久的悬案就将终结。
一直以来,他作为“独活者”的愧疚,才能画下句号。
在这部法医探案的职业剧中,角色们时刻在与生死赛跑。
困顿常有,战栗常有,崩溃常有。
但他们纷纷努力藏起痛苦的过往,告诉自己,咬牙活下去。
有故事的成年人,为了不做辗转的噩梦,为了不被困于过去,必须跑,只能跑。
事事推拽,步步催逼,前方多路障,身后有疾风,生活的重锤左右夹攻——
向前跑吧!
只有一直往前,才能逃离昨日的深渊;
只有一直往前,才会有见到足够的光明。
成年人的人生秘辛:
一直向前跑,不要回头看!
不论结果如何,都要怀着向前跑的心情
其实,奔跑并不只是一个动作,是一种斗志,一种生活态度。
抬腿、落下,摆手、放下的节奏,贯穿生命,不会褪色,不会消失。
我们无法预料一路奔跑,会撞见什么;也无从得知,遥远的目的地,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
但因此,就选择原地打转、混吃等死吗?
向着未知奔跑,是所有人的命运。
跑这个动作本身,就是意义。
跑这个动作本身,就能够打败生命的空茫和虚无。
一直记得《为了N》里著名的催泪桥段:
成濑慎司乘船离家,杉下希美追去送别。
时间紧急,她奔上长堤,与轮船赛跑。
然后停在堤坝尽头,声嘶力竭,对慎司大喊,加油,加油,加油。
那时,慎司和希美都还是孩子,一场大火,烧得家破人亡,两人都陷入绝境。
要寻找新的生活,就必须离开小城,去往他乡。
两人走上这趟颠簸的旅程,才发现原来“新生活”是一个一体两面的词。
它的一面是光明希望,另一面却是颠沛流离。
但人生的马拉松,本就有明有暗。
但只有你去更大、更广阔的天地闯荡,才会收获更多。
因此,慎司和希美不停告诉对方“加油啊!”
这一句一句的加油,是将勇气灌注进彼此体内。
《西瓜》里,有一个既充满魅力,又危险的女人马场。
她原来是一个银行柜员,因为厌倦了在银行数钱,按时上班,一成不变的日子,她决定挪用巨款出逃。
每次出场,马场总是和好友匆匆交谈几句,就立刻拔腿跑开。
为了逃离生活,她宁愿成为惊世骇俗的逃犯。挪用的巨款却一分不用,全部丢掉。
这个故事是开放式结局。最终,马场仍然在逃,随处停留,随时离去,在人生海海里浮沉。
比起那些跑出旧环境,跑进新生活的人,她更加决绝,几乎与全社会切割。
第一遍看时,我只觉得她奇怪极了。
后来再看,慢慢理解了她所追求的自由,是带有报复性和宣泄性质的。
没有真正的“前方”,也没有真正的“目的地”。
三百六十度的圆上,哪里都是前路,铺展开无穷的选择,任意的方向。
她是以这样极端的自由,来对过往一潭死水的生活,进行最彻底的复仇。
不需要目的地,因为“跑”就是生命全部的意义。
我想,“日剧跑”能够获得那么多共鸣,是因为跑的本身,是不认输,是不害怕,是不放弃。
是无关年龄和身份的探索与对抗,是一股炽热的生命力量。
不论你是主动也好,被动也罢。
活力四射的少年也好,满身疲倦的中年也罢。
终其一生,人都在追赶已逝的时光,追逐珍重的情感,追求自己爱的人。
因为这追求与追赶的人生姿态,人终其一生都必须奔跑。
只要还在跑着,风景不断后退,未知就能变成已知。
只要还在跑着,就能不断与过去告别,新的故事铺就会展开,人生因此不断向前!
点个“在看”吧,让我知道,你也在跑。